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北京高校 > 正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王牌特色專業有哪些專業排名表

更新時間:2024-05-09 18:10:55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王牌特色專業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具體名單如下以供參考。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王牌特色專業有哪些專業排名表

一、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王牌特色專業有哪些

1、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20年度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認定類別專業名稱所屬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車輛工程機電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學院
通信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軟件工程計算機學院
財務管理經濟管理學院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管理學院
認定類別專業名稱所屬學院
北京市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機械電子工程機電工程學院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網絡工程計算機學院
信息安全信息管理學院
信息與計算科學理學院

2019年度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序號專業名稱級別
1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國家級
2測控技術與儀器國家級
3自動化國家級
4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家級
5工商管理國家級
序號專業名稱級別
1智能科學與技術北京市級
2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北京市級

2、國家級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車輛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3、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自動化、通信工程、網絡工程

4、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5、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網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6、北京市特色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7、北京高校重點建設一流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通信工程

二、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招生專業名單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院系名單專業名稱本專科
計算機學院網絡工程本科
軟件工程本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
外國語學院英語本科
信息管理學院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本科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本科
審計學本科
電子商務本科
信息安全本科
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本科
測控技術與儀器本科
智能感知工程本科
機電工程學院工業設計本科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本科
機器人工程本科
工業工程本科
機械電子工程本科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本科
車輛工程本科
公共管理與傳媒學院行政管理本科
網絡與新媒體本科
傳播學本科
理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本科
應用統計學本科
信息與計算科學本科
自動化學院自動化本科
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
人工智能本科
經濟管理學院質量管理工程本科
人力資源管理本科
工商管理本科
市場營銷本科
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
經濟學本科
會計學本科
財務管理本科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本科
物聯網工程本科
通信工程本科

三、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科評估結果排名 

序號學校名稱學科名稱評估結果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C+
2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C
3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C
4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C-
5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C-

四、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簡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是北京市重點支持建設的高校,是一所信息類學科齊全、信息特色鮮明,以本科、研究生教育為主體的多科性大學。學校由原機械部所屬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原電子部所屬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合并組建而成。原北京機械工業學院源于1937年的北平市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1958年多源匯流成立北京機械學院,1990年更名為北京機械工業學院,歸機械電子工業部領導。原北京信息工程學院源于1978年創建的北京大學第二分校,1985年更名為北京信息工程學院,隸屬電子工業部,1997年合并成立新的北京信息工程學院。2008年正式合并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學校1958年開始大規模本科教育,1981年開始培養研究生,2018年獲批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1年獲批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23年獲批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構建了全日制本科教育、碩博研究生教育到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辦學格局和人才培養體系。

學校現有沙河、小營、健翔橋、金臺路、酒仙橋五個校區,占地面積81萬余平米,設有二級教學單位14個。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1019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3091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58人,留學生137人。在長達87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扎根中國大地,融入國家機械工業、計算機事業的起步發展,為國防科技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也形成了鮮明的信息特色、軍工特色、行業特色,積淀了“勤以為學 信以立身”的校訓精神和大學文化。

堅持黨建引領,學校發展邁向新征程。堅持和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把牢*辦學方向,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聚焦服務國家和首都發展,聚焦主責主業,把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與學校事業發展深度融合,使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的全過程、各領域。近年來,學校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北京市“四個中心”建設,把握高精尖產業發展重大機遇,主動融入國家和首都新發展格局,完成了主體搬遷入駐沙河校區、構建起本-碩-博完整人才培養體系、部地共建等大事,榮獲“首都勞動獎狀”,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