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高考資訊 > 正文

高校強基計劃匯總 附強基計劃高校名單

更新時間:2023-10-25 23:20:18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高校強基計劃也稱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包含院校名單為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以下小編整理了相關信息,以供參考。

高校強基計劃匯總 附強基計劃高校名單

一、高校強基計劃匯總 

強基計劃也稱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于2020年在有關高校開始實施,主要選拔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序號學校名稱省市
1北京大學北京
2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3清華大學北京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
5北京理工大學北京
6中國農業大學北京
7北京師范大學北京
8中央民族大學北京
9南開大學天津
10天津大學天津
11大連理工大學遼寧
12吉林大學吉林
13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
14復旦大學上海
15同濟大學上海
16上海交通大學上海
17華東師范大學上海
18南京大學江蘇
19東南大學江蘇
20浙江大學浙江
2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
22廈門大學福建
23山東大學山東
24中國海洋大學山東
25武漢大學湖北
26華中科技大學湖北
27中南大學湖南
28中山大學廣東
29華南理工大學廣東
30四川大學四川
31重慶大學重慶
32電子科技大學四川
33西安交通大學陜西
34西北工業大學陜西
35蘭州大學甘肅
36國防科技大學湖南
37東北大學遼寧
38湖南大學湖南
39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

二、高校強基計劃是什么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以*中國特色*思想為指導,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著力實現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的有機統一。服務國家戰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后備人才。堅持育人為本,探索在招生中對學生進行全面、綜合評價,轉變簡單以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的做法,引導中學更加重視學生成長過程,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二、招生辦法

在保證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維度考核評價考生的招生模式。高校根據有關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需要,制定強基計劃的招生和培養方案。符合高校報考條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請參加強基計劃招生。高校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按在各省(區、市)強基計劃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確定參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單。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據考生填報志愿,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有關高校要認真研究制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并在招生簡章中提前向社會公布。

對于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破格錄取的辦法、標準,并提前向社會公布。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后,由高校組織相關學科領域專家對考生進行嚴格考核,達到錄取標準的,經高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報生源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核準后予以破格錄取。破格錄取考生的高考成績原則上不得低于各省(區、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并錄取批次省份應單獨劃定相應分數線)。

三、培養模式

招生高校要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制定單獨人才培養方案和激勵機制,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的高校,要加強對人才培養的統籌。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可單獨編班,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一流的學習條件,創造一流的學術環境與氛圍,實行導師制、小班化等培養模式。暢通成長發展通道,對學業優秀的學生,高校可在免試推薦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等方面予以優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本科階段培養要夯實基礎學科能力素養,碩博階段既可在本學科深造,也可探索學科交叉培養。推進科教協同育人,鼓勵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科學中心、集成攻關大平臺和協同創新中心等吸納這些學生參與項目研究,探索建立結合重大科研任務進行人才培養的機制。強化質量保障機制,建立科學化、多階段的動態進出機制,對進入強基計劃的學生進行綜合考查、科學分流。

三、強基計劃高校的報名時間參考

  為此小編還為同學們整理了39所強基計劃高校的報名時間,在2023年強基計劃報名時間集中在:4月5日-4月30日。具體各個高校的報名時間如下方列表所示:

序列號學校名稱報名時間
1北京大學4月8日-30日
2中國人民大學4月7日-30日
3清華大學4月6日-30日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學4月11日-30日
5北京理工大學4月8日-30日
6中國農業大學4月10日-30日
7北京師范大學4月9日-29日
8中央民族大學4月10日-30日
9南開大學4月8日-25日
10天津大學4月10日-30日
11大連理工大學4月8日-30日
12吉林大學4月10日—30日
13哈爾濱工業大學4月10日-30日
14復旦大學4月10日-30日
15上海交通大學4月6日-30日
16同濟大學4月10日-30日
17華東師范大學4月8日-28日
18南京大學4月10日-30日
19東南大學4月8日-28日
20浙江大學4月10日-30日
2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4月8日-30日
22廈門大學4月10日-30日
23山東大學4月8日-30日
24中國海洋大學4月7日-28日
25武漢大學4月8日-28日
26華中科技大學4月8日-30日
27中南大學4月8日-29日
28中山大學4月9日-30日
29華南理工大學4月8日-29日
30四川大學4月8日-29日
31重慶大學4月5日-28日
32電子科技大學4月8日-30日
33西安交通大學4月10日-30日
34西北工業大學4月8日-29日
35蘭州大學4月10日-30日
36國防科技大學4月8日-30日
37湖南大學4月8日-28日
38西北農林科技大學4月10日-30日
39東北大學4月10日-30日

    以上數據僅供參考,具體視實際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