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高考資訊 > 正文

高考古詩文默寫真題參考匯總

更新時間:2024-01-01 01:14:55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高考古詩文默寫真題參考匯總篇一

(1)陸游《臨安春雨初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用清新雋永的語言,細致貼切地描繪出一幅明艷生動的春光圖。

(2)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運用對比手法,闡明誠心誠意待人和傲視別人的不同結果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詩詞中有這樣一種意境:天地遼闊,無邊無際的江面上,唯有一只小舟。這小舟正是詩人人格的寫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蘇洵在《六國論》結尾處指出“為國者”如果憑借偌大的國家,卻“___________,__________”,旨在告誡北宋統治者要汲取歷史教訓。

(2)草木是古詩詞常用意象,其興衰往往寄寓作者復雜的情感,如屈原《離騷》(節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黃庭堅《登快閣》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與王維《山居秋以》中的“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意思相近。

高考古詩文默寫真題參考匯總

3.(1) 《陳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自己辭任洗馬后朝廷嚴厲責備的態度。

(2)集句聯是從古詩文中選句組成對聯,既要原文不變,又要渾成出新。以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中的“___________”為上聯,可與杜甫的“心跡喜雙清”形成寬對;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為上聯,再集王勃的“閑云潭影日悠悠”為下聯,堪稱佳聯。

(3)中央領導人在2023年新年賀詞中提到“我們的太空之家,遨游蒼穹” ,體現了我國航天科技高速發展的成果;而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情感細膩、想象豐富的詩人們則常常借用美麗神秘的太空中的星辰來表情達意,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1)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提出“十思”以助君主“守成”,其中勸諫唐太宗要賞罰有度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種樹郭橐駝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明郭橐駝并沒有使樹木長高長大的秘訣,只是不妨礙樹木生長罷了,這對我們育人也有很大的啟迪作用。

(3)北京20__年冬殘奧會獎牌設計融入了中國玉璧元素,“玉”質細而堅硬、溫潤而有光澤,深受人們的喜愛,也是古詩詞中常見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1)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口狗吠”深巷中兩句,以動物的自由自在,表現鄉村生活的幽靜。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蘇軾《赤壁賦》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現出曹操放眼長江、縱情抒懷的英雄氣概。

(3)“蓮”(荷)在我國分布廣泛,古詩詞中詠贊“蓮”(荷)形貌之美者眾,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香草是屈原鐘愛的意象,《離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面說用香草作為個人外在的裝飾,其實是注重加強品德修養的意思。

(2)《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向太宗提出了“十思”,其中,“__________________”說察納善言,“__________________” 說遠離小人。

(3)“鷗”是一種水鳥,古詩中常用來寫景抒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相連,含“鷗”即可)

7.(1)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國,崇尚武力,刑罰極為嚴苛,這在《過秦論》中秦始皇吞并天下時所采用的舉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體現出來。

(2)漢朝在中國歷史上統治強盛,古詩文中唐代詩人經常用“漢”代替“唐”來稱謂,如高適的《燕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維《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雞作為中國百姓最熟悉的動物之一,曾被無數詩人寫入詩篇之中,或展現田園風貌,或寄托復雜感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荀子《勸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揭示了君子本性與常人相似,只是更善于借助外物。

(2)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詞人用“________________”點出周瑜的裝束,再以“________________”指出強敵瞬間瓦解,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3)猿的叫聲凄厲、哀婉,如泣如訴。古詩文中猿的鳴叫常常與愁、悲有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回望自己的年輕歲月,陸游在《書憤》中回味了當年“__________________ ”的豪情壯志,劉克莊在《賀新郎》中回憶了“__________________ ”的軍旅生活。

(2)《古文觀止》對蘇軾《赤壁賦》中的兩句做了這樣的點評:“知終無可奈何也,故借此意于悲風之中。”據此推斷,它點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10.(1)《短歌行》中,曹操感嘆賢者如月,不知“__________________”,內心惆悵,接著想象老朋友遠道來訪,眾人“__________________ ”,重溫往日恩情。

(2)《六國論》中,蘇洵認為六國如果一味賂秦求保,就會陷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惡性循環之中,國家難免滅亡。

(3)歸有光《項脊軒志》中,舊南閣子修葺后環境變美,人在閣中既可以暢讀藏書,“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靜默端坐,感受“__________________”的清靜意境。

11.(1)《燕歌行》作為一首邊塞詩,氣勢昂揚,筆力矯健,其中描寫大軍出征時敲鑼打鼓、軍旗獵獵的雄壯場面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賦》中“__________________”極力渲染了曹軍戰船首尾相接、綿綿不絕的盛況,而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曹軍卻落得'__________________'的慘敗結局,令人嘆惋。

(3)《蜀道難》藝術地表現了蜀道的崢嶸、崎嶇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其中“__________________”寫突兀而立的高山阻擋了太陽神的車駕,'__________________'則用輕疾敏捷的猿猴難以逾越反襯山勢的高危。

12.(1)《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勸諫唐太宗喜愛狩獵時應想到“__________________”;擔心意志松懈就該想到“__________________”。

(2)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用百姓祭祀的熱鬧場面傾訴自己內心憂憤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有“路上行車,水上行船”的說法,而船按照大小功能種類可分為舟、船、舫等,這些名稱在唐宋詩詞中屢見不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登泰山記》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了黎明時分,人們在岱頂舉目遠眺東方時所看到的日出奇景。

(2)《望海潮》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用互文手法奏響了國泰民安的幸福之音,對仗工整,情韻悠揚。

(3)舟作為一種過渡工具。常出現在古詩文中,或承載古人漂泊天涯,或擺渡心靈進入夢鄉,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1)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寫道,“__________________”之人,多得無法記載,而“__________________”,即只有卓異不群人才能不朽。概述歷史現象的同時,也暗含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2)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洞庭湖的明凈廣闊,以及詞人泛舟湖上的悠然自得。

(3)古詩詞中常以照鏡抒寫年華易老之悲,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歸云來兮辭》中,陶淵明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寫自己拄杖或游或息,時時昂首遠望,暢享自然風景,表現生活的閑適自在。

(2)賈誼的《過秦論》中,寫秦始皇滅掉六國之后,為了抵御北方匈奴人的侵擾,所采取的策略和取得的效果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3)“笛”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詩人常用笛聲表達思鄉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又如“ __________________”。

16.(1)《陳情表》中,李密借用典故向晉武帝表達自己盡孝之后必將盡忠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種樹郭橐駝傳》中郭橐駝告訴求教者自己并不能使樹木活得長久而且長得茂盛,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詩文中,“美人”既是美好的形象,又是寄寓美好理想、表達個人情感的重要載體,頻頻出現在文人筆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巧妙“化用”,不僅能增加文學色彩,還能體現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比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就化用了謝朓“澄江靜如練”這一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化用了李白的“二水中分白鷺洲”的詩意。

(2)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體現他沖破官場的樊籠后,趁著美好的春光,獨自外出,用寫出超塵悠然佳句的雙手除草培苗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本為朋友宴請的客人,但在《將進酒》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體現了他卻反客為主,反問主人為什么吝惜錢財,只管毫不猶豫的買酒暢飲即可的灑脫之情。

18.(1)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出詩人“誤落塵網中, 一去三十年'后諫往追來的感悟。

(2)《石鐘山記》中蘇軾夜探石鐘山,質疑“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現象,體現出了 可貴的懷疑和實證的精神。

(3)詩詞中詩人自問自答,有助于表現人物的思想情感,引發讀者思考。如“座中泣下誰最 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9.(1)《諫太宗十思疏》中“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句,魏征用對比的手法勸諫唐太宗要竭誠待人。

(2)古人善于借“雨”來描寫音樂,如《李憑箜引》中“__________________”句以“雨”烘托箜箜聲的高亢嘹亮,又如《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 ”句用“雨”形容琵琶聲的沉重急促。

(3)古詩詞中,作者往往通過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來寄寓情感。其中,三國人物故事就經常被引用,如唐詩中“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20.(1)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兩句寫泛舟廣闊而邈遠的湖面, 流露出詞人此時成為自然萬物主人的意趣。

(2)蘇洵《六國論》中以“ __________________”表達對朝廷重蹈六國覆轍的憂慮,其實早在唐代杜牧 《阿房宮賦》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 ”揭示了重蹈覆轍的原因。

(3)漢代名將李廣的故事廣為流傳,在古代詩文中常有詠及,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1.(1)《阿房宮賦》中運用夸張和比喻的手法,寫出了舞女人數之多,歌舞之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是王維《畫》中的詩句,歸有光《項脊軒志》中也有類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諸葛亮作為能干忠誠的名臣,廣受文人士大夫愛戴,古詩文中贊頌他的詩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

(2) 竭誠則胡越為一體 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3)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或: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或: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2.(1)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國下矣

(2)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遲暮

(3)萬里歸船弄長笛 此心吾與白鷗盟

3.(1)詔書切峻 責臣逋慢

(2)表里俱澄澈(肺肝皆冰雪)楓葉荻花秋瑟瑟

(3)捫參歷井仰脅息 以手撫膺坐長嘆

或:星隨平野闊 月涌大江流

或:月明星稀 烏鵲南飛

或:迢迢牽牛星 皎皎河漢女

或:危樓高百尺,豐可摘星辰

(1)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2)(故)吾不害其長而已 非有能碩茂之也

(3)昆山玉碎鳳凰叫 芙蓉泣露香蘭笑

或: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5.(1)狗吠深巷中 雞鳴桑樹顛

(2)釃酒臨江 橫槊賦詩

(3)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或: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或:水面清圓 一一風荷舉

6.(1)扈江離與辟芷兮 紉秋蘭以為佩

(2)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3)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

或:萬里歸船弄長笛 此心吾與白鷗盟

或: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7. (1)振長策而御宇內 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2)漢將辭家破殘賊 征蓬出漢塞

(3)雞聲茅店月 人跡板橋霜

或:故人具雞黍 邀我至田家

8. (1)君子生非異也 善假于物也

(2)羽扇綸巾 檣櫓灰飛煙滅

(3)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或:巴東三峽巫峽長 猿鳴三聲淚沾裳

9.(1)中原北望氣如山 少時棋柝曾聯句

(2)知不可乎驟得 托遺響于悲風

10.(1)何時可掇 契闊談讌

(2)奉之彌繁 侵之愈急

(3)偃仰嘯歌 萬籟有聲

11.(1)擬金伐鼓下榆關 旌旅逶迤碣石間

(2)舶鱸千里 檣櫓灰飛煙滅

(3)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 猿猱欲度愁攀援

12.(1)三驅以為度 慎始而敬終

(2)佛貍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

(3)東船西舫悄無言 唯見江心秋月白

或:玉鑒瓊田三萬頃 著我扁舟一葉

或: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13.(1)正赤如丹 下有紅光動搖承之

(2)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3)小楫輕舟 夢入芙蓉浦

14.(1)古者富貴而名摩滅 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2)玉鑒瓊田三萬頃 著我扁舟一葉

(3)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

15.(1) 策扶老以流憩 時矯首而遐觀

(2) 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 卻匈奴七百余里

(3) 萬里歸船弄長笛 羌笛何須怨楊柳

16.(1)臣生當隕首 死當結草

(2)能順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爾

(3)匪女之為美 美人之貽

或:戰士軍前半死生 美人帳下猶歌舞

或: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遲暮

或:渺渺兮予懷 望美人兮天一方

17.(1)千里澄江似練 星河鷺起

(2)懷良辰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耔

(3)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18.(1)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2)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

(3)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或: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或: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或: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19.(1)竭誠則胡越為一體 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2)石破天驚逗秋雨 大弦嘈嘈如急雨

(3)示例: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或: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20.(1)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2)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3)示例: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或:君不見沙場征戰苦 至今猶憶李將軍

或:馮唐易老 李廣難封

或: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21.(1)舞殿冷袖 風雨凄凄

(2)小鳥時來啄食 人至不去

(3)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或: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高考古詩文默寫真題參考匯總篇二

1.古代的詩人受到《楚辭·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的啟發,創造出“落木”一詞,以指代落葉。該詞在古典詩詞中經常出現,如“       ,       ”。

2.項羽破秦入關,三分關中之地,以秦降將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合稱“三秦”。從此“三秦”作為一個地理名詞,頻繁在古詩詞中出現,如“       ,      ”。

3.在所有兵器中,劍的意象與詩詞結合得十分緊密,古代詩人經常借劍的意象來表達尚武精神、報國精神等多種思想感情,如“      ,      ”。

4.美學家朱光潛說,杏花能夠讓人想到“秀麗”“神韻”等詞,是一個意蘊豐富的美學意象。“杏花”意象在古詩詞中經常出現,如“      ,      ”。

5.“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后演變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黃河流域,被視為天下中心。“中原”一詞在很多古詩中出現,如“       ,      ”。

6.滄海指大海,以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古詩詞中“滄海”意象甚多,比如曹操的“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再比如“       ,       ”。

7.《呂氏春秋》載“孟春之月鴻雁北,孟秋之月鴻雁來”。雁候時去來,故稱歸雁。“歸雁”也就成了詩人筆下寄托思鄉之情的意象,如“       ,       ”。

8.“水”的剪切不斷、永不停息、無休無止等特點與人的悲愁相一致,所以“水”便成了古代詩人常用來喻愁的意象了。如“      ,      ”就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千古佳句。

9.“子規”又稱“杜宇”“杜鵑”,傳說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鳴聲凄切,酷似“不如歸去”,故詩人借以抒發思歸、懷人等悲苦哀怨之情。如“      ,        ”。

10.“絲竹”是弦樂器與管樂器的統稱,代指樂器,在古詩詞中經常代指音樂聲。如“       ,         ”。

11.鷓鴣鳴聲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人的滿腔愁緒,因此“鷓鴣”成為詩人表情達意的常用意象,如“      ,        ”。

12.猿聲凄厲,令人哀傷,因此文人常借猿的啼叫聲抒寫別離和悲苦之情。如“      ,      ”。

13.借酒抒發愁情是古代詩人的文化傳統,如“         ,        ”。

14.在唐宋詩詞中有很多以雪為喻描摹洶涌澎湃的波濤,意境優美。如“          ,         ”。

15.東漢大將軍竇憲打敗匈奴進犯,出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勒石燕然”就成了勝利的代名詞。古詩詞中經常出現地理名詞“燕然”,如“        ,       ”。

16.蜀漢王朝曾設錦官和建立錦官城以保護蜀錦的生產,因此,成都又被稱為“錦城”“錦官城”。這兩種別稱經常出現在唐宋詩詞中,如“         ,       ”。

17.鐵衣是用鐵甲編成的戰衣,也可用來代指戰士,在描寫邊塞戰事的古詩詞中經常出現,如“      ,     ”。

18.“青鳥”是神話傳說中為西王母取食傳信的神鳥,青鳥是被當作傳遞信息的使者。古詩詞中運用青鳥意象的名句很多。如“       ,      ”。

19.“白發”在唐宋詩詞中有“霜鬢”“花發”等稱謂,常常用來表達時光易逝、壯志難酬等情感,如“        ,      ”。

20.“流水”意象的美學內涵非常豐富,除了表示時光易逝之外,還常用來表示春景美麗,如“        ,      ”。 

參考答案:

1.示例一: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示例二:落木千山天遠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黃庭堅《登快閣》)

示例三:秋山竟日聞猿嘯  落木寒泉聽不窮(郎士元《題精舍寺》)

示例四:西山和影浸空江   落木無煙帶夕陽(艾性夫《秋屏閣》)

示例五:浮云倒影移窗隙  落木回飆動屋山(王安石《次韻祖擇之登紫微閣二首》)

2.示例一: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杜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示例二:心折此時無一寸   路迷何處見(是)三秦(杜甫《冬至》)

示例三:鏡寫三秦色    窗搖八水光(溫庭筠《題翠微寺二十二韻》)

示例四:三秦流血已成川   塞上黃云戰馬閑(羅隱《即事中元甲子》)

3.示例一: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李白《行路難·其一》)

示例二:醉里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示例三:君子死知己   提劍出燕京(陶淵明《詠荊軻》)

示例四:慨然撫長劍   濟世豈邀名(李世民《還陜述懷》)

4.示例一: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示例二: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示例三: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釋志南《絕句》)

示例四: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5.示例一:百戰疲勞壯士哀   中原一敗勢難回(王安石《疊題烏江亭》)

示例二:早歲那知世事艱   中原北望氣如山(陸游《書憤》)

示例三: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6.示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其一》)

示例二: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示例三:欲就麻姑買滄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李商隱《謁山》)

7.示例一: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示例二: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示例三:故鄉千里楚云外  歸雁一聲煙雨中(司馬扎《白馬津阻雨》)

示例四:長風蕭蕭渡水來  歸雁連連映天沒(盧思道《從軍行》)

8.示例一: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示例二: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示例三:離愁漸遠漸無窮   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示例四:關門不鎖寒溪水   一夜潺湲送客愁(李涉《再宿武關》)

示例五:漫將江水比閑愁   水盡江頭愁不盡(賀鑄《木蘭花(朝來著眼沙頭認)》)

9.示例一: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錦瑟》)

示例二:其間旦暮聞何物   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

示例三: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示例四:蝴蝶夢中家萬里   子規枝上月三更(崔涂《春夕》)

10.示例一:潯陽地僻無音樂   終歲不聞絲竹聲(白居易《長恨歌》)

示例二:緩歌慢舞凝絲竹   盡日君王看不足(白居易《長恨歌》)

示例三:中年難與親友別    唯有絲竹緩離愁(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示例四:長路關山何日盡    滿堂絲竹為君愁(張謂《送盧舉使河源》)

11.示例一:江晚正愁余    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示例二:宮女如花滿春殿  只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

示例三:欲成西北望  又見鷓鴣飛(李商隱《桂林路中作》)

示例四:客淚數行先自落  鷓鴣休傍耳邊啼(韓愈《晚次宣溪,辱張端公使君惠書敘別酬以絕句》)

12.示例一: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

示例二: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早發白帝城》)

示例三:其間旦暮聞何物   杜鵑啼血猿哀鳴 (白居易《琵琶行》)

13.示例一: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曹操《短歌行》)

示例二:酌酒以自寬 舉杯斷絕歌路難(鮑照《擬行路難·其四》)

示例三: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將進酒》) 

示例四: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還獨傾(白居易《琵琶行》)

14.示例一:驚濤拍岸  卷起千堆雪(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示例二:怒濤卷霜雪  天塹無涯(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示例三:浪花有意千重雪  桃李無言一隊春(李煜《漁父》)

示例四:驚濤來似雪  一座凜生寒(《孟浩然《與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

15.示例一: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王維《使至塞上》)

示例二: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示例三:須鑿燕然山上石  登科記里是閑名(姚合《送獨孤煥評事赴豐州》)

示例四:勿使燕然上  惟留漢將功(陳子昂《送魏大從軍》)

示例五:請纓不系越   且向燕然山(李白《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兵》)

示例六:勒銘燕然山  萬代垂芬郁(吳融《綿竹山四十韻》)

16.示例一:錦城雖云樂  不如早還家(李白《蜀道難》)

示例二: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示例三: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示例四:日照錦城頭  朝光散花樓(李白《登錦城散花樓》)

示例五:正喜錦官城爛漫   忽驚花鳥使摧頹(劉辰翁《憶江南》)

17.示例一:朔氣傳金柝  寒光照鐵衣(《木蘭辭》)

示例二:將軍角弓不得控  都護鐵衣冷難著(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示例三:鐵衣遠戍辛勤久 玉箸應啼別離后(高適《燕歌行》)

18.示例一:青鳥不傳云外信  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攤破浣溪沙》)

示例二: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示例三:青鳥銜巾久欲飛   黃鶯別主更悲啼(蘇軾《贈別》)

示例四:白云漠漠去無盡   青鳥杳杳何曾來(白玉蟾《可惜》)

示例五:青鳥不來云路隔   碧桃無復舊春風(胡仲弓《寄意三絕》)

示例六:春風踏月過章華    青鳥雙邀阿母家(晁沖之《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

19.示例一: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示例二: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李白《將進酒》)

示例三:塞上長城空自許   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書憤》)

20.示例一: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示例二: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桃花溪》)

示例三: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李白《山中問答》)

高考古詩文默寫真題參考匯總篇三

新高考Ⅰ卷(山東)

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共6分)

(1)《論語·先進》中寫到孔子的四個弟子侍坐時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時間治理一個飽經憂患的千乘之國,“________,________”。(2)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中“________,________”兩句,形象地寫出了主人公無法排遣的離情。(3)辛棄疾《菩薩蠻(郁孤臺下清江水)》中寫道,江中不僅能看到江水,還能看到“________”;而北望故都,又“________”, 視線常被遮斷。

參考答案:

(1)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2)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3)中間多少行人淚 可憐無數山

天津卷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________。(曹操《短歌行》)(2)斧斤以時入山林,________。(《寡人之于國也》)(3)________,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4)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________。(蘇軾《定風波》)(5)在“停課不停學”期間的云班會上討論“學習和思考的關系”,你想強調思考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勸學》中的“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天下歸心

(2)材木不可勝用也

(3)三顧頻煩天下計

(4)也無風雨也無晴

(5)吾嘗終日而思矣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浙江卷

古詩文默寫。(只選3小題)(6分)

(1)鳳兮!鳳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論語》)(2)巫醫樂師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歟!(韓愈《師說》)(3)________,靡有朝矣。________,至于暴矣。(《詩經·氓》)(4)此去經年,________。________,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5)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________,________。(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參考答案:

(1)往者不可諫 來者猶可追

(2)君子不齒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夙興夜寐 言既遂矣

(4)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

(5)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