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高考資訊 > 正文

昌吉職業技術學院開學時間入學指南及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查詢

更新時間:2023-08-19 10:13:07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新疆昌吉職業技術學院是2001年6月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一所以工科為主的全日制公辦高等職業技術學院。2013年,自治區人民政府將昌吉州衛生學校、昌吉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與昌吉職業技術學院整合,組建了新的昌吉職業技術學院,形成規模更大、專業門類更加齊全的中高職教一體化發展的院校。

學院目前占地面積895畝,建筑總面積24.3萬平方米。目前在校生人數16000人,專任教師489人,其中研究生學歷和在讀研究生80人,高級職稱182人,雙師素質教師185人,擁有自動化生產線實訓室、機床電氣維修實訓室、GE自動化控制實訓中心、建筑工程測量、3D模擬導游實訓室、護理實訓室、藥學實訓室160余間,圖書館藏書50萬冊。學院實行兩級管理,下設十四個分院兩個部,一廠兩校。設有制造、電子信息、資源開發與測繪、土建、財經、醫藥衛生類等十個大類45個高職專業,35個中職專業,覆蓋了昌吉州六大支柱產業主要領域,形成了以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類專業,以醫藥衛生類專業為支撐,帶動土建和現代服務產業類專業共同發展的專業布局。

學院常年聘請行業專家為客座教授,建立了專家庫,聘請行業、企業的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承擔50%以上專業課和實踐課,并與天津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建立本科函授站及遠程教育。學院建立國際交流中心,與丹麥LearnMarkHorsens職業學院開展國際交流合作項目。

昌吉職業技術學院辦學條件、辦學規模、辦學效益及綜合實力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建成電氣自動化技術六個自治區級特色專業;建成機電一體化技術等兩個中央財政支持專業提升服務能力建設項目;“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為自治區財政支持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建設項目;“礦山機電”專業為自治區涉煤緊缺專業建設項目;護理等5個專業為自治區中職系列精品專業;電鉗等3個專業為自治區技工系列重點專業。

《變壓器結構與工藝》課程被評為國家自動化教指委精品課程;《護理學基礎》等15門課程被評為自治區級精品課程;《新疆地方菜制作》等7門課程被評為州級精品課程;啟動了《火電廠單元機組仿真機實訓》等47門院級精品課程建設工作。

學院始終恪守以人為本理念,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一批師德高尚、教學能力強的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建成自治區級教學團隊3個,州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2名自治區級教學名師、3名自治區級教學能手;7名州級教學名師;5名昌吉州學科帶頭人,9名昌吉州中青年骨干教師。

學院先后參加護理、加工制造、土木水利、財經商貿、旅游服務等八個大類的24個技能比賽項目,獲得國家級獎項6個;自治區級獎項20個;90人次獲得個人一、二、三等獎。

作為職業類院校,學院提出: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放在首位。不斷加強校內外實驗、實訓、實習等實踐基地的建設。在全疆率先啟動實施自治州職教聯盟合作發展工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工程(三個職教集團)、建立人社、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共管的捆綁式發展創新工程,建立五位一體的現代就業準入制度創新工程。“四大工程”的實施,實現了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學校、企業聯合育人,形成了“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政校企合作新機制。

辦學實力的不斷提升,社會各界給予廣泛關注,報考昌吉職業技術學院的考生規模逐年擴大,生源質量逐年優化。近三年每年高職錄取人數2410人、2550人、2841人。

學院為企業基層一線培養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發展好的高技能、高素質勞動者,實現了就業工作關注民生,職業教育讓人民滿意的辦學目標,近三年畢業生就業人數分別為2824人、2910人、3082人;就業率分別為99.45%、99.36%、99.74%;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達到90%以上。

昌吉職業技術學院于2007年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1年11月建成首批“自治區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同年進入全國首批20所“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單位。先后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國家首批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全國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百所德育示范學校”、“新疆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學校”、“自治區職業培訓先進集體”、“自治區文明單位”、“自治區依法治校示范校”等一系列殊榮。

昌吉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于9月正式投入使用,學院將依托園區,全面提升職業教育服務自治州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為自治州實現“三個率先”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充分發揮學院對區州職業教育的引領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