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數據相關 > 正文

鹽城經濟排名及人均GDP數據分析

更新時間:2023-08-21 09:52:08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一、經濟發展穩中提質。全市經濟穩定增長。經濟總量首次突破5000億元,預計地區生產總值達5050億元,比上年增長6.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萬美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0億元,完成市人大常委會批準的調整指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00億元,企業增長面創近三年新高。固定資產投資4300億元,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10億元,增長11%。轉型升級取得突破。三次產業比重為11:44.4:44.6,產業結構實現了從“二三一”到“三二一”的重大轉變。新能源、節能環保、智能終端、大數據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9%,占工業產值比重提升1.5個百分點。新能源裝機容量、發電量均列全省第一。實施千萬元以上技改項目522項,機械、紡織、化工等傳統支柱產業加快轉型。扎實推進農業“接二連三”工程,龍頭企業實現銷售2500億元,設施農(漁)業新增面積、“三品一標”農(漁)產品總數全省第一。加快建設31個市級服務業集聚區,旅游產業快速發展,服務業增加值、投資增幅、新增規模以上企業數均居全省前三。項目推進成效明顯。舉辦一系列境內外重大招商活動,總投資超百億元的中國電子鹽城信息港項目、總投資超百億美元的金光循環經濟高科技產業園項目簽約落戶,鹽都東山精密電子、東臺遠海科技等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堅持每兩個月舉行一次現場觀摩活動,持續推進“兩重一實”項目建設,完成投資930.6億元。鼓勵企業“爭星創優”,評定并表彰星級企業120家。科技金融支撐有力。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2.05%,凈增高新技術企業81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9%,發明專利申請、授權及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幅均列全省第一。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首超5%,貸款總量蘇北第一、增幅全省第三。

二、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各項改革取得新進展。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完成去產能年度任務,全市商品住房庫存去化周期縮短到7.6個月,新增直接融資435億元,累計幫助企業降低成本60億元。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成全市政務服務網絡平臺,推行“不見面審批”和數字化聯合審圖,實現“3550”改革目標。開展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試點,穩步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設立并運行8支市政府產業基金,總規模超過230億元,累計投放項目37個,完成投資88.1億元,其中撬動社會資本67.8億元。新水源地及跨區域引水工程項目成為財政部PPP示范項目。沿海開發實現新突破。港口能級進一步提升,濱海港區獲批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射陽港區獲批臨時開放口岸,大豐港區保稅物流中心正式封關運營,響水港區保稅物流園開工建設。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9500萬噸,增長13%。臨港產業快速發展,響水德龍鎳業銷售突破300億元,濱海國電投協鑫2×100萬千瓦火電機組并網發電,射陽遠景能源等一批沿海重大項目投產達效。對外開放呈現新局面。中韓(鹽城)產業園正式獲得國務院批準,極大增強我市對外開放的差別化競爭力。北上海臨港生態智造城全面開工,南北園區合作共建不斷深化。開展園區“等級創建”,各類產業園區加快轉型、提質增效。引進總投資5000萬美元以上項目27個,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新批境外投資項目17個,外貿出口額增長24.7%,增幅全省第一。

三、生態環境更加宜居。生態保護力度持續加大。堅決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要求,推動8個環境具體問題立行立改,飲用水源保護區、通榆河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化工園區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舉辦黃(渤)海濕地可持續發展與世界自然遺產國際研討會,珍禽和麋鹿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預備名錄。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榮獲全省首批綠色建筑示范市。濱海、響水通過省級生態縣驗收,阜寧、大豐、東臺經濟開發區通過省級生態工業園區考核。“263”專項行動深入開展。關停化工生產企業32家,關閉燃煤鍋爐583臺,單位GDP能耗降幅全省第二,主要污染物削減量完成省定目標。開展大氣污染專項治理行動,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89天,全省最高,連續三年被省表彰為大氣污染防治優秀城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成效明顯。推行河長制,全面完成城鄉河道整治三年任務。在市區部署開展“三治三化”專項行動,加強黑臭水體治理,完成1388幢樓宇亮化升級工程,新開工棚改安置住房4019套,基本建成3805套,整治9個老舊小區。農村環境不斷改善,特色鎮村培育取得新的進展,鹽都大縱湖鎮入選全國第二批特色小鎮,市開發區汽車小鎮、城南新區數夢小鎮、大豐荷蘭花海風情小鎮、亭湖千鶴灣溫泉風情小鎮列入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培育名單,東臺三倉鎮蘭址村等3個村莊成為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

四、群眾生活持續改善。民生投入不斷加大,全市財政民生支出590億元,20件民生實事完成年度任務。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落實省富民33條和市富民10條,新增城鎮就業12.1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3%和8.9%。完成12萬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和36個省定經濟薄弱村脫貧任務。扎實推進健康扶貧工程,民生“三項保險”全面落實,惠及71.8萬因病、因殘、因災禍導致的低保戶及低保邊緣群體。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61所,教育總投入達160億元。引進合作辦學項目34個、各類名師36人。扎實推進“健康鹽城”建設,城鄉居民均享有14類55項免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完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三年目標,建立院士工作站3個、名院名醫工作室33個,大豐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入選全國深化醫改重大典型經驗。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形成,一批文藝精品力作獲得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和文華獎,榮獲省首批“書香城市建設先進市”。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成功承辦第31屆亞洲城市保齡球錦標賽。*深入人心,累計有61人(組)當選“中國好人”。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城鄉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穩定在97%以上,29.5萬低收入困難群體免費納入城鄉居民醫保體系,在全國率先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聯網結算。農村康居工程扎實推進,完成C級危房改造5.4萬戶。“6?23”災后重建全面完成,總建筑面積近60萬平方米的20個集中安置點如期交付,抗災救災工作取得決定性勝利。社會治理能力明顯增強。法治鹽城、平安鹽城建設深入推進,“七五”普法廣泛開展,系列“黃海行動”取得成效,刑事案件發案數全省最低,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強化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消防安全、食品藥品監管、民族宗教事務等工作,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保持“雙下降”。開展“大走訪大落實”活動,一批社會矛盾糾紛和信訪積案得到化解,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支持服務國防和軍隊改革,促進軍民融合發展,雙擁創建成果更加鞏固。

五、自身建設得到加強。全面增強“四個意識”。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與以*同志的*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升政府工作組織化程度。開展“學先進、找差距,補短板、促發展”活動,提高工作標準,濃厚爭先創優氛圍。市財政局成為全國財政系統法治財政建設示范點,市環保局入圍全國環境執法大練兵表現突出單位。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嚴格依法行政,推進政務公開。自覺接受市人大工作監督、法律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197件、市政協委員提案285件。持續轉變機關作風。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委“十項規定”,落實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扎實抓好市委巡察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監察、審計、統計、物價和公積金管理等工作得到加強,檔案、地方志工作取得新進展,婦女、兒童、青少年、老齡、殘疾人、紅十字、慈善事業、外事、臺僑工作取得新進步。

2018年工作安排

指導思想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系統性思維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產業強市、生態立市、富民興市”,持續實施“五個一”戰略工程,著力構建大交通、大生態、大上海、大海洋、大開放的發展新格局,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鹽城,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13%,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8.2%和8.8%,節能減排完成省定目標。

全面深化政府自身建設

一、旗幟鮮明講政治。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決維護以*同志的*權威,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服從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按照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抓工作、辦事情、謀發展。堅持用*指導實踐,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面加強政府系統自身建設,打造一支講政治、守規矩、素質高、本領強的公務員隊伍。

二、忠誠履職善執行。弘揚專業精神,培養專業能力,提高工作執行力。在轉變職能中提高執行力,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切實把政府該放的權放到位、該管的事管到位。在依法行政中提高執行力,推進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和公平競爭審查,規范行政行為。在調查研究中提高執行力,向基層學習、向群眾學習、向專家學習,在實踐中汲取基層經驗,提升專業水平。在學習先進中提高執行力,繼續開展“學先進、找差距,補短板、促發展”活動,推動政府工作部門攻堅克難、進位爭先。在細化落實中提高執行力,對既定的工作部署制訂時間表路線圖,分解任務、落實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地生效。

三、馳而不息轉作風。突出問題導向,持續正風肅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精神,嚴肅整治“四風”問題新表現。加大對群眾身邊不正之風的整治力度,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等突出問題。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沉下身子察民情解民憂、順民意辦實事,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走好*群眾路線。以更實舉措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暖企行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讓各類市場主體放心創業、安心發展,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四、反腐倡廉樹形象。嚴格“一崗雙責”,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抓好市委巡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推動主體責任落到實處。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高度重視審計監督、司法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堅持用制度管事,強化行政審批、公共資源交易、工程項目、政府采購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風險管控,著力構建廉政風險防控長效機制。規范財政收支管理,嚴控“三公”經費,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更多用在促發展、保民生、補短板上,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實體經濟更高質量發展

提檔升級傳統支柱產業。毫不動搖壯大“一部車”,聚焦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汽車后市場、自主品牌等領域,支持汽車產業做大做強。推動東風悅達起亞加大新車型投放和市場開拓力度,為其實現全年整車產銷50萬輛提供外部要素保障。支持華人運通創新團隊加快研發制造,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標桿企業。推進機械裝備產業高端化發展,實施沈陽機床智造谷等一批重大項目。積極培育新醫藥產業,推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開展紡織、食品等消費品行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促進產業鏈重心向終端產品及高附加值環節攀升。扎實開展“產業項目載體提升年”活動,集中要素推動95個重大項目建設,實施500項投資超千萬元技改項目,培育更多新的經濟增長點。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實施“新能源+”,重點發展海上風電機組、高效太陽能電池組件,支持金風科技、遠景能源、阿特斯、天合國能、協鑫光伏等龍頭企業發展,申辦全球智慧能源大會,努力把新能源產業打造成為全市域地方標志性支柱產業。大力發展智能終端、大數據、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推動東山精密電子、領勝科技、啟航未來、阿里“數夢小鎮”、華為大數據存儲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著力打造區域性特色產業。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實施智能制造推進行動,重點培育5項示范引領項目和30項試點推廣項目。啟動“千企上云”計劃,推動300家規模以上企業“上云”。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深入實施服務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服務業增加值年增長8%以上。啟動市級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示范區認定工作,實施服務業龍頭企業培育行動,滾動培育30家重點企業。推進鹽城金融智慧谷、中韓(鹽城)產業園東方之洲、鹽城高新區智創谷等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帶動金融、研發、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實施大洋灣生態旅游景區、丹頂鶴風情小鎮、麋鹿風情小鎮、黃海森林康養小鎮等生態旅游重點項目,加快形成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二、強化創新驅動,培育發展新動能

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實施汽車、新能源、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培育和引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的龍頭型創新企業,推動鹽城俱羅OLED照明組件等一批重大儲備項目盡快開工。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加大財政扶持和金融支持力度,撬動社會資本共同建立新能源產業基金和智能制造產業基金。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支持企業對接高校科研院所,引進研發機構和先進實用技術,簽約和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1000項以上。

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扎實推進千家高企培育計劃,重點培育300家科技型企業,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30家以上。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實施知識產權強企行動,推動100家以上企業建立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體系,發明專利申請突破7000件,實現高新技術企業發明專利申請全覆蓋。實施企業創新能力提升計劃,新創30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爭創省高新技術產品500只以上。打造一批重大成套新產品新技術示范應用工程,爭創國家智能終端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繼續開展企業“爭星創優”活動,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

打造創新創業平臺。鼓勵重點園區建設特色產業創新平臺,推進清華大學煙氣多污染物控制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平臺建設。探索離岸研發新模式,在上海設立鹽城科創中心,實現科技研發在上海、成果轉化在鹽城。加強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和科研院所合作,推動組建鹽城智能制造創新中心,培育5家智能制造服務企業。落實聚力創新十條政策,加快發展科技金融和科技服務業,更大力度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加快集聚創新人才。持續推進“515”人才引進計劃,更大規模招引緊缺人才和創新團隊。實施*企業家英才培育工程和現代企業家能力提升工程,重點培養100名新生代企業家。建立人才柔性引進機制,更大力度從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引進高精尖人才和海外高端人才。實施“鹽城工匠”培育計劃,組織“招工引匠”服務行動。支持在鹽高校提升辦學層次,推進對外合作辦學,培養更多各類急需專業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三、發展現代海洋經濟,提升沿海開發水平

大力發展海洋產業。堅持陸海統籌、綜合開發,做好“大海洋”文章。深入實施新一輪沿海開放開發行動計劃,組織編制現代海洋經濟功能區規劃,建設沿海綠色產業帶、城鎮帶、風光帶和港口群,打造黃金海岸經濟帶,爭創國家海洋經濟示范區。推進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的8個海上風電場和一批新能源裝備制造項目,打造國家級新能源產業基地。加快實施中海油LNG接收站等重大項目,提升臨港能源儲運能力。支持東臺海洋工程特種裝備產業園、大豐海洋生物產業園建設,引進海工裝備、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材料、海洋創新藥物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提升海水淡化成套裝備產業化水平,建設江蘇新型沿海先進制造業基地。充分利用沿海港口和鹽田資源,推動金光循環經濟高科技產業園等項目盡快開工,把濱海新區建設成為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國家河海聯動開發示范區。放大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品牌效應,按照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組織提出的“生態旅游”國際標準,打造濕地生態旅游目的地和國家濱海濕地特色旅游基地。扎實推進沿海百萬畝現代漁業產業帶建設,加快海洋漁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