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西藏高考 > 正文

西藏二本什么時候填報志愿,西藏高考二本填報志愿時間通知

更新時間:2023-08-25 11:51:41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西藏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安排

填報志愿統一安排在成績和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公布后進行。提前錄取批(含本科、專科)、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志愿、第三批專科、高職志愿在6月26日至7月1日填報。

1.所有考生一律憑報名號和密碼實行網上填報志愿。考生須對自己所填報志愿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

2.考生應依據自治區招生部門公布的招生計劃,在本人所報考的科類中選報學校和專業志愿,并按有關規定和要求填報。

3.考生在填報志愿前,須認真閱讀報考學校的招生章程或直接與學校取得聯系,詳細了解報考學校的類型(公辦、民辦等)、辦學現狀、辦學地點、報考要求和收費標準等情況,按照梯度填報志愿,不應盲目填報。地(市)招生辦和考生所在中學要加強對考生志愿填報的指導。

4.凡報考在全國范圍內招生未單獨給我區投放招生計劃的區外普通高等學校藝術專業的考生,須單獨填報提前單獨錄取志愿,并向自治區招生部門提供專業加試成績合格證和招生院校聯系方式等相關材料。

5.填報志愿統一安排在成績和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公布后進行。提前錄取批(含本科、專科)、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志愿、第三批專科、高職志愿在6月26日至7月1日填報。

6.志愿征集工作貫徹“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做到生源不足未完成的計劃信息公開,志愿征集方式公開,志愿征集時間公開。

7.自治區招生部門根據招生院校計劃完成情況和錄取工作進度安排,將招生院校因生源不足未完成的計劃,通過西藏自治區教育考試院網站公布。

2016高考志愿填報之平行志愿完全解讀

一、平行志愿

1、問:什么是平行志愿?

答:現行平行志愿是指在某個規定的錄取批次中,考生可填報若干個平行但有先后順序的院校志愿,然后按"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錄取。實行平行志愿前,采取的是志愿優先的投檔、錄取原則,簡稱排序志愿。

平行志愿對于整體考生是"分數優先按志愿,分數相同看科目";而對于單個考生則是"逐個檢索,一檔一投,能投則投,投后不檢,無投再檢,檢完則完"的投檔原則和操作步驟。

2、問:平行志愿有幾種形式?

答:目前,全國有許多省市實行不同形式的平行志愿。從平行志愿的實施范圍看,大致可以分成三種:批次平行志愿,混合模式,批次中的批次。批次平行志愿指的是文、理科每個批次或某一批次都有平行志愿,其最主要的特點是第一個志愿就是平行志愿。混合模式的平行志愿指的是部分批次中有平行志愿,有平行志愿的批次中的第一志愿不是平行志愿。而"批次中的批次"稱為平行志愿有些勉強。在這種模式中,同批次中的學校又被分為A、B兩個批次,且相對比較繁瑣。

從平行志愿的最終使用方式上看,則可分為兩種,即第一志愿的平行志愿與非第一志愿的平行志愿。從平行志愿的根本特點上來分,也有兩種形式,即相對的平行志愿與絕對(完全)的平行志愿。但由于我國的國情,絕對(完全)的平行志愿可能不會產生于現實的高考招生錄取之中,因此目前全國各地實施的都僅僅是相對的平行志愿。

3、問:為什么只有第一志愿平行才是平行志愿?

答:如前所述,從平行志愿的最終使用方式上看,可分為第一志愿的平行志愿(大平行志愿)與非第一志愿的平行志愿(小平行志愿)。可是由于小平行志愿的作用比較有限,因為即便是排序志愿的第一志愿投檔率,各地低的也在60%~70%以上,高的甚至達到了80%~90%以上,而許多令人向往的名校第一志愿投檔、錄取率達100%,于是留給非第一志愿的作用空間比較小。所以,許多地方在第二志愿或第三志愿中采用了多年的小平行志愿,卻并未引起廣大考生及家長的關注與重視,甚至大家都未將其視之為平行志愿,認為只有第一志愿實施了平行志愿,才是值得重視的平行志愿。從教育部大力推行的平行志愿來看,所指的也是大平行志愿。

4、問:平行志愿的作用是什么?

答:實行平行志愿的填報及投檔方式,有以下幾大作用:

(1)可以降低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以前高考采用排序志愿時,只能填報一個第一志愿、一個第二志愿、一個第三志愿等。同時,由于絕大多數高校均采用第一志愿優先的投檔、錄取辦法,這就導致如果第一志愿落選,即使考生的分數達到或遠遠高于第二志愿所報學校的錄取線,也只有在這所學校第一志愿沒有招滿的情況下,才有可能被錄取(不包括報考"真志愿級差"的高校)。這就使得考生在第一志愿落空后,其他志愿均落選的可能性非常之大。而實行平行志愿后,依據"分數優先"的原則進行投檔,考生平行志愿中的幾所院校都有投檔、錄取的可能性。這就降低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提高了投檔率。

(2)大大提高了高分考生的投檔率及錄取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護高分考生。

(3)提高了考生填報志愿的自由度及被錄取后的滿意度。

(4)促進了高招公平與教育公平。一個考生,經過了12年的寒窗苦讀,只有廢寢忘食、嘔心瀝血,才能取得高分。因此,上了各地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尤其是進入第一批次的高分考生,進入高層次的理想的大學,并盡可能地減少這部分考生上線落選,而低分考生進入低層次的大學,或政策性地上線落選,完全符合公平原則,是理所當然、合情合理、順應民心、合乎民意的。

(5)提高了被錄取考生的入學報到率,減少了復讀生。由于平行志愿大大提高了高分考生的投檔率及錄取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護高分考生,還提高了考生填報志愿的自由度及被錄取后的滿意度,因此新生入學報到率的提高以及高分復讀生的減少是必然的。

此外,實行平行志愿還可減輕考生在志愿填報過程中的焦慮心態,減少高校斷檔現象,減少與減弱"大小年"現象,提高志愿匹配性等。

5、問:平行志愿為何只提高高分生錄取率?

答:在介紹平行志愿時,有的招生考試院負責人和有些大學的招辦人員及專家均說:"平行志愿大大增加了考生被錄取的機會","平行志愿提高了考生的錄取率"。這種說法其實是不對的,至少是不準確的。只能說,平行志愿提高了考生的投檔率及高分考生的錄取率,也就是平行志愿大大增加了高分考生被投檔、錄取的機會。為什么?其實道理很簡單:按照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所劃的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的考生是一定的;根據招生計劃(在招生計劃不增加的情況下),錄取線上的考生也是一定的。平行志愿僅僅是按照分數優先的原則進行投檔,也就是將線上的所有考生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列后再投檔。毫無疑問,這種平行志愿投檔方式,是以降低了線上低分考生的投檔率及錄取率為代價,換取了高分考生的投檔率及錄取率的提高。排序志愿則是按照志愿優先(或院校優先)的原則進行投檔,也就是將線上的考生,首先分別按照其第一志愿歸類,再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列后投檔。這種排序志愿的投檔方式,無疑給線上的低分考生增加了許多投檔及被錄取的機會,但這是以減少高分考生的投檔率及錄取率為代價的。所以說,這兩種投檔方式都不能提高總的錄取率,這正是平行志愿體現了公平原則的道理之所在。

6、問:為什么平行志愿并非真平行?

答:平行志愿是由湖南省首創并從2002年就開始實施的,不過,當時稱之為并列志愿。江蘇省與浙江省分別從2005年、2007年開始實施平行志愿。它們關于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就是說,平行志愿的檢索與投檔時并不是任意進行,而是有嚴格的先后順序的:平行志愿有字母標識的,檢索即從A到B,再從B到C,依此類推,而不是相反。平行志愿沒有字母標識的(即在機讀志愿卡中),檢索的先后順序為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呈"Z"字形排列,即在機讀志愿卡平行志愿欄中,最上一排的左邊為①、右邊為②,第二排的左邊為③、右邊為④……;或者是左邊為①、中間為②,右邊為 ③……這個排序就是檢索與投檔的先后順序,并且只給了每個考生一次投檔即進檔的機會。

由此可見,所謂的平行志愿不僅有著嚴格的先后排序,而且在平行志愿的幾所院校中,考生只有一次投檔即進檔機會,所以說平行志愿并非真平行、完全平行,而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平行。

7、問:分數在平行志愿中有什么優先作用?

答:平行志愿按分數優先的原則投檔,即將同一科類某批次線上的考生按招投總分(高考成績總分與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檔,先投分數較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再投分數較低、排序在后的考生。舉例來說,如果A考生比B考生高1分,哪怕A考生的平行志愿中排位在最后的那個院校志愿尚未完成檢索、投檔過程,就不會對B考生的平行志愿中排位在最前的那個院校志愿進行檢索、投檔。簡言之,只高1分考生平行志愿中幾個院校的檢索、投檔,都將優先于只低1分考生的所有平行志愿中院校的檢索、投檔。甚至在總分相同時,還要分出先后再投檔。這就充分地體現了分數在平行志愿投檔時的優先性。

8、問:當總分相同時平行志愿如何投檔?

答:如果同一科類某批次線上填報了平行志愿的考生的招投總分相同,那又該如何投檔呢?很簡單,繼續比較,分出高低。有的地方招投總分相同就看實考總分誰高誰低。如果總分繼續相同,不能比較,那就按一定的規則分科目來進行比較。在這方面,全國各個地方的規則有所不同,但不外乎以下兩種:

(1)不分文理科,沒有側重。這其中又分為:①按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科目的分數之和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檔。如江蘇省。②按語文、數學、外語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檔。如湖南省。

(2)區分文理科,各有側重。這其中又分為:①文科類考生按語文、文科綜合、數學、外語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理科類考生按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檔。如浙江省。②文科類考生按語文、外語、文科綜合、數學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理科類考生按數學、外語、理科綜合、語文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檔。如吉林省。

9、問:平行志愿能一檔多投嗎?

答:有些考生和家長認為,實行平行志愿后能一檔多投,投了一個沒錄上再投另一個。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平行志愿只能是逐個檢索、一檔一投。即當考生由分數決定的排序位次符合條件后,再依據考生平行志愿所填報的院校自然順序逐個檢索,當該考生的分數符合A院校的投檔條件時,則投給A院校。在此情況下,即便該考生的分數符合B、C、D院校的投檔條件,也不會再檢索、再投檔,這就是"一檔一投、能投則投、投后不檢"。只有在A院校已投滿或考生不符合A 院校的投檔條件時,才檢索B院校是否可以投出,即"無投再檢"。因此說,平行志愿不是把考生檔案投向所有達到條件的志愿院校,更不是這幾所院校必須都逐個檢索、投檔。當檢索完成但均未能投出時,該考生平行志愿的投檔即告結束,只有等待未錄滿院校的征集志愿或轉入下一批次院校的錄取,這就是"檢完則完"。

舉例來說,某年某省有3位605分的理科考生小李、小王、小趙,他們都報考了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和北京工業大學。但他們填報的平行志愿A分別是:小李:A北京外國語大學(投檔分602分);小王:A北京科技大學(投檔分583分);小趙:A北京工業大學(投檔分568分)。那么,省招辦則會將他們的檔案首先分別投給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如果他們符合錄取條件,將分別被北外、北科大或北工大錄取。其余的志愿B、 C均不再檢索與投檔。

10、問:平行志愿能選擇性地投檔嗎?

答:有些考生和家長認為,平行志愿能選擇性地投檔,所報的幾所院校哪所分高就投哪所。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實際上,平行志愿是嚴格按考生所報考的幾所院校的排序先后依次檢索,只要幾所院校中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如果考生填寫平行志愿時選擇的是投檔分數相差無幾的幾所學校,可能會出現幾個平行志愿一個都投不出去的情況。如果考生把同一層次投檔分最低的院校報在A或B的位置上,而將投檔分最高的院校報在B或C的位置上,即便其考分達到或超過投檔分最高的院校,省級招辦也只能先將該考生投向A位置上的院校。簡單來說,投檔不會投向分數最高的院校,而是投向排序在前的院校。

11、問:平行志愿中的幾所學校能同樣對待嗎?

答:有些考生和家長認為,平行志愿就是平等志愿,平行志愿中的幾所院校可同樣對待,可以隨便填,只要分數夠高,就能被錄取到高分的那所學校。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原因參見上兩例)。平行志愿絕不是平等志愿,對平行志愿中的幾所院校一定要區別對待,要做到排序有前有后、搭配有主有次、分數有高有低且高者在前。

12、問:平行志愿能退檔后再補投嗎?

答:由于我國的高考招生錄取具有很強的政策性、時效性和平等性,因此,不僅平行志愿不能退檔后再補充投檔,排序志愿也不可能在一個志愿退檔后再補充投檔。

13、問:為什么說平行志愿落榜會"更慘"?

答:的確,平行志愿的投檔、錄取方式有一定優勢,但同時也應該看到,此種投檔、錄取方式也伴隨著潛在風險和負面效應。平行志愿是非常不利于上線后滑檔進檔后退檔的考生的。這是因為,在平行志愿錄取完成以后,就將直接進入征集志愿階段,加之平行志愿的投檔率及錄取率均較高(尤其是名牌院校),因此,進入征集志愿的院校中名牌院校少之又少,甚至于完全沒有。這時考生縱然有天大的本事和技巧,也沒有了用武之地。所以說未被平行志愿錄取的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面臨的境況可能會比以前的排序志愿"更慘"。這是因為,如果排序志愿的第一志愿未被投檔、錄取,只要第二志愿填得好、報得巧,將會發揮很大的作用,進個"211工程"院校,乃至"985工程"院校,都是有很大可能的。兩相對照,平行志愿的風險就顯露無疑了。

14、問:平行志愿必然存在的風險是什么?

答:總體來說,平行志愿必然存在的風險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1)上線考生因滑檔產生的風險,簡言之滑檔風險;(2)進檔考生因退檔造成的風險,簡言之退檔風險。

15、問:填報平行一志愿的必知技巧是什么?

答:

(1)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形成有效梯度。合理搭配的原則就是一般既不要全部填報分數較高的院校,也不要全部填報分數較低的院校。可以填報一個或幾個分數較高的院校,同時也需要填報一個或幾個分數適中或較低的院校。一旦分數較高的院校投不出去,還有分數適中、較低的院校過渡、保底。形成有效梯度,就不是簡單的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了,而是要做到沖得上、穩得住、保得了。

(2)將自己最心儀的,同時也可能是錄取分數最高的院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再依次保持一定的梯度。

(3)優先選擇投檔不退檔或者是投檔比例較小的院校。如投檔比例為少有的100%的院校,以及公開承諾投檔不退檔的院校。

(4)凡作為平行一志愿填報的院校,最好選擇學校的專業錄取辦法為分數優先的,也就是學校確定專業時也為平行志愿的。簡言之,優先選擇院校和專業的" 雙平行"。

(5)凡作為平行一志愿填報的院校,在選擇專業時最好加上服從專業調劑(當然,選擇服從專業調劑也是有一定原則和底線的)。

(6)掌握預測校線的技巧。要想保證沖得上、穩得住、保得了,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只是一方面,主要的還是靠比較準確地預測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

16、問:填報平行二志愿的基本技巧是什么?

答:現在還有許多省(市、區)采用的是小平行志愿。那么,填報小平行志愿的基本技巧是什么?

(1)要完全掌握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數級差之報考技巧。

(2)在院校志愿分數級差不適用,以及許多院校沒有規定院校志愿分數級差的時候,牢記采用"梯度"報考平行二志愿的前提條件,即所報院校必須在前3年的第一志愿投檔不足或嚴重不足,至少是該院校在前1年的第一志愿投檔不足或嚴重不足,或者是考生能判定其當年的第一志愿投檔不足或嚴重不足。

(3)做到志愿之間合理搭配、保持一定的"梯度",或者是掌握預測校線的方法。校線預測準了,"梯度"也就在其中了。至于在小平行志愿之間如何排列組合、如何保持一定的"梯度",則可因人而異,完全可以按照自身實際加以選擇。

二、滑檔風險、退檔風險

17、問:平行志愿為什么必然存在滑檔風險?

答:如前所述,為了保證招生工作在人數多、時間緊、政策性強的情況下順利進行,并為了讓招生院校有一定的挑選擇優的余地,各地在劃線時均要保持上線考生數略多于計劃招生數。因此,實際上各地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劃線的比例一般是≥110%。這樣一來,只要增加的招生計劃<10%,就必然有上線考生不能被投檔。舉例來說,某年上海市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是按招生計劃數的1:1.1的比例來劃定的。假定招生計劃數是2萬人,那么上線考生就是2.2萬人;再假定按規定可能增加的招生計劃數是1%,于是必然有1800名考生雖然幸運"上線",可由于不能被投檔,或者投檔后被退檔,于是就像坐滑梯一樣從高處又跌落到低處,故謂之滑檔。

18、問:上線考生存在著什么樣的滑檔風險?

答:

(1)由于各地劃分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比例≥110%的原因,上線后的考生不能被全部投檔,從而有一部分的上線考生必然存在滑檔落選的風險。從根本上說,這是因為政策性的原因造成的,故可稱之為政策性的滑檔風險。

(2)從實際投檔的情況看,也必然存在失誤性的滑檔,即因考生志愿填報失誤所造成的滑檔風險。

(3)從考生的高考成績角度,可分為相對高分考生的滑檔風險與相對低分考生的滑檔風險這兩種情況。

19、問:什么是相對高分考生的滑檔風險?

答:什么是相對高分?將上線考生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在正常招生計劃數100%以內的,筆者將其稱為相對高分。就是考分排序在2萬名以內的考生。從理論上說,他們應該是全部都要被投檔的。但為什么有些未能投檔?主要原因是他們所填報的學校投檔線均太高,而他們的考分卻未達到學校的調檔線,于是平行志愿的各院校志愿都落空,沒有機會參與投檔而落選(當然還可以參與征集志愿的填報和投檔)。

20、問:相對高分考生滑檔的原因是什么?

答:再進一步分析,造成相對高分考生所填報學校的投檔線太高的主要原因有4個方面:

(1)對所填報的幾所學校的投檔分數線猜估均不準。如考生的成績為600分,猜估所填報學校的投檔分數線均在600分以下,可實際投檔分數線均在601分以上。

(2)對自己的考分猜估有誤。這種情況僅出現在上海等考前"猜分填報"和考后"估分填報"的省(市、區),在考后"據分填報"的湖南省、江蘇省等則不存在這種情況。如考生猜估自己的成績為600分,可實際考分只有590分,而所填報學校的投檔線均在591分以上,故不能投檔。

(3)兩者兼而有之。

(4)不懂平行志愿的游戲規則,故不能抓住關鍵點以化解滑檔風險。

21、問:什么是相對低分考生的滑檔風險?

答:什么是相對低分?將上線考生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在正常招生計劃數以外(100%~110%或更多)的,筆者將其稱為相對低分。就是考分排序在2萬~2.2萬名之間的考生。因為從理論上來說,這些考生的考分相對來說是偏低的,他們中的全部都可稱之為"貼線生"或曰"幸運生",他們的幸運上線是因為我國招生政策性及方法性的原因,因此他們不被投檔或滑檔是可以理解的。以平行志愿實行成效較顯著的浙江省來說,2009年第一批次(理科)共投檔29800余名,可經過平行志愿未能錄取的第一批次線上的理科考生就有4600余名,達到了13.4%。可見平行志愿不是無風險,其滑檔風險也非常之大。

22、問:相對低分考生滑檔的原因是什么?

答:造成相對低分考生滑檔的根本原因無疑是政策性及方法性的原因。但是,從近幾年各地實際投檔的情況看,由于會增加一些招生計劃,同時也因為相對高分考生滑檔的比較多,于是就有相當一部分相對低分的考生能夠投檔。那么,排除政策性及方法性的因素外,從考生自身的角度分析,相對低分考生滑檔的原因應當說與相對高分考生的滑檔原因大致相同,也是上述四個方面,但是其填報志愿時的選擇難度無疑是要大得多。

23、問:平行志愿為什么必然存在退檔風險?

答:要知道平行志愿必然存在的退檔風險,首先就必須了解高校招生的投檔比例。一則為了保證高校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二則為了便于高校從德智體綜合方面遴選人才,三則為了便于高校行使招生自主權,省級招辦在向高校投檔時,要保證投檔考生數略多于計劃招生數,故投檔比例>100%(排序志愿的投檔比例在100%~120%之間,而平行志愿的投檔比例一般在100%~110%之間)。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高校不增加招生計劃,那么很顯然,多投檔多少就要退檔多少,只要是投檔數多于計劃數(含增加計劃),就必然有退檔,就會產生退檔風險。

24、問:進檔考生存在的退檔風險有哪些?

答:由于我國高考招生錄取的基本原則是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所以也可以從這三個大的方面來分析進檔考生的退檔風險:(1)進檔考生因思想品德情況填報有誤造成的退檔。有的地方對上一年已錄取但未報到的復讀生,視為誠信有問題,甚至定為思想品德有問題,導致有些復讀生進檔后不能被錄取。這個情況也需要大家注意。當然啦,筆者認為這樣做是違反教育部的相關規定的,是強加給復讀生的無理之詞。(2)進檔考生因身體健康狀況填報有誤造成的退檔。(3)進檔考生因高考分數填報有誤造成的退檔。

25、問:什么是相對高分考生的退檔風險?

答:如果某學校計劃招生100人,省級招辦按110%的比例投檔,進檔考生共有110名,排在前100名的考生即為相對高分考生。如該校投檔分為600分,排在第100名的考生的考分為610分,那么610分以上的即為相對高分。這些考生所遭遇的退檔即為相對高分考生的退檔風險。

26、問:相對高分考生被退檔的原因是什么?

答:相對高分(甚至絕對高分)考生為什么會被退檔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專業志愿填報失誤被退檔;

(2)總分合格但相關科目成績不合格被退檔;

(3)投檔時分數稍高于調檔線,專業錄取時分數低于專業線,從而被退檔;

(4)所選擇的專業錄取辦法不合適被退檔;

(5)身體條件不符合學校錄取要求被退檔;

等等。

27、問:什么是相對低分考生的退檔風險?

答:如果某學校計劃招生100人,省級招辦按110%的比例投檔,進檔考生共有110名,該校投檔分為600分,排在第100名的考生的考分為 610分,那么排在第101~110名的考生(考分在600分~610分)即為相對低分考生。這些考生所遭遇的退檔即為相對低分考生的退檔風險。

具體來說,又分為兩種情況:

(1)憑實考分形成的相對低分,即沒有政策照顧分。如某考生高考成績600分,沒有政策照顧分,其招投總分仍為 600分,他便以600分進檔形成相對低分,導致退檔。

(2)由招投總分形成的相對低分,即有政策照顧分。如某考生高考成績580分,有政策照顧分20 分,其招投總分也為600分,他便以600分進檔,形成相對低分,也導致退檔。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些相對低分考生僅僅是相對于那些投檔時相對高分的考生而言,從絕對總分來看,這些相對低分考生也可能是絕對高分考生。如浙江省2009年在第一批次(理科)中平行志愿未被錄取,而跌落到參加征求志愿的600分(高出省重點線32分)以上的多達397名的考生都可以說是絕對高分考生。對于這種情況,考生尤其要注意。

28、問:相對低分考生被退檔的原因是什么?

答:造成相對低分考生退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所報考的學校投檔比例偏高(>103%~120%),可是學校又不能或者是不愿意增加太多的招生計劃,從而導致相對低分的考生被退檔;

(2)專業志愿填報失誤被退檔;

(3)總分合格但相關科目成績不合格被退檔;

(4)所選擇的專業錄取辦法不合適被退檔;

(5)身體條件不符合學校錄取要求被退檔;等等。

29、問:什么是專業志愿填報失誤被退檔?

答:分數較高的考生全部填報熱門、緊俏專業或高分專業而不服從專業調劑,雖然檔案被投到了學校,考分也達到或超過了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但學校無法滿足其填報的專業志愿,也就是考生的分數低于自己所填報的專業錄取分數而被退檔,這就是專業志愿填報失誤被退檔。

30、問:什么是單科成績不合格被退檔?

答:總分合格但單科成績不合格也會被退檔嗎?考生高考總成績達到了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但由于某一門單科成績太低,或者與填報專業相關的科目成績沒有達到學校要求,學校仍會不予錄取。如某高校要求單科成績90分以上,而某考生總分達到了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但有一門單科成績為89分,學校也會以單科成績不合格為由退檔。又如某高校要求外語類專業英語成績不低于110分,而某考生總分達到了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但英語成績在109分以下,恰恰報考的又只是外語類專業,于是學校也會以單科成績不合格為由退檔。

除上述之外,有的高校的錄取規則甚至為"在總分和相關單科成績達到我校錄取分數線和設定的單科錄取標準前提下,按相關單科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錄取"。因此,從根本上來說,還要掌握真假單科成績的制勝技巧。

31、問:什么是專業錄取時分數變低被退檔?

答:會出現省級招辦投檔時分數較高,學校專業錄取時分數變低的情況嗎?當然會,主要原因有二:

(1)由加分或降分投檔所導致。這樣一來,不就是在省級招辦向高校投檔時分數稍高,而到了高校專業錄取時分數變低了嗎?因此,從根本上來說,是要掌握"真假加分"的制勝技巧。

(2)由專業級差所導致。由此可見,未掌握專業級差制勝技巧考生的高考總分(或招投總分)就會由高變低,由進檔到退檔。

32、問:專業錄取辦法選擇不合適是否會導致退檔?

答:現在,許多考生及家長對院校志愿中的平行志愿比較了解,但對于專業志愿中也有平行志愿與非平行志愿之分卻可能不太了解。高校對于已經進檔的考生,其專業錄取辦法通常有五種。不論是相對高分還是相對低分的考生,如果所選擇的專業錄取辦法不合適,都可能導致由進檔到退檔。

三、專業調劑

33、問:志愿表中"是否服從調劑"的含義是什么?

答:為了讓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各地的《高考志愿表》中均在報考某一所院校的若干個專業的后面附有"是否服從調劑"或者是"愿否調劑錄取"的選項,這是用以表明考生是否愿意無條件接受該所高校其余未填報專業的調劑錄取。

34、問:平行志愿必須填報服從專業調劑嗎?

答:填報平行志愿必須認真充分地統籌考慮服從專業調劑的問題。一般來說,只要你考慮在本批次力爭被錄取,并且還想上檔次高一點的學校,就必須填報服從專業調劑。這是因為:

(1)即便是填報平行志愿,也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考慮的條件、因素、環節很多,很難保證面面俱到。

(2)在高考招生錄取過程中,特殊性、偶然性問題很難預料。如由于報考人數大增,導致學校投檔分、錄取最低分乃至專業錄取最低分大漲等。

(3)決定學校專業錄取最低分的條件、因素、環節更多,更難保證預估準確。如果學校的專業錄取辦法是專業優先,就會使考生和家長很難選擇和取舍;如果學校的專業錄取辦法是專業優先加專業級差,就更難;等等。

(4)由于我國國情,除了北京、上海、江蘇、湖北等地的部委屬名牌院校較多以外,其他地方的部屬名牌院校都較少。因此,導致許多部屬名牌院校在學校以外地區的招生計劃很少,各專業招生計劃就更少,甚至沒有,這無疑會加大選擇專業的難度。

(5)由于平行志愿被退檔后的落差更大、遭遇"更慘",即從平行一志愿一下就掉到了征集志愿,而征集志愿中一般不會有部委屬名牌院校,即便偶然有名牌院校,也不會有心儀的專業,也不能選擇專業。

(6)填報服從專業調劑,主要方面固然是為了加大被錄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些部委屬名牌院校承諾調檔不退檔,這就更好了。

所以說,不論從哪方面考慮,填報服從專業調劑都比填報不服從專業調劑要"劃算"得多。但如果你的重點是在下一批次力爭被錄取,那就另當別論了。

35、問:填報服從專業調劑的底線是什么?

答:選擇服從專業調劑的原則和底線是:在了解專業內涵的基礎上,只要心儀的學校在當地的招生專業計劃中,沒有自己極度厭學或學不下去的專業,或者是該校在當地所有的招生專業中沒有自己極度厭學或學不下去的必修課程,就可以考慮填報服從專業調劑。

36、問:服從專業調劑是在什么范圍內進行?

答:考生填報了服從專業調劑后,學校是在什么范圍內進行調劑呢?也就是說,是在學校所有的招生專業(如有80個招生專業)中進行調劑,還是在學校在當地招生的專業(如僅有20個招生專業)中進行調劑?當然是在小范圍內進行調劑,即在當地招生的20個專業中進行調劑。

37、問:院校錄取會征求"服從生"的意見嗎?

答:由于服從專業調劑是無條件的服從,因此學校在錄取過程中一般不會征求"服從生"的意見。但是,有的學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了對考生負責,而主動向考生征求服從調劑的意見,這是值得提倡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至于有的高校在招生章程中明確規定了要征求"服從生"的意見,那就是機會,不要放過。所以,考生在填報志愿前應當認真閱讀《招生專業目錄》,讀懂、弄通所要填報院校的《招生章程》和招生專業的具體要求。

38、問: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是否可以放棄?

答:填報了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如果被調劑錄取到了不喜歡的專業,是不能放棄調劑再參與下一批次錄取的。這是因為,考生被調劑錄取后,所填報的其余所有志愿(含專業)就自然失效了,就不能再參與后面志愿院校的錄取。因此,考生在選擇填報服從專業調劑時應了解、分析院校在當地所有的招生專業的利弊,尤其是要掌握服從專業調劑的底線。

39、問:了解高校可否轉專業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高考志愿填報中,如何填報專業至關重要。可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當然主要是為了加大專業錄取的把握,填報服從專業調劑往往是上策,有時甚至是必須的,尤其是填報平行志愿。而了解高校可否轉專業,對于是否填報服從專業調劑有著很重要的參考作用。不僅如此,可否轉專業實際上對于如何填報專業,尤其是如何填報自行保底的專業,有著很重要的參考作用。

四、投檔比例、征集志愿

40、問:投檔比例定義及大致為多少?

答:我國高考招生有一個省級招辦先投檔,學校再錄取的過程。投檔比例就是解決投檔多少合適的問題。他以招生院校為單位,是同一批次、同一計劃性質、同一科類的招生計劃數與投放考生檔案數量之間的比例。

一方面,由于教育部規定普通高校的招生投檔比例一般不得超過120%;另一方面,招生院校為了既順利完成招生計劃,同時又保證招生質量,故確定的投檔比例一般都在100%~120%之間。

41、問:了解高校的投檔比例的作用?

答:由于教育部規定普通高校的招生投檔比例一般不得超過120%,那么,在高校不增加招生計劃或只增加少量招生計劃的前提下,投檔比例越接近或等于120%,退檔人數就會越多;反之,投檔比例越接近或等于100%,退檔人數就會越少。于是優先選擇投檔不退檔或者是投檔比例比較小的院校,就成為了填報高考志愿的一大技巧。尤其是在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下,這樣做更有必要。

42、問:什么是高校投檔不退檔?

答:由于現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本身存在較大的風險,尤其是進檔考生存在被退檔的風險,于是為了配合教育部進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的改革試點,也為了有利于學校的招生錄取質量,許多名牌高校紛紛承諾投檔不退檔。當然,承諾投檔不退檔的前提條件是:進檔考生的各方面(德、智、體)條件符合錄取要求,尤其是要服從專業調劑。只有如此,高校才不會退檔;否則,那是照退不誤的。

43、問:什么是征集志愿?

答:對于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省級招辦采取向社會公布學校招生計劃余額,重新征集考生志愿,允許未被錄取的考生重新填報志愿的辦法,來幫助考生和學校得以實現錄取和完成招生計劃。這種情況就是征集志愿。征集志愿通常是在各批次平行一志愿或平行二志愿錄取以后進行。

44、問:哪些考生可以參加征集志愿的填報?

答:能夠參加某批次征集志愿填報及錄取的考生,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1)考分達到該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或者符合省級招辦規定的填報該批次征集志愿的分數要求。一般來說,錄取控制分數線下的考生不能填報征集志愿。有的地方(如上海)征集志愿不實行加分投檔的政策,特提請考生注意。

(2)尚未被錄取。已經被錄取的考生,不得再參加征集志愿以及其后批次的錄取。

45、問:平行志愿未錄必須報征集志愿嗎?

答:不是。未被平行志愿錄取的線上考生,是否填報征集志愿完全由本人決定。如果考生認為:

(1)征集志愿中的學校、專業符合自己的志愿愿望,就可以積極主動地按照規定填報征集志愿,以增加一次錄取機會;

(2)征集志愿中的學校、專業不符合自己的志愿愿望,完全可以不報征集志愿。當然,不報就不可能被征集志愿的學校錄取,就只有等待下一批次的錄取了。

46、問:填報征集志愿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考生填報征集志愿要注意以下問題:

(1)注意時間和地點。每批次征集志愿時間一經對社會公布,截止時間一到,各省市區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將自動關閉,考生將無法登錄系統填報,建議考生盡早上網填報。

(2)注意查看征集志愿計劃信息。征集志愿的前一天晚上,省級招辦會在當地招生信息網公布征集志愿計劃信息;征集志愿當天,縣(市)招辦和多家媒體也會公布征集志愿計劃信息。

(3)注意自身條件和特殊招生要求。填報征集志愿的考生,高考成績必須達到批次線且沒有被錄取。有些院校征集志愿時提出了分數要求,分數不夠的考生不要填報。

(4)專業選擇的余地非常小。征集志愿一般為平行志愿且表上均不設專業志愿,填報了征集志愿就表明考生愿意服從院校的專業安排,有較強專業傾向的考生最好慎重考慮是否填報征集志愿。

(5)按網上填報志愿的步驟和要求上網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