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北京高考 > 正文

中國農業大學入學考試,入學指南,開學時間及新生轉專業

更新時間:2023-08-27 01:01:28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中國農業大學:我校開設了兩個理科實驗班,這兩個理科實驗班也是利用我們學校生物科學和信息科學這個大平臺的綜合優勢開拓的,它的錄取模式分兩類,一類就是通過高考直接錄取,還有一類就是入校以后在全校形成一種選拔,按照這個模式選拔的還有一個園林專業,新生入校以后第一周就有機會申請轉入這些專業,這是提供給新生的第一次機會;第二次機會是根據學習成績排名,優秀學生可以轉入一些熱門專業;成績稍差一些的學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選擇轉入到稍微冷門的專業。

中國農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現任黨委書記瞿振元,校長柯炳生。

  中國農業大學是我國現代農業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歷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和華北大學農學院合并為北京農業大學;國務院于1954年和1984年將北京農業大學列為全國6所重點院校和全國重點建設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1952年10月,北京農業大學農業機械系與華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中央農業部機耕化專科學校合并成立北京機械化農業學院,同年11月平原農學院并入北京機械化農業學院,1953年7月更名為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1960年10月,國務院將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列為全國64所重點大學之一,1985年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更名為北京農業工程大學。1995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北京農業大學與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并成立中國農業大學,江澤民同志親自題寫校名。2003年5月4日,溫家寶同志視察中國農業大學,發表了重要講話。2005年10月13日,吳邦國同志視察中國農業大學,祝賀農大建校百年,鼓勵學校再創輝煌。2009年5月2日,胡錦濤同志視察中國農業大學,與師生代表親切座談,對青年學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對學校提出了“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農業大學步伐”的要求。2010年5月2日,胡錦濤同志給中國農業大學師生回信,鼓勵全校師生為發展現代農業做出更大貢獻。2012年9月15日,*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來校參加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在視察學校時要求學校教書育人和黨的建設“兩手抓兩促進兩不耽誤”,“真正建成有中國特色的、具有農業特色的一流大學”,為學校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極大激發了全校師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歷經百年風雨,中國農業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以農學、生命科學、農業工程為特色和優勢的研究型大學,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農學與生命科學、資源與環境科學、信息與計算機科學、農業工程與自動化科學、經濟管理與社會科學等學科群。學校現設有14個學院,涉及農學、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醫學、哲學等9大學科門類;設有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學校擁有6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均在全國排名第一,排名第一的學科數量居全國高校第四位;學校還有6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2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3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級研究中心,23個省部級研究中心;1個國家野外觀測研究站,6個部級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大學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581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員)547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員)784人。學校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9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9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22人,“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140人。聘請了包括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DNA之父”JamesWatson和我國杰出的農業科學家、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袁隆平院士在內的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擔任我校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

  中國農業大學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學校擁有14個博士后流動站,1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5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7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5個本科專業,其中生物學、化學兩個學科被列入“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并設有“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2510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4307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732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204人。

  中國農業大學堅持*,以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為主線,充分發揮高水平教師隊伍的優勢,積極倡導教研結合,以研促教,擁有2名國家級教學名師和24名北京市教學名師,5個教學團隊入選國家級教學團隊;學校不斷優化專業結構,擁有14個國家特色專業和2個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學校深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建成了23門國家精品課程和25門北京市精品課程,117項教材入選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加強實驗室、實習基地建設,擁有生命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2個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5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強化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構建了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并有效實施,為開展高水平的研究性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校已培養了13萬余名合格的畢業生,取得了一大批教育教學成果,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中國農業大學堅持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以高水平和實用型的科研成果為我國農業現代化服務,在生物與農業高技術領域的研究居國內領先水平。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項目18項(含重大科學問題導向項目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各1項),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6名。2001-2012年,獲國家級科技獎勵54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284項,獲得授權專利1250件,全國高校排位名列前茅。石元春院士主持完成的“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的研究與開發”研究成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先后有10篇高水平研究論文在國際著名雜志《SCIENCE》、《CELL》、《NATURE》和《NATUREGENETICS》上發表,奠定了我校在基礎研究方面的領先地位。我校2012年度被SCI、EI收錄論文數量達到1682篇。在ESI學科評價指標中,我校的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科學、環境/生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化學、微生物學和工程學等7個學科和所有學科論文總引用量進入了全球前1%。學校加強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服務,各項實用技術成果推廣覆蓋全國。我校的北方小麥免耕播種與裝備技術是農業部重點推廣技術,2012年推廣面積達到8500余萬畝,節約成本7.6億元,增產糧食10余億斤,增收節支30余億元。2012年我校自主研發的農大3號小型蛋雞銷售8000萬只,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在農大3號的基礎上我校培育的蛋雞新品種農大5號,已經在北京及京郊周邊地區推廣50萬只。我校先后研制出70多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產品,已經在全國800余家政府檢測機構和雙匯、蒙牛、伊利等300多家大型企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每年產品應用2000余萬份。2012年我校專利轉讓金額1200余萬元,涉及食品、動醫、動科、農學等多個領域;其中“可降解高分子包膜控釋肥料中試生產技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以區域獨占實施許可的方式轉讓,專利實施許可使用費600萬元人民幣,在業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中國農業大學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努力擴大開放,加速國際化進程。學校與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荷蘭、挪威、丹麥、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俄羅斯、以色列、科特迪瓦、幾內亞等35個國家和地區的178所大學、研究單位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校內設有與美國的普度大學、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3個聯合研究中心,還設有國際學院、中德綜合農業發展中心、中以國際農業培訓中心等國際教育、科研與培訓機構。學校十分重視培養本科生的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與海外大學廣泛開展交換生項目、短期交流項目、交換實習項目等各類本科生交流項目。學校與美國的康奈爾大學、普度大學、馬里蘭大學、伊利諾依大學、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加拿大的滑鐵盧大學、阿爾伯特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英國利茲大學等國外著名高校在互認學分的前提下開展各種形式的本科生聯合培養項目。

  中國農業大學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教育活動,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學校現有75個學生社團,包含公益類、理論學術類、科技實踐類、文化藝術類、體育類等多種類型。學校登山隊的成員曾代表當代大學生成為奧運珠峰火炬手;農村發展研究會、摯友社被評為“全國優秀學生社團”。大學生科技創新與創業活動蓬勃開展,依托大學生科技協會和創業聯合協會開展科技推廣工作,近年來相繼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全國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與計算機應用競賽等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和能力不斷提高。中國農業大學橄欖球隊是中國大陸第一支橄欖球隊,多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比賽,為祖國爭光。2010年11月,在廣州亞運會上,以我校學生為主的中國橄欖球女隊奪得銀牌,男隊獲得第四名。2012年,我校足球隊獲得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北區冠軍。田徑也在北京高校頂級比賽中多人多次獲得冠軍,在全國大學生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經過多年努力,我校藝術教育蓬勃發展,在藝術教育、藝術團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校有建制完善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