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通知公告 > 正文

河南地震帶分布圖 河南省地震帶分布圖高清查詢

更新時間:2023-08-13 14:15:18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災情信息速報員,他們會在震后第一時間上報災情。

河南省的地震活動有啥特點?

(1)地震活動水平總體相對較弱

1970年以來我省平均每年發生2.0級以上地震9.2次;3級以上地震1~2次;4級地震約0.4次,也就是說每兩年半發生一次4級地震。2016年河南省2.0級以上地震頻次高于之前三年,接近1970年以來的平均頻次;最大震級低于2015年,略低于平均值。但地震釋放能量遠低于往年平均值。(2)地震活動時間呈隨機狀態

2016年1月20日范縣3.3級地震后呈現逐漸衰減趨勢,全年1.0級地震最大平靜發震時間間隔為59天。(3)地震活動空間不均勻

2016年1.0級以上地震總體空間分布格局與2015年大體一致。空間活動不均勻,其中濮陽14次,南陽11次,安陽、信陽各7次,洛陽、鄭州南至許昌一帶發生8次,永城3次。與2015年不同的是,鞏義至長葛一帶2016年相繼發生了6次地震。

全省震情形勢怎樣?

●省內震情不容忽視。從當前情況看,2006?2020年全國24個重點防御區中,有2個涉及河南省,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占河南省總面積的12%。

●周邊地區強震頻發。河南周邊鄰省多次發生7級以上強震,距離河南近,造成損失大,甚至大于河南本地地震所造成的破壞。如1830年河北磁縣7.5級地震,就對我省影響大。

●地震成災風險較大。河南是一個農業大省,廣大農村房屋基本不設防,加之人口眾多,小震大災時有發生。

地震部門如何監測地震,地震來臨后應該如何應對?近日,記者探訪河南多震區,為你梳理河南地震的“大數據”。

消息|濮陽是河南省地震較集中的地區

地震,被稱為群災之首。很多人卻不知道,河南省是我國地震災害發生比較嚴重的省份之一。省地震局的最新數據顯示,我省已探明的地震斷裂帶有48條。其中,濮陽是我省近年來地震較為集中的地區。

據濮陽市地震局黨組書記曹秀亮介紹,濮陽地處華北地震區的中南部,區內分布著聊蘭斷裂、黃河斷裂、長垣斷裂等活動構造,歷史上曾多次遭受嚴重地震破壞。其中,1502年范縣濮城曾發生過6.5級地震。2003年至今,濮陽市共發生地震284次,其中3級以上地震12次,2級以上地震64次,最大震級4.2級。

其實,地震離我們并不遙遠,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不過,由于大多數地震震級小,并不會造成大的災害。

監測|既有高科技又靠“宏觀觀測”

盡管濮陽處于地震多發區,不過濮陽的小伙伴也不要驚慌。目前,濮陽市已經建成全省唯一一家直達縣級的地震應急指揮技術系統。

如何才能準確監測地球的“生命特征”?濮陽市地震局副局長李玉民介紹,為了做好地震監測預報工作,濮陽市建設了7個地震觀測臺站,開展了測震、強震和水位、地熱、電磁波、氣氡等觀測項目。

此外,李玉民還介紹,目前濮陽市的地震監測能力達到了1.5級。也就是說,只要發生在濮陽區域1.5級以上的地震,都可以準確監測到。

地震的監測預報,既依靠高精尖設備的“微觀監測”,還要依靠人的“宏觀觀測”。為了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地震的前兆和震后受損情況,濮陽市設立了88個地震宏觀測報點,發展了3027名群眾災情信息速報員,他們會在震后第一時間上報災情。

河南歷史上的地震解讀

河南省是我國地震災害發生比力嚴重的省份之一。在河南省16.7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上,分布著一系列的地震活動的構造帶。在豫北地區,分布著太行山前斷裂帶、聊蘭斷裂帶、華北斷塊南緣斷裂帶等三條斷裂帶。而在豫西地區,又有著秦嶺北簏斷裂帶。這些斷裂帶的地質構造及其復雜,在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過5級以上的強震或者中強震,因此,完全具備了在河南省內發生破壞性地震的構造配景。

自公元46年10月,也就是東漢建武二十二年九月,在今天的河南省南陽市發生了6.5級地震以來至今,河南省共記錄到可以造成地面局部破壞和人員傷亡的 4.7級以上的地震共49次。在這49次給地面造成破壞的地震中,5.0級以上的地震有28次;6.0級以上的地震有6次。而且,自1949年新中國建立以來至今的50多年里,河南省沒有發生過一次大于5.0級的地震,但是4.7級以上的地震發生次數卻達到了9次,平均每過6年,就要發生一次。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河南省無論是在地震發生的強度,還是在發生的頻度方面,在國內均屬地震發生中等程度省份,也就是“大震沒有,小震不多”。

河南省的地震活動,與臨近的陜西、山西、河北、山東、安徽、湖北六省比擬,又有著強度較低,震中分散等特點。全省單位面積所釋放出來的能量,不僅低于同屬于華北斷裂帶上的山西、河北、山東等省份,也遠遠低于臨近的如陜西的水平。與歷史上極少發生大的破壞性地震的湖北、安徽相當。雖然在歷史上,河南省也發生過一些大的如6.0級以上的地震6次,但至今沒有發生過一次7.0級以上的強震,這主要是由于在全省范圍內沒有大規模和高活動性的地震帶分布,即使是通過河南省的地震帶,也是比力稀松的。強震震中分散,而且多分布于與臨省交界的地方,如林州、靈寶、淅川、南陽、潢川、項城等地。這個特點,又決定了在河南省即使發生較強的地震,也只是在疆域地區,而不會對省內其他城市造成什么破壞性的影響,不會影響全局。

除了強度較低,震中分散的特點以外,河南省的地震活動還具有周期較長,重復率低的特點。在這個特點的作用下,河南省的地震活動呈現出相對安靜期和顯著活躍期的交替出現。在安靜期里,地震發生的頻率低,即便發生地震,也只是那些震級較小的地震,不會造成什么大的破壞性;而繼之到來的地震活躍期里,地震發生頻度和震級明顯上升,尤其是在大的地震活動期里,又有更短的活動周期起伏出現。按照史料記載,自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1987年,通過對華北地區的全部地震活動的對比可以發現,河南省的各級地震重復率是華北省份中最低的。而且從大小地震的關聯性來看,河南省的高震級地震的重復率更低,這一方面說明了在河南省幾乎沒有什么大規模的強地震出現,但另一方面也說明河南省的地震活動的周期性較長。

河南省地震活動的最主要的特點,是震源較淺,烈度偏高。因為發生的地震的震級小,而震源的深度淺,導致了地震烈度偏高,破壞程度相對震級明顯偏高的現象的發生。

1978年6月5日21時25分37秒,位于河北平原地震帶南端的河南省新鄉市,發生了一次4.9級的地震。這次地震是河南省在20世紀所發生的為數不多的幾次較大規模的地震中的一次。震中位置在新鄉市郊區的朱莊屯一帶,震源深度為22公里,震中烈度為5度強。這次地震的震級不超過5.0級,不算大的地震,但卻震撼了整個河南省北部地區,而且其有感范圍遠遠超過河南省的北部!在北至河北省邢臺市、南抵許昌市、西達山西省晉城市、東到山東省荷澤市的近 55000平方公里的地域內,不同程度都感覺到了震感的存在。而在這之前的1973年11月19日,在南陽市淅川縣的4.3級地震、1975年4月22日在安陽林州市的3.7級地震,因其震源淺、震中烈度高,均給地面造成了不小的破壞,并造成人民財產的不同程度上的損失。因此,河南省內地震活動的特點可見一斑。

震中在河南省內的地震,因其震源淺的特點,在省內留下了不同程度的烈度區,這個烈度區最高為8度,面積達到800多平方公里。而臨近省份的幾次強震,就給河南省留下了烈度遠遠高于省內地震烈度的區域:1556年陜西省華縣的8.25級、1815年山西省平陸縣的6.75級、1830年河北省磁縣的7.75 級、1937年山東省荷澤市的7級地震,雖然震中不在河南省內,但卻給河南省形成了4000平方公里左右的8度區,以及200平方公里的9度區,可見省外地震波及河南省并造成破壞也是河南省地震活動的一個特點。

是否發生地震,要靠地震臺網的監測。作為中華民族發祥地的河南,因其特有的人杰地靈,我們的祖先,在物質文明相當原始的古代,利用自身的聰明才智和不斷努力,對地震進行了監測。河南地震監測的歷史,就是我國地震監測乃至世界地震監測的歷史。早在東漢陽嘉元年(公元132年),我國地震學界的鼻祖,河南南陽人張衡就創制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儀器,并將其安置在京都洛陽的靈臺,名曰“侯風地動儀”。不久以后的永和三年(公元138年),該地動儀成功的記錄了發生在隴西,也就是今甘肅一帶的地震,由此開創了人類監測地震的紀元。然而在此后的長達1800年里,由于封建割據、軍閥亂戰,以及統治者的無能和不重視,加之“得中原者得天下”,使得河南成為歷次戰亂的主戰場,使河南的各項事業受到嚴重破壞,地震監測自然無法制止被中止和破壞。直到1967 年,中國科學院大地構造研究室在安陽林州設立地震臺后,才拉開了現代地震臺網正規建設的帷幕。此后,1971年3月,地質礦產部第一物探大隊進行了調整,分赴全國,其中的一部分返回鄭州。中共中央,以及當時的河南省革命委員會委托返豫的物探隊兼管河南省的地震工作。并開始著手在鄭州、洛陽、信陽、輝縣建立地震臺。同年8月,國家地震局正式成立,物探隊隨即更名為國家地震局物探隊,繼續負責河南省的地震工作。1972年,該物探隊接收了林州、鎮平的兩個地震臺,至此拉開了河南省全面進行地震工作的序幕。8年以后的1980年7月,河南省地震局正式成立,在此后的1983年,全國進行了科技體制的改革,8月2 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地震局《關于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地震工作機構和辦理體制改革的陳訴的通知》,決定全國只保存17個省級地震局,而河南省地震局名列其中。在中央和省市的支持關懷下,河南省的地震監測建設不斷得到發展,廣大地震監測工作人員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省地震局和地震學會大力倡導和組織地震學術活動,廣泛地開展了工程地震辦事和地震科學研究,并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有的科研成果已具國際先進水平。

翻開河南省的地震史,似乎從沒發生過7.0級以上的強震。不能不承認,與周邊省份,如山西、河北比擬,河南省的有感破壞性地震確實不是很多。不多不代表不防。早在1983年國家保存的17個省級地震局中就有河南省地震局就很能說明問題。

位于我國中部的河南省,有著無盡的滄桑和辛酸。在遙遠的古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耕耘勞作,創造了悠遠的黃河文明,河南省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古代長期起領跑作用。漫長的古代,給河南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鄭州是3500年前商朝早期的都城;安陽、洛陽、開封穩居中國七大古都之列。以后,隨著眾所周知的原因,河南衰落了。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河南省的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經濟總量已經位居全國第5。河南省又是我國的重要交通樞紐,京珠,連霍高速公路在此交匯;京廣、隴海、京九三大鐵路大動脈穿越河南,還有對于整個黃河流域以及整個北中國生命息息相關的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均包羅河南,以及那眾多的工礦企業還有廣袤的原野。河南又是中國人口第一大省,城市密度在全國位居前列。9000多萬人口生活在只有16.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使得河南省的人口和財富高度集中。我們可以想象,在河南省內隨便哪個地區發生一個5.0級左右的地震,其破壞力遠遠高于我國西部地區一個 7.0級左右的地震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加上河南省地震活動又具有震級小、震源淺、烈度高的特點,因此給河南省造成的損失將更大。所以在河南進行防震減災三大工作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各地要結合本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布局,人口,資源,環境,地震、地質狀況,圍繞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定防震減災規則,在制定規則中,要加強抗震設防,使地震災害對生態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干擾,破壞降低到最低限度,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環境脆弱的地區,重視和加強抗震設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要建立健全防震減災三大工作體系,辦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地震作為一種自然災害,是不可制止的。對我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是長期的,因此,國務院從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提出了建立健全地震監報、震災預防、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這是有效地防御與減輕地震災害損失,保持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項系統工程,其中,地震監報是基礎,震災預防是前提,緊急救援是保障。三者緊密結合,才能取得減災成效。各級政府在制定本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時,要充分考慮建立健全防震減災三大工作體系的重要性、緊迫性,從財政、技術、裝備方面予以支持。建立健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防震減災三大體系,為本地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辦事。

作好建筑場所地震安詳性評價,掩護好人居環境。十五期間,應加快大中型城市和小城鎮建設,社區建設也向生態型、人文型轉變,人們居住環境將大大改善。但是多次震例表白,建筑物的破壞和倒塌造成的人員傷亡,占地震死亡人數的95%,從99年8月17日的土耳其7.8級地震,9.21臺灣地震調查發現,凡建在軟地基、斷裂帶上、沿海岸邊未經地震安詳性評價并采取抗震設防辦法的建筑物均遭到嚴重破壞,因此各地在進行國土、城鄉建設規劃時,應充分統籌考慮建設場所的地震安詳性評價工作,為城鎮建設,抗震設計和抗震設防提供科學的基礎性資料和依據,其次要根據《防震減災法》的規定,凡新建、擴建、改造的建設工程必需達到抗震設防的要求,為廣大人民安居樂業營造一個不僅環境優美,而且更加安詳的保留空間,促進人口,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在河南發生了許多次小的地震。1970年到2001年12月底,共記錄了2.0級以上的地震1066次,4級以上地震23次。特別是本世紀初是第5次地震活躍期,可能發生多次7級甚至個別更大的地震,因此現時河南的地震形勢十分嚴峻。并且自20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河南的地震活動呈現了明顯增強的趨勢,接連發生了一系列強有感地震。如,1998年12月26日濮陽3.5級地震,震中烈度為6度;1999年6月22日鄭州中牟3.2級地震,震中烈度為4 度。在2000年4月29日南陽內鄉、鎮平一帶發生的4.7級地震,震中烈度達到了6度強,在西達三門峽,東南抵桐柏,北到平頂山,南止湖北襄樊的廣大地區,都有震感存在,在震中區普遍聽到地聲。這次地震是河南建國以來首次有人員死亡的依次,共造成1人死亡,26人受傷,經濟損失高達56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