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陜西高考 > 正文

榆林新高考科目有哪些及各科目分值多少分

更新時間:2024-02-02 23:36:09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2024年榆林不是新高考,采取的是“3+X”方案,“3”指“語文、數學、外語”,“X”指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自主從文科綜合(簡稱文綜,分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和理科綜合(簡稱理綜,分為物理、化學、生物)2個綜合科目中選擇一個作為考試科目,以下是具體內容。

榆林新高考科目有哪些及各科目分值多少分

一、2024年榆林新高考科目

榆林高考采取的是“3+X”方案,“3”指“語文、數學、外語”,“X”指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自主從文科綜合(簡稱文綜,分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和理科綜合(簡稱理綜,分為物理、化學、生物)2個綜合科目中選擇一個作為考試科目。

二、2024年榆林新高考各科目分值

榆林新高考采取的是3+1+2新高考模式。

“3”:語文、數學、外語

三科考試參加統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3門科目以每門150分原始分計入總分,其中外語科目含聽力考試3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1”:物理和歷史

考生必須從中選擇一科,由各省自主命題,每門均為100分,以原始分計入總分;

“2”:化學、生物、地理和政治

考生從中選擇兩門,由各省命題,通過等級賦分的方式,將賦分后的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其中外語考試科目分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6個語種,由考生任選其中一個語種參加考試。報考外語專業的考生,應參加外語口語測試,且成績符合相關高校(專業)的報考要求。

三、2024年榆林新高考政策

榆林新高考是從2022年開始實行,也就是從2022年9月高一新生入學時開始實行,2025年將進行首屆新高考,采取3+1+2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語文、數學、外語為統考,在歷史和物理科目中首選1門科目,然后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科目中再選2門科目參加選擇性考試,總分為750分。

一、改革目標

2022年全面啟動高考綜合改革,2025年整體實施,加快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高等學校考試招生體制機制。

二、主要任務

(一)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

1.考試類型。

自2022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起,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合格性考試成績是普通高中學生畢業以及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也是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錄取的依據之一;選擇性考試成績是高校錄取參加統一高考考生的重要依據,計入高校招生錄取考生總成績。

2.考試科目。

合格性考試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下同)、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14門科目。

選擇性考試科目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等6門科目。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志向、優勢和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在歷史和物理科目中首選1門科目,在其余4門科目中再選2門科目參加選擇性考試。

3.考試內容。

合格性考試內容為普通高中各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內容要求,選擇性考試內容為普通高中各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內容的綜合要求。

4.考試對象。

普通高中在校學生均須參加合格性考試,高中階段教育其他學校在校學生和社會人員也可參加合格性考試。未合格的科目可以繼續報考,合格的科目不得重復報考。合格性考試科目成績合格方可參加其對應科目的選擇性考試。選擇性考試對象為符合當年我省高考報名條件并已報名參加當年統一高考的人員。

5.考試組織。

合格性考試每年組織1次,合格性考試中的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技術等10門科目由省級統一組織實施;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通用技術等4門科目和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等考試由省級統一制定實施方案,市級具體組織實施。

選擇性考試每年組織1次,由省級統一組織實施。

6.考試時間。

普通高中高一年級、高二年級學生參加合格性考試時間分別安排在每學年第二學期末。高一年級學生參加合格性考試科目不多于4門,且在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科目中最多選擇1科,在化學、生物學、歷史、地理科目中最多選擇3科。高二年級學生參加合格性考試科目可在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科目中自主選擇科目。高三第一學期末安排音樂、美術科目的合格性考試,第二學期期中安排體育與健康科目的合格性考試。選擇性考試時間安排在統一高考科目結束后進行。

7.考試成績。

合格性考試科目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級呈現。選擇性考試科目中的物理、歷史2門科目成績以原始分呈現,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等4門科目成績以等級分呈現。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當年有效。

(二)完善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1.評價內容。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查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內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

2.評價管理。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依托電子化平臺進行管理,嚴格評價程序過程,強化責任監督,建立健全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審核、信譽等級、公示與舉報投訴、誠信責任追究等相關制度。高中學校要指導師生客觀記錄成長過程,整理遴選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動記錄和典型事實材料,在公示審核后形成學生的綜合素質檔案,確保材料真實可用。

3.評價使用。

自2025年起,普通高校應按照自身辦學特色、專業培養目標、人才培養需要,科學制定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并提前向社會公布,評價結果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

(三)深化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改革。

1.統考科目。

自2025年起,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等3門科目,不分文理科。

2.統考安排。

統一高考科目考試安排在每年6月進行。外語科目考試由聽力和筆試兩個部分組成,待條件成熟后,外語科目聽力考試實行機考。

3.科目分值。

統一高考語文、數學、外語科目的滿分值每門均為150分,總分450分。

選擇性考試科目的滿分值每門均為100分,總分300分。 

4.成績構成。

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組成,總分750分。其中,選擇性考試首選科目物理、歷史科目成績以原始分計入總成績,選擇性考試再選科目成績以等級分(每門滿分仍為100分)計入總成績。同時,建立再選科目托底保障機制。

5.錄取模式。

招生院校依據考生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含1門首選科目成績和2門再選科目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采用“院校專業組”方式實行平行志愿錄取。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按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兩類分列招生計劃、分別劃線、分別投檔。自2025年起,除提前批次外,分本、專科兩個批次錄取。

6.選考要求。

在陜招生的普通高校應根據人才培養對學生學科專業基礎需要,分專業(類)在物理、歷史2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提出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再提出不超過2門科目要求,提前向社會公布。同一院校同一專業組內各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必須相同。考生的選擇性考試科目須符合擬報考院校專業組的選考科目要求。考生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填報志愿,一個院校專業組即為一個獨立的志愿。

(四)進一步完善高等職業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制度。

進一步完善高等職業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制度,將高等職業院校考試招生與普通高校相對分開,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構建符合高等職業教育培養規律和特點的人才選拔模式,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1.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招生。

普通高中畢業生報考高等職業院校,參加職業適應性測試,高等職業院校可依據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和職業適應性測試結果,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

2.面向中職學校畢業生招生。

中職學校畢業生報考高等職業院校,參加文化基礎與職業技能相結合的測試。文化基礎重點考查中職學校學生公共基礎知識,職業技能包括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基本技能。逐步建立健全中職學校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待條件成熟后,高等職業院校依據中職學校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職業技能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

3.面向具有高中同等學力社會人員招生。

具有高中同等學力社會人員報考高等職業院校,參加職業適應性測試,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評價方式,高等職業院校依據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和職業適應性測試結果擇優錄取。

4.貫通培養考試招生。

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繼續完善從初中畢業生中招收五年制中高職銜接的培養模式,進一步優化招生專業結構,以始讀年齡小、培養周期長、技能要求高的專業為主,構建中等職業教育、專科層次職業教育相互銜接的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