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數據相關 > 正文

聊城經濟排名及人均GDP數據分析

更新時間:2023-08-10 14:48:51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2018聊城經濟排名及人均GDP數據分析還未公布,以下是現編整理的2017聊城經濟排名及人均GDP數據,請參考!

2017年,全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市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要求,牢牢把握確保經濟發展速度、結構調整速率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陣,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定位,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等各項工作,全市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質量逐步提升,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民生狀況顯著改善。

一.綜合

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初步核算,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064.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3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1514.08億元,增長6.8%;第三產業增加值1196.98億元,增長9.3%。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1.5:49.4:39.1。

物價水平溫和上漲。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5%,漲幅較上年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8%,消費品價格上漲0.7%。八大類商品及服務價格呈“七升一降”態勢。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下降1.1%;衣著類價格上漲1.6%,居住類價格上漲1.7%,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1.9%,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0.9%,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4.6%,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6.6%,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2.9%。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4.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8.0%。

招商引資成果顯著。全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03.2億元。簽約過億元招商項目219個,簽約額1714.4億元;新建過億元招商項目88個,計劃投資額516.3億元。招大引強成效顯著,引進央企、中國500強等企業投資項目14個,引進上市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等投資項目19個。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新增就業6.19萬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1.52萬人,困難群體就業3373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1億元。城鎮登記失業2.4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04%,均控制在省下達目標3.08萬人和3.8%以內。

市場主體規模擴大。年末實有各類市場主體38.8萬戶,比上年增長13.8%;注冊資本(金)6013.4億元,增長39.2%。其中,個體工商戶28.8萬戶,注冊資本(金)192.6億元,分別增長10.1%和23.6%;私營企業8.1萬戶,注冊資本(金)4485.5億元,分別增長32.0%和46.0%。

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全市各類生產安全事故71起,比上年下降53.3%;死亡79人,下降19.4%。其中交通運輸事故67起,死亡70人。

二.改革與創新

深化改革力度加大。組建注冊資本10.2億元的市級擔保公司,成立規模100億元的城市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和6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推進營改增試點,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減負11.95億元。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穩步推進,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有序展開。出臺貫徹省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十條意見實施方案,建立市場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新登記市場主體7.2萬戶,比上年增長29%。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糧食生產實現“十五連豐”,優質小麥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開通京滬高鐵“聊?勝一籌!”專列,優質農產品品牌進一步打響,平均每天直供京滬蔬菜50余萬斤。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0.03%,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1.1%,比年初提高1.32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全年旅游消費總額186.97億元,增長15.0%,接待游客總人數2277.17萬人次,增長11.1%。

質量強市成效顯著。在全省率先建成質量大數據中心,建成國家銅鋁產品質檢中心和省級鋼管、棉紗產品質檢中心。全市達到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標準,莘縣等6個縣(市、區)通過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驗收,東阿、高唐獲批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東阿阿膠榮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國際QC金獎,中通客車榮獲省長質量獎。

科技創新碩果累累。新獲批省級以上各類創新平臺13家。其中,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省級院士工作站4家,國家級眾創空間1家,國家級星創天地1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省級眾創空間4家。獲批省級農科驛站21家。全年申請國內發明專利1322件,授權375件,有效發明專利1516件。

三.農業

農林牧漁業穩定發展。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64.67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農業增加值276.02億元,增長3.6%;林業增加值3.10億元,增長8.8%;牧業增加值64.39億元,增長7.4%;漁業增加值9.49億元,增長3.4%。

農業生產穩步增長。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167.42萬畝,比上年增長4.7%;單產455.92公斤/畝,增長0.7%;總產量532.25萬噸,增長5.4%。蔬菜、瓜類播種面積285.64萬畝,增長0.6%;總產量1109.11萬噸,增長2.7%。

畜牧業生產持續發展。全年豬和家禽出欄分別為298.75萬頭、23827.43萬只,分別比上年增長6.6%、7.1%;牛、羊出欄分別為15.97萬頭、219.08萬只,分別增長4.4%、2.9%。全年肉、蛋、奶總產量分別為61.08萬噸、39.47萬噸、10.81萬噸,分別增長5.1%、0.4%、2.8%。

林業發展情況良好。新造林面積1.68萬公頃,完成水系綠化0.85萬公頃,完成道路綠化1900公里,建成省級森林鄉鎮5個,森林村莊30個。

漁業生產形勢穩定。水產品總產量8.77萬噸,比上年下降1.1%;水產養殖面積13.99萬畝,比上年略降0.5%。

四.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穩中有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04家,實現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2%。其中輕工業、重工業均增長7.2%;輕重工業之比由上年的28.7:71.3調整為32.7:67.3,輕工業比重較上年上升4個百分點。工業企業用電量202.1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77%。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部分保持增長。

工業效益平穩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714億元,比上年增長4.9%;實現利潤513.2億元,增長8.3%;實現利稅715.09億元,增長5.9%。主營業務收入過10億元的企業61戶,占規模以上企業戶數的2.3%。其中過50億元的企業15戶。利稅過千萬的企業1275戶,過億元企業64戶。

建筑業增勢平穩。建筑業總產值251.65億元,比上年增長12.5%;竣工產值152.21億元,下降1.7%;簽訂合同額499.36億元,增長25.9%。按建筑業總產值計算的勞動生產率為28.87萬/人,增長8.7%。

五.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總量進一步擴張。固定資產投資2470.14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增速快于全省3.4個百分點。工業仍是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導力量。工業投資1555.55億元,增長5.9%,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3.0%。

投資方式逐步改善。工業技改投資比上年增長26.8%,占全部投資比重為31.7%;民間投資增長8.1%,占全部投資比重為83.7%。

房地產市場良好運行。房地產開發投資281.91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住宅投資完成225.25億元,增長16.7%。商品房銷售面積594.75萬平方米,增長27.0%。其中,住宅銷售面積499.66萬平方米,增長20.9%。

六.國內貿易與對外經濟

市場消費運行平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8.83億元,比上年增長9%。其中,批發零售業零售額1110.58億元,增長8.8%;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68.25億元,增長10.3%。

城鄉市場協調發展。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額977.31億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城區市場消費品零售額450.40億元,增長10.1%。鄉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301.52億元,增長10%,增速快于城鎮市場1.3個百分點。

消費結構趨于優化。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中,計算機及其配套產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85.1%,五金、電料類增長29.7%,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增長29.1%,書報雜志類增長21.7%。

對外貿易快速增長。進出口總值456.79億元,比上年增長22.5%。其中出口總值233.92億元,增長21.3%;進口總值222.87億元,增長25.5%。合同利用外資0.77億元,下降94%;實際利用外資7.04億元,增長59.1%。

七.交通和郵電

交通運輸能力穩步提升。年末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1933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1公里,一級公路498公里,二級公路1166公里。全市完成公路貨運量2.01億噸,貨運周轉量476.32億噸公里。公路客運量1863萬人,客運周轉量14.97億人公里。

郵電通信業繁榮發展。郵政業務總量7.32億元,比上年增長23.0%;電信業務總量21.03億元,增長6.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30.75萬戶,其中市話20.74萬戶,農話10.02萬戶;移動電話用戶461.17萬戶,增長5.8%。寬帶網用戶73.12萬戶,增長8.6%。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

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86.51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稅收收入134.37億元,增長10.2%。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80.60億元,增長7.2%。其中,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增長31.1%,科學技術支出增長38.9%,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27.0%,交通運輸支出增長25.6%。

金融市場穩健運行。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3246.61億元,比年初增加231.18億元。其中住戶存款余額2116.72億元,比年初增加185.0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305.44億元,比年初增加205.9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1571.91億元,比年初增加64.33億元。

保費收入較快增長。實現保費收入105.11億元,比上年增長23.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4.37億元,增長11.9%;人身險保費收入70.74億元,增長29.9%。支付各項賠款與保險金34.99億元,增長6.4%;賠付率33.3%。其中財產險賠付19.18億元,增長19.6%;人身險賠付15.81億元,下降6.1%。

九.教育、文化、衛生、體育

教育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成效明顯,聊城本科上線率65.11%;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完善,現有國家級示范校3所、重點校8所,省級重點校2所、規范校8所,中職品牌專業建設試點5個;民辦學校70所。基礎教育改革力度大。深入實施名校帶動工程,

“同步課堂”實現85%以上,已有161所名校托管、帶動了214所弱校,惠及13萬學生。

文化藝術繁榮發展。我市創作的大型戲曲山東梆子《海源閣》入選山東省第十二屆文藝精品工程。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加強,市縣鄉村文化設施得到改善。舉辦公益文藝演出3000多場,在水城明珠舉辦高水平演出40場;放映公益電影6萬多場。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新進展。結合“微博之都”建設,完成東昌府區博物館、聊城婚俗博物館、聊城鄉村記憶博物館二期工程的布展工作;對臨清運河鈔關等重點文保單位進行維修。

衛生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市二院順利通過三甲醫院評審。分級診療制度實施范圍擴大。我市成為第二批分級診療國家級試點市,市縣兩級醫療機構建立醫療聯合體22個,覆蓋醫療機構197家。“衛生計生8項免費工程”惠及群眾60多萬人次,減免費用7000余萬元,市縣兩級急危重癥孕產婦、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全面完成。醫養結合工作全面推進。現運行“醫養結合”服務機構8家,市鴻福老年公寓二期項目等三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東昌府區等4個縣(市、區)被推薦為省醫養結合示范縣,市醫養中心等4個醫養結合項目被推薦為省級醫養結合重點項目。

全民健身更加普及。成功舉辦第七屆全民健身運動會,設有16個比賽項目,參與人數8萬余人。全民健身工程建設穩步推進。目前全市共建成農村體育健身工程5097處,鄉鎮街道健身工程112處,社區健身工程129處,市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1處,健身公園1處。競技體育再創佳績。我市參加全國以上比賽獲得金牌7枚、銀牌2枚、銅牌10枚,參加2017年山東省錦標賽獲得金牌11枚、銀牌11枚、銅牌27枚。

十.城鄉建設、環境保護

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加快“三個市民化”進程。實現8.7萬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和6.1萬城中村、城邊村原有居民市民化。全市9.6萬戶氣代煤、電代煤完成改造。建筑節能全面發展。新增綠色建筑面積93.9萬平方米,建成二星級綠色建筑35.55萬平方米、太陽能一體化131.6萬平方米。累計建成海綿城市23平方公里。棚戶區改造開工3.5萬套,基本建成2.8套、建成率142%。公共租賃住房新建成3836套,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老舊小區改造扎實推進。新開工121個項目,開工率101.7%,竣工項目120個,竣工率100.8%。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藍天白云天數比上年增加45天,重污染天數減少14天。PM2.5、PM10、SO2、NO2濃度分別比上年改善17.4%、11.2%、41.9%和2.4%。4個省控以上地表水斷面全部實現達標,超額完成國家“水十條”考核要求消除劣V類水體比例達到50%的約束性指標,8處飲用水水源地全面達標,6處地下水監測點位極差比例為16.7%。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6.8%、8.0%、16.1%、14.8%

十一.居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精準扶貧卓有成效。退出省定貧困村213個、脫貧7.87萬人。產業扶貧扎實推進。建設產業扶貧項目419個,投資2.23億元,涉及1581個村,帶動貧困人口4.45萬人。“四大片區”建成項目321個,完成投資20.9億元。

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31元,比上年增長8.4%;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651元,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15元,增長9.0%;農民人均消費支出8996元,增長9.0%。

社會保障趨于完善。各項社會保險基金征繳總額139.08億元。按時足額撥付各項社保待遇133.48億元。年末,全市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01.86萬人,基金收入18.36億元,為92萬名60歲以上城鄉居民發放基礎養老金10.82億元;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59.2萬人,其中城鎮職工62.52萬人,城鄉居民496.68萬人,基金收入50.58億元,支付醫療保險待遇47.82億元;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35.86萬人、51.2萬人、25.06萬人。連續第13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增加165元;失業保險金標準從每月900元增加到980元。

社會救助標準持續提高。城市低保對象0.97萬人,城市低保標準每人每月420元;農村低保對象9.86萬人,農村低保標準每人每年3600元;全年支出低保金2.67億元,城鄉低保標準比1.4:1,農村低保標準高于省定扶貧線。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對象1.53萬人,其中集中供養0.45萬人,分散供養1.07萬人,供養標準分別為每人每年6200元、4000元,支出救助金0.85億元。新增養老床位3873張,新建幸福院100處、城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