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高考資訊 > 正文

內蒙古醫科大學入學考試,入學指南,開學時間及新生轉專業

更新時間:2023-08-20 16:07:26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內蒙古醫科大學坐落于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是一所以醫學為主,集理學、管理學、工學、文學、法學于一體的多科性高等醫藥院校。學校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國在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高等醫學院校之一,當時隸屬于國家衛生部,1958年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理。前身為內蒙古醫學院,201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內蒙古醫科大學。

經過60年的建設和發展,內蒙古醫科大學為國家培養各級各類人才7萬余名,為自治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科技創新、文化傳承、民族團結、邊疆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已成為一所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地方高等醫藥院校。2007年,學校順利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被評為“優秀”等次。

學校現有金山校區、新華校區、錫林校區三個教學園區,總占地面積1230141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53591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面積203636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5343.22萬元,各類圖書文獻105萬冊(種)。

學校設有基礎醫學院、藥學院、中醫學院、蒙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衛生管理學院(自治區衛生政策研究所)、外國語學院、計算機信息學院、護理學院(衛生技術學校)、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實踐教學部、體育教學部、研究生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繼續教育學院等16個教學單位,有3所直屬附屬醫院、4所非直屬附屬醫院,8所臨床醫學院。在區內外設有實踐教學基地120個。其中,醫學類專業實踐教學基地50個、非醫學類專業實踐教學基地70個。

學校自1956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獲得碩士學位授權資格,1999年獲得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的授權資格,2003年獲準成為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培養單位,2009年獲準成為口腔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培養單位,從2005年起,先后與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聯合培養蒙醫學、中西醫結合、中醫內科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外科學、細胞生物學、中藥學等7個學科的博士研究生。2009年,學校被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確定為自治區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率先在全國建立了能夠同時培養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層次齊全的民族醫學高等教育體系,形成了現代醫藥學、中醫藥學、蒙醫藥學高等教育“三位一體”的辦學特色。學校現有6個一級學科、4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9個本科專業。其中,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醫學、藥學、中藥學、護理學6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為一級學科。本科專業中,蒙醫學、中藥學和蒙藥學被評為教育部第二類特色專業;蒙醫學專業被教育部批準為“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之一。臨床醫學、中醫學、藥學、蒙醫學、中藥學、護理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藥物制劑技術等13個專業為自治區品牌專業;組織學和胚胎學、病理解剖學、藥用植物學和生藥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中醫診斷學、生物化學、兒科學、外科學、蒙醫診斷學、天然藥物化學、基礎護理學、診斷學、醫學遺傳學、蒙醫療術學、藥物分析、護理學基礎、中醫內科學、藥物化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社區護理學、人體解剖學、口腔頜面外科學、蒙醫方劑學等40門課程為自治區精品課程。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4605人。其中,本科生10643人、專科生2325人、研究生1473人、留學生89人,民族預科生70人,中職生2173人,本科各專業面向國內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

學校現有3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骨外科學、神經外科學和普通外科學,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蒙醫學、蒙藥學、傷寒學,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蒙醫脾胃病學;有1個自治區優勢特色學科??中醫學(蒙醫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眼科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外科學(普外、骨外)和民族醫學(蒙醫學)5個自治區重點學科,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內科學(血液病)2個自治區重點培育學科,自治區臨床醫學領先學科7個,自治區臨床醫學重點學科7個。有自治區蒙醫藥協同創新培育中心、自治區腫瘤生物治療協同創新培育中心2個自治區級協同創新中心;有自治區中蒙藥重點實驗室、自治區醫學細胞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自治區分子病理學重點實驗室、自治區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自治區分子影像學重點實驗室5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有新藥篩選工程研究中心、動物臟器高值化利用生物活性肽工程實驗室2個自治區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有分子與功能影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自治區數字轉化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生物醫學綜合實驗教學中心、形態學實驗教學中心、藥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中蒙醫臨床模擬實驗教學中心、護理實驗教學中心、臨床技能培訓實驗教學中心6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其中,中蒙醫臨床模擬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蒙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內蒙古蒙醫藥博物館、內蒙古自治區衛生政策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骨科研究所設在我校。學校緊密依托蒙醫藥學院和藥學院的教學資源支撐、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的醫療資源支撐、內蒙古蒙醫藥博物館的館藏文獻資源支撐、蒙藥研究所和GLP實驗室的科技創新平臺支撐,全力打造蒙醫藥學科與專業特色,使該學科成為學校的優勢特色學科,被自治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重點學科,進一步鞏固了學校該學科在世界范圍內的領跑地位,2009年6月,蒙醫藥學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目前,國內僅有的2名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烏蘭、阿古拉,均是我校的研究生導師。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926人。其中,教授220人,副教授211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185人,碩士學位人員504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的比例為74.41%。有碩士生導師513人,兼職博士生導師1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3人,國家和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5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72人次,自治區高等教育“111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9人,自治區杰出人才6人,自治區草原英才創新團隊22個、自治區草原英才47人,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自治區師德標兵1人,自治區教學名師11人,自治區優秀教師8人,自治區教壇新秀8人,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2個,創建了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和8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4個自治區科技創新團隊和2個自治區高等學校創新團隊,學校著名蒙醫專家蘇榮扎布、吉格木德教授榮獲全國“國醫大師”榮譽稱號。

近年來,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50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3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學校參與研究的科研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自治區科學技術獎76項(一等獎2項、中青年科技創新獎1項、二等獎31項、三等獎42項);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1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9項)。獲得國家專利授權30項。其中,發明專利18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外觀設計專利2項。學校主辦的《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被教育部科技司評為“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確定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出版的《疾病監測與控制》是中華預防醫學會系列雜志。

學校一貫堅持開放辦學的方針,重視與國內外高校的交流與合作。與北京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首都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與日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俄羅斯、蒙古、白俄羅斯、匈牙利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所醫藥院校或科研單位開展了多層次、多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內蒙古醫科大學作為一所地方高等醫藥院校,肩負著為民族地區培養應用型醫藥衛生高級專門人才,開展醫藥科學研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崇高使命。多年來,“內醫人”始終秉承“博學、尚行、精誠、至善”的校訓,不斷弘揚德才并舉、群英薈萃的治校理念,眾志成城,艱苦奮斗,頑強拼搏,開拓創新,努力開創內蒙古醫科大學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