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今日新聞 > 正文

今天惠州地震最新消息2018,惠州地震帶分布高清圖

更新時間:2023-08-16 16:44:41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惠州轄區內主要有5條地震斷裂帶,目前全市有室內應急避護場所734個,室外4個,有市民反映“只見指示牌,不知地方在哪”

今年端午節以來,持續的大暴雨,導致江湖水位大漲,山洪、滑坡、水浸、溺亡等災害時有發生。

災害襲來,你該如何逃生?身邊有哪些“安全港”可以避險?南都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惠州新規劃了一批應急避護場所,正在逐年推進建設,如果遇到臺風、暴雨、洪(潮)澇災、地震等突發事件,居民可以疏散到離你最近的場所避難。

據悉,惠州地處東南沿海及地震相對活躍區,且屬全國24個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之一,有5條斷裂帶(即羅浮山斷裂帶、紫金-博羅斷裂帶、惠州斷裂帶、蓮花山斷裂帶和濱海斷裂帶),全市受到臺風、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及地震災害的潛在威脅。目前惠州全市已建成室內應急避護場所734個,主要分布在各中小學校和社區;建成室外應急避護場所4個,分別為江北市民樂園、下埔濱江公園、河南岸公園、高榜山公園;近期建成華羅庚中學和惠州學院兩處地震應急避護場所,還計劃在市區奧林匹克體育公園建設一處區域中心應急避護場所,并逐年推進地震應急避護場所建設。

南都記者走訪發現,惠州市區多處應急避護場所,因指引不清、宣傳力度不夠,導致許多市民“只見牌,不知地”。

惠州屬全國24個地震

重點監視防御區之一

惠州歷史上是否發生過大地震?對此,惠州市地震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據省地震臺網數據統計,自1970年以來,惠州發生地震近百次,最近影響較大的地震為2007年3月7日在惠東近海海域發生的3.7級地震,同年10月23日在龍門縣左潭鎮發生了3.2級地震。“十二五”期間,與惠州鄰近的河源市先后發生4級以上地震4次,也對本市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據介紹,惠州所處大地構造單元屬華南褶皺系,處東南沿海地震帶相對活躍的中段,受地震災害的潛在威脅。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惠州市90%以上的國土面積位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范圍內,其中惠東稔平半島以及大亞灣沿海地區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區,占全市國土面積近10%。惠州市地震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惠州歷史上雖未發生過等級較高的地震,但有感地震偶有發生。

據了解,在綜合考慮震情趨勢、震害損失預測結果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三方面因素的基礎上,國家確定珠三角為2006年-2020年全國24個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之一,而惠州地處珠三角區域,防震減災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市地震局介紹,惠州轄區內主要有5條斷裂帶,包括羅浮山斷裂帶、紫金-博羅斷裂帶、惠州斷裂帶、蓮花山斷裂帶和濱海斷裂帶。其中,惠州斷裂帶穿過惠州中心城區,經過上梅湖、菱湖西、西湖西側的孤山北麓,向南延至上馬莊一帶。當前,市地震局正在組織開展惠州市城市活斷層惠州斷裂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工作,通過類似做“B超”的方式,摸清惠州地下構造基本情況。目前,已完成區域地震構造圖編制和斷層活動性地震地質調查,淺層地震橫波反射探測工作正在進行。

建筑工程按地震烈度

6度以上設防

據統計,世界上90%以上的地震是由斷層活動引起的。通過開展斷層探測,可以確定惠州斷裂地表準確位置,并評估其危險性和危害性,使城市建設的重要設施、居民小區等工程盡可能避開活斷層,對已建在活斷層上的重要建筑設施盡早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給市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

據介紹,為了做好防震減災工作,近年來,惠州對于重大建設工程(如石化項目、大型橋梁)、新建學校、醫院等嚴格按照地震烈度7度以上的要求來抗震設防,對民居等大部分一般建筑工程按照地震烈度6度以上設防。

今年的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減輕社區災害風險,提升基層減災能力”。5月12日,由市應急辦、民政局、地震局等11個減災委成員單位主辦的“防災減災日”宣傳科普活動在市區下埔濱江公園舉行。活動現場,一款名為“便攜自動氣象站”的設備吸引不少市民駐足圍觀。這款設備可全天候實時監測風速、風向、雨量、溫度、濕度、太陽輻射等氣象參數。市地震局還開展地震科普宣傳、演練進學校、進社區活動,以及利用“惠州防震減災”微信公眾號及惠州市地震信息網等,圍繞“減輕社區災害風險,提升基層減災能力”主題,向民眾宣傳、推送防震減災知識。

華羅庚中學德育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每個學期都會進行一次地震或者火災應急逃生演練,讓大家都懂得不同災害發生之后如何科學逃生,“一旦真正發生災情,才能有所準備,減少傷亡幾率”。

逃生大法

1、住平房的居民遇到地震時,應迅速跑到屋外;來不及跑時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堅固的家具旁;住樓房的居民,應選擇開間小的空間避震;也可躲在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要遠離外墻、門窗和陽臺;不要使用電梯,不要跳樓。盡快關閉電源、火源。

2、正在教室上課、工作場所工作、公共場所活動時,應迅速抱頭、閉眼,在講臺、課桌、工作臺和辦公家具下等地方躲避。在室外,盡量避開高大建筑物、立交橋,遠離高壓電線及化學、煤氣等工廠或設施。

3、在野外活動時,應盡量避開山腳、陡崖,以防滾石和滑坡;駕車行駛時,應迅速躲開立交橋、陡崖、電線桿等,并盡快選擇空曠處立即停車。

4、當身體遭到地震傷害時,應設法清除壓在身上的物體,盡可能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塵、防煙;設法用磚石等支撐上方不穩的重物,保護自己的生存空間。

規劃

到2020年各鎮街都有避護場所

惠城布局70個六成設在學校

根據《惠州市應急避護場所專項規劃(2015-2020年)》,避護場所應對的突發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其中以應對氣象、地震災害及核事故為主。規劃范圍是惠州市域四區三縣覆蓋范圍,總用地面積約1.12萬平方公里,重點規劃范圍是惠州市中心城區范圍,總用地面積約558平方公里。至2020年,應急避護場所數量、規模,應與城市發展相適應,且要作為城市必需的公共設施列入規劃,與城鄉建設同步推進,2020年各縣(區)、鎮(街道)的避護場所服務覆蓋率達到100%。

南都記者獲悉,惠州將應急避護場所分為區域性應急避護場所和城鎮應急避護場所2大類。其中,區域性應急避護場所適用于巨災發生后,受災人員的集中性救助和安置,當發生需要跨地級以上市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的突發事件時,由省有關單位統一協調使用臨近的區域性應急避護場所,城市中心應急避護場所兼備區域性應急避護場所功能。這類場所一般為地勢較高且平坦的大型空地、郊野公園、大學、部分人防工程等室內外場所。根據《規劃》,奧林匹克體育場將成為惠州市唯一區域性城市中心應急避護場所。

城鎮應急避護場所主要有室外、室內兩種應急避護場所,擁有室內場所和室外場地的學校和體育場館可兼作室外應急避護場所和室內應急避護場所。其中惠城區擬劃分36個防災避護單元;布局固定應急避護場所70個,可容納30萬-60萬人,其中江北片區共22個,西湖周邊片區24個,水口片區16處,南部新城片區8個。同時,惠城區將規劃3個中心應急避護場所,包括江北市民公園、高榜山廣場和水口文化廣場。

室內應急避護場所可容納人口按照規劃人口的3%-5%,服務半徑不宜超過2000米,主要為學校、社區(街道)中心、村居委會、福利設施、體育館、條件較好的人防工程等室內場所。要求配備應急供水、照明設施和廁所,儲備一定數量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周邊應有至少一條寬8米以上城市道路,距公交站不超過100米。

室外應急避護場所,主要在廣場、綠地、停車場、公園、廣場、學校操場等,并根據提供應急避護時間長短,分為緊急應急避護場所、固定應急避護場所、中心應急避護場所三級。

根據相關規劃,惠州全市4區3縣共規劃12個中心應急避護場所,其中,惠城中心區3個,仲愷2個,惠陽大亞灣2個,龍門1個,博羅2個,惠東2個。室外固定應急避護場所惠城中心區共布局70個,有效用地面積約155.8公頃,可容納約30萬-60萬人避護需求,其中六成設在學校。

現場走訪

市區應急避護場所

部分市民稱“只見牌,不知地”

惠州市區的應急避護場所到底是怎么樣的?市民對其認知度如何?近日,南都記者先后走訪了惠城區江北市民樂園、下埔濱江公園、高榜山公園的應急避護場所,發現因指引不清、宣傳力度不夠,導致許多市民“只見牌,不知地”。據了解,應急避護場所不是單單一塊空地,還必須配備能保障災民生存的基本條件,像帳篷、食品、生活用品,供水供電、醫療、通訊、治安、防疫、應急指揮等等。

“這附近有應急避護場所嗎?”6月2日下午,記者來到設有“應急避護場所”藍色招牌的下埔濱江公園,在距離指示牌不到300米處進行隨機采訪。“我不清楚啊,可能是前面的空地吧……”商鋪店主陳先生表示,“應急避護場所”標識牌很早就已經有了,但不清楚所指的具體位置在哪。

相較于對此有印象的街坊,不少人更是“聞所未聞”。“逃生肯定要去空曠的地方。還有指定地點?我沒聽說過……”家住高榜山下的李姨坦言,從來沒接觸過這個概念。

記者走訪下埔濱江公園、高榜山公園時發現,這兩個公園除設有“應急避護場所”藍色大招牌,在一些路口的綠化帶上,還豎有“應急棚宿”、“應急供水”、“應急供電”、“應急醫療救護”等藍色小指示牌,但找不到相對應的有關設施。

在惠州市政府對面的江北市民樂園,南都記者轉了大半個小時,也沒有看到“應急避護場所”的招牌,該處有部分區域已經被圍蔽,正在施工,其他的應急棚宿、應急通道、應急供水、應急供電、應急醫療救護與衛生防疫等設施招牌及相對應的有關設施,全部找不到。附近的惠州市科技館有關工作人員稱,該公園以前豎有應急避護場所招牌,后來因該處要修建城軌地鐵站被拆或移往別處了,“估計工程全部完工后招牌可以豎回去,在我印象中,應急通道、應急供水、應急供電、應急醫療救護與衛生防疫之類,確實一直沒有建設”。

華羅庚中學和惠州學院兩處地震應急避護場所,由于剛剛建成驗收不久,記者在兩所學校隨機采訪多名同學及周邊居民,有的表示知道,有的表示還不知道學校建有室外應急避護場所。

記者看到,惠州學院大門口立有“地震應急避護場所”的藍色指示牌和平面示意圖,從平面示意圖中可以看出,該避護場所的具體功能區分布在操場及其附近空曠地區。這些區域和操場外十字路口處立有總的指示牌,但極少有同學注意到這些指示牌。

前往華羅庚中學途中,出租車司機也表示還不了解這些信息。實際上,華羅庚中學正門和東門、北門的大路邊上,都立有“地震應急避護場所”指示牌。

回應

惠州學院基建處稱只是配合政府建設 主要是提供場地

惠州學院基建處一陳姓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室外地震應急避護場所這項工作是市政府相關部門過來指導建設的,學校這邊只是配合,主要是提供場地,從去年開始建,今年4月份建好。記者看到,該學校操場外十字路口豎有“應急棚宿區”、“應急供水”、“應急供電”、“應急醫療救護”、“應急物資供應”等指示牌。但沿著“應急物資供應”指示方向走,并未發現應急物資。該陳姓負責人稱,緊急物資應是在災情發生時,由政府有關部門統一調配規劃和管理的。此外,學校已建設了暗坑式應急廁所、應急供水、應急供電等設施。若發生地震等突發狀況時,該陳姓負責人表示,除了市政供水、供電管網外,學校備有兩套應急供電系統,應急避護場所建有應急水井等設施。

市地震局投81萬元建好兩處地震應急避護場所

6月5日,惠州市地震局副局長傅德文等人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稱,根據地震災害發生時將面臨的潛在危險和《惠州市創建廣東省防震減災示范城市方案》要求,該局從2015年開始推進市區地震應急避護場所建設。目前,在市區華羅庚中學和惠州學院各建成了一處具有一定功能的室外地震應急避護場所。各地震應急避護場所主要劃分了應急指揮、應急棚宿等功能區;建設了暗坑式應急廁所、應急供水等設施;設置了標志牌、指引牌等。

傅德文解釋稱,地震應急避護場所一般建設在具有一定規模的平坦空曠地上,如公園、公共綠地,設有各類應急功能區,配套救助設施,儲備應急物資,“為避免浪費,已經與相關超市簽訂合同,一旦災情發生,相應的儲備應急物資應在1小時內足量到位”。

按建設設計規劃,華羅庚中學地震應急避護場所可容納4000余人,惠州學院地震應急避護場所可容納4600余人。當地震災害發生時,可供周邊受災居民緊急疏散、臨時生活所需。兩處地震應急避護場所的建設資金,加起來為81萬多元,已經于今年四月份通過驗收。

市民政局將進一步規范標志牌標識

“接下來,我們將對江北市民樂園、下埔濱江公園、河南岸公園、高榜山公園這4個室外應急避護場所進一步進行標志牌標識規范”。6月5日下午,惠州市民政局救災科相關負責人肖圣書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稱,惠城區江北市民樂園的“應急避護場所”等招牌,因施工被臨時拆下,工程完工之后會及時豎回去,配套的應急棚宿等有關設施,將在災情發生時第一時間內配置到位,“我們平時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是場地規劃和標志牌標識規范,像帳篷、食品等,在災情未發生就配置,會造成浪費甚至障礙”。

肖圣書稱,今年,市民政局會同有關部門,充分利用公園、綠地等公共設施,建立4個室外應急避護場所,分別為江北市民樂園(可容納1.2萬人)、下埔濱江公園(可容納1.5萬人)、河南岸公園(可容納8000余人)、高榜山公園(可容納1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