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整改方案 > 正文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遇到的困難

更新時間:2023-08-19 10:08:22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組織為保證業務活動目標的有效實現,保護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保證單位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性和可靠性,確保單位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與措施的總稱。那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遇到的困難都有什么呢,以下是高考知識網精心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遇到的困難

財政部印發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以及中國內部審計協會最新修訂發布的《內部審計準則》同日實施,標志著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審計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內部控制審計對行政事業單位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審計的必要性

1.規避單位公共道德風險的要求。行政事業單位使用的資金大多為納稅人的收入,作為廣大社會公眾資金使用的受托者,一旦缺乏控制,履行受托責任的自覺性就會失去約束,進而產生腐敗。隨著公民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納稅人對財政預算披露程度和內容的要求愈發嚴格,如何規避和控制這些風險,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制度,并對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進行審計。

2.有效實施內部控制的保證。內部控制是動態的、持續的,也是不平衡的,受時間、地點、政策、具體執行人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僅靠各部門和相關人員的自主執行是不夠的,常常會因為相關部門和相關人員的串通作弊或不作為而失效,因此還需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對內部控制運行質量不斷進行評估,即對內部控制設計、運行及修整活動進行評價。這就要求不斷改善內部控制活動,加強內部監督制約機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內部控制審計通過審查和評價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評價相關部門和人員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情況,監督其充分、有效地執行內部控制制度。

3.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的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基本目標是保證單位資產的安全性和資金的安全運行,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保障單位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加強內部控制可以確保單位各項活動有章可循,提高單位會計信息質量,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實施內部控制審計是提升單位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二、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

1、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的關系

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內在聯系。

一方面,內部控制減少了審計成本,提高了審計質量,并為測試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審計又對內部控制起到再控制的作用,有利于內部控制執行與運行的有效性,并合理保證內部控制不斷趨于完善。

內部控制是為實現行政事業單位目標而制定和實施的組織結構、業務流程、管理制度、控制措施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既涉及到行政事業單位整體層面,又涉及業務和事項環節,也涉及下屬部門或分支機構層面,覆蓋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因此,內部控制建設不是單純的制度設計,而是要幫助行政事業單位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許多行政事業單位業務流程和管理制度非常健全,但在實際執行中卻流于形式、事故頻發。而內部控制審計更強調制度的執行和落實。

2、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

(1)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由于內部控制是為了推進經濟實體的有效運營,而內部審計則在于協助管理層調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適時提供改進建議,以求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實施。在通常情況下,內部控制系統由經濟實體經營管理部門指定并在實施執行中評價和改進,通過內部審計部門評價內部控制系統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內部審計既是內部控制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系統,又是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重要手段,在內部控制框架構建中如何正確認識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針對不同的審計任務制定靈活適用的審計方案,以確保審計質量、提高審計工作的實效就顯得尤為重要。

(2)內部審計的角色由監督者逐步轉變為控制者

將內部審計作為一個控制系統而不僅是一個檢查系統。內部審計師的主要作用是“確認和建議”,而不再是以往的“監督和復核”。他們通過咨詢活動,為管理當局提供專業服務,為風險管理出謀劃策,降低風險,增加組織價值和改善經營管理,提高有關數據和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從而在實質上促進財務報告內容的確定性和質量的提高。

(3)風險意識的提高、風險管理的加強推動內部審計的發展

風險是單位目標無法實現的可能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在一定的經費保障下履行國家賦予的公共管理職能。這個目標既強調了全面履行好公共管理職能,又確定了有限的行政經費保障,要履行好職能就必須用好經費,用好了經費也就保證了職能的落實。風險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識別影響單位目標實現的各類風險因素,評估風險進而管理風險。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建立經濟活動風險定期評估機制,對經濟活動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系統和客觀的評估。對單位經濟運行和財務運作中潛在風險預警預報,提出控制措施,將可能萌發的風險化解。通過內部控制審計,持續監督和定期評估單位內部控制活動的有效性,及時識別和認定內部控制風險,從而進行持續改進和完善,促進單位內部控制水平不斷提高。

(4)內部審計作為監督要素中的最高層次,在內控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整個內控體系劃分為三個相對獨立的控制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經濟業務發生部門嚴格按照內部設計的程序、相互牽制的制度開展業務活動,建立起第一道監控防線。有關人員在處理業務時,必須明確業務處理的權限和應承擔的責任,嚴格按照控制步驟流程辦理。第二個層次,經濟業務最終的流向都是反映到財務報表中去,因此財務部門就要在事后建立起第二道監控防線。要對原始的數據、憑證、票據進行日常性、規范化的檢查稽核,要及時把監督的過程和信息反饋給財務負責人。第三個層次,內部審計部門要建立起以“查”為主的監督防線,通過內部控制測試來發現管理流程中的不足和風險,提出改進措施,促進內控體系建設趨于完善。內部審計作為監督要素中的最高層次,在內控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隨著我國財政改革的不斷深化,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內部控制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和社會效率。近年來,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審計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不可否認的是,內部控制審計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缺乏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

很少有行政事業單位結合自身業務特點設計一套系統、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致使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也失去了根本性指導。部分單位雖然能夠制定一些內部控制制度,但內控制度涉及的范圍缺乏全面性,未能包含所有人員和業務環節,更多的是僅局限于財務管理制定、會計核算管理制定、以及資金管理制度等,對內部控制的設計、運行和監督等問題缺乏全面性和深層次的思考,內控發揮不出應有效果。筆者在對行政事業單位審計時發現有的單位甚至設置違規的內控制度,對單位的有的業務事項實行內部科室或個人承包制,對承包事項的財務缺乏監管,致使承包事項的財務沒有真實和完整地反映,其分配的不公引起單位干部職工的不滿。

(二)缺乏完善的監督考核機制

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內審機構的設置不合理,大多屬財務部門內設,沒有獨立性,也就無法進行正常的內部控制管理。有些單位雖然具備內部審計機構或指定專門的審計人員,但不能對內部會計管理存在的缺點和問題及履行有效性做出客觀公平的評價。

(三)內部控制審計方法落后

目前,許多行政事業單位的內審機構仍采取事后審計,工作方法單一且落后。這樣沒有對單位內部控制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跟蹤監審。不進行事前和事中控制,就不會及時發現單位業務發生過程中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從而無法把行政風險降到最低。而且隨著行政單位對計算機信息化等高科技的引入,管理方法的創新,審計內容也相應擴展,工作內容大幅增加,因此,如果審計手段仍停留在原始階段,依靠業務素質不完善的內審人員手工操作,那么內審工作的科學性及權威性便很難得到切實保障。

(四)內部控制審計人員結構單一導致審計局限性

為了更好地服務和規范單位的經濟行為,內部控制審計人員必然參與到單位的各類經濟行為中。這就要求審計人員的知識多元化,不僅要懂得財務和審計知識,而且還要精通各項相關業務。內控審計人員的素質成為開展高層次審計監督的關鍵所在。由于我國一直存在著一種“審計即是審賬”的思想,大多數的內控審計人員都是財務出身,知識面比較單一,缺乏經營、管理等相關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因此在審計內容方面,一般內部審計人員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檢查財務數據是否合理合法上,認為這就是內控審計,他們的審計對象主要集中在賬證、賬表、賬賬是否相符,忽略了公共服務效率和效果的控制,片面理解了內控制度審計的內涵,使得內控審計僅從憑證和賬面找問題,難以從實際工作的深層次上發現問題。

四、內部控制審計手段與方法的探索與改進措施

(一)建立健全獨立的內審機構。行政事業單位,特別是行政主管部門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是搞好系統內部審計的基本保證。在對行政事業單位機構實施改革的時候,我們不能強行要求各行政事業單位都要設立內部審計機構,但是各行業的行政事業主管部門應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如果行業主管部門都沒有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勢必不利于內部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行業行政主管部門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應強調與其它職能部門相對獨立,特別要求的是與財務、紀檢、監察部門分設,不能有行政隸屬關系,內部審計機構要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下,獨立行使內部審計職能,對本單位主要領導負責并報告工作。

(二)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監督體系

一是充分發揮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定期對違法亂紀行為進行曝光;二是加強財政、稅務、審計等部門的合作,形成有力的監督合力,充分發揮審計機關、社會審計機構的權威性的監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進行評價,以杜絕單位負責人濫用職權所造成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形同虛設的現象發生;三是財政部門作為會計工作的主要外部監督者,應進一步硬化預算約束,加強財政監督,強化績效理念,規范收入分配,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全面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提高單位的依法理財積極性,以及建立健全內控制度的自覺性。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審計標準化管理

一是在審計目標上,堅持查找內部控制缺陷和優化內部控制相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審查評價既要揭示本單位的內部控制缺陷和漏洞,更要持續不懈地促進內部控制的優化,為行政事業單位科學履職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在審計方式上,實現事后審計與事前事中審計結合,審計重心前移,實施全過程跟蹤、“同步”控制和突出“環節”控制,不但關注控制過程,還重點控制結果,達到降低風險成本,突出增值目標;三是在審計形式上,堅持整合審計和單一審計相結合.既可以采取全面內部控制或專項內部控制審計的形式,也可根據“整合審計”理念,將內部控制審計與和業務審計、信息技術審計、財務審計有機整合起來;四是在審計內容上,堅持全面內部控制審計與專項內部控制審計相結合。一方面,對本單位的內部控制情況進行全面、系統地審查評價;另一方面,還可以對政策貫徹落實、業務管理、財務收支、信息安全等內部控制進行專項審計。

(四)培養復合型審計人才,提高審計人員的判斷能力

一是加強對內審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內審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通過舉辦審計項目現場觀摩會、評比會等形式,使內審人員掌握更多的業務知識和政策法規,鼓勵內審人員參加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和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二是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范,保證以客觀、公正態度參與審計項目檢查,敢于堅持原則,善于協調好審計與被審計的關系,贏得被審計對象的信任和尊重;三是完善內審人員業績考評辦法,要充分引入人才競爭激勵機制,實行獎罰并重,擇優上崗,把承擔的工作任務和取得的績效與個人利益直接掛鉤,創造平等競爭機會,激發內審人員積極性,實現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有機統一。同時對審計監督應作為而不作為、作為不到位、作為效率低下,應追究相關內審人員責任,有效地保證內審工作質量。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遇到的困難

新形式下,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建立內部控制,是順應現代管理發展的需要,加強財務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新部署、新要求、扎緊制度籠子的需要,但是筆者在審計中發現,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存在諸多問題,為此,本文試通過對相關問題進行梳理,提出加強健全內控防范機制的建議,為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提供參考。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性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是內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單位為了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及單位經營管理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避免或降低風險,提高經營管理效率,實現經營管理目標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1.保障國家財政資金的安全和完整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性質,資金多為財政撥款,如何管好用好財政資金,減少或防止個人貪污、非法侵占國有資產,必須建立和有效實施內部控制制度,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按照制度有章可循,規范各類收支行為,確保收入及時入賬,未設賬外賬,合理支出。避免財務工作的隨意性,造成國有資產不正當流失,從源頭上保障財政資金的安全完整。

2.合理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

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是反映一個單位在一定時期的財務狀況,同時也是國家制訂各種財政政策的依據。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規范單位的工作流程,不相容崗位分離,相互牽制,杜絕單位內部人員做假賬、弄虛作假,串通舞弊,進而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

3.有效預防腐敗,提高公共服務效率

在經濟發展中,行政事業單位是社會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和社會事務的監管者,能否有效地履行職責,關鍵在于是否具備較高的內部管理水平。而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是提高內部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證。同時,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可以降低經營活動風險,有效防范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從而提升公共服務的效能。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

1.對內控制度缺乏正確的認識

較好的內控環境是內部控制制度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一些單位認為已經建立了各項規章制度,財政部門逐年推行一系列的財務制度改革,每年編制部門預算,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根本不需要建立內部控制制度。還有一些單位認為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跟自己工作沒有任何關系,對于建立內部控制意愿不強,認為這樣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2.缺乏系統的內控制度體系

很少有行政事業單位結合自身業務特點設計一套系統、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致使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也失去了根本性指導。一些單位雖然能夠制定一些內部控制制度,但內控制度涉及的范圍缺乏全面性,未能包含所有人員和業務環節,僅局限于財務管理制定、會計核算管理制定,對內部控制的設計、運行和監督等問題缺乏全面性和深層次的思考,內控發揮不出應有效果;有的單位甚至沒有統一的財務管理內控制度,認為已設置的機構職能和崗位職責,便視為內控制度;有的單位將其他部門的內控制度照搬到本單位,存在與實際工作性質、職能職責不相符;有的單位內部監管機構未設置或形同虛設,未能發揮其實效,設立的規章制度只為應付相關部門檢查。

3.缺乏必要的內外監督機制

內外監督機制是內部控制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系到是否能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重要手段。內外監督機制包括內部審計和外部監督。如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由于工作任務重、事務繁雜,人員少,往往一人兼任多個崗位,財務人員更少,出納會計雙肩挑,沒有獨立的財務機構,財務機構掛靠在辦公室,更談不上內部審計部門的建立。另外,內部審計僅限于對財務控制的監督,缺乏對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分析,以及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而主管部門、財政、審計部門、會計師事務所等作為第三方外部監督機構,其監督機制不完善,只是對一般經濟事項進行監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內部控制建設的健全和完善。

三、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對策建議

1.增強內控意識,形成良好的內控環境

一個單位的主要領導在內部控制體系中起主導作用。因此,作為財政資金的管理部門應加大教育宣傳力度,強調各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并且明確單位主要領導是建立內部控制的第一責任人。各單位也要把建立內部控制的理念傳達到每位員工,調動大家積極性,使其了解內部控制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內部控制是每位員工都需參與的事情,逐漸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

2.健全完善內控制度

單位應根據《會計法》、《內部控制規范》及相關部門對健全和完善內部控制的要求,結合自身的業務特點和管理需要建立合適的內部控制制度。行政主管部門可以組織系統內的單位進行內部控制方面的培訓,針對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交流經驗,并且定期檢查各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情況,從而推動各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開展。

3.建立內部審計機構,發揮外部監督機制

內外監督是《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要素之一,也是內部控制得以貫徹執行的保障機制。在行政事業單位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對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實施情況進行內部監督檢查和自我評價。財政、審計、主管部門等外部監督機構應與內部審計機構相互結合,采取專項監督的形式,至少每年開展一次內部控制的專項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建議,并督促單位進行整改。另外,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外聘會計師事務所對單位的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進行評價。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遇到的困難

一、內部控制運用環境不完善

由于內部控制制度引進我國較晚,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環境還很不完善。我國上市公司存在“內部人控制”的問題。董事會中占絕大多數的當然是內部董事,而獨立董事相比而言比例很低,并且大多數獨立董事都是由政府或大股東推薦的,往往受到各種制約,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得董事會的投票決策往往都是大股東說了算。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股權分布過于集中也是一個問題。很多上市公司都是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的,國有股和國有法人占據絕對優勢,這部分股票是不能流通的,這就導致了公司的流通股比例過小,嚴重影響公司在資本市場的運作,也制約著公司的發展。

二、內部控制治理結構不合理

按照制度的要求,在證監會的指導下我國上市公司建立了內部控制體系,但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統一詳盡的內控流程。目前我國所有的上市公司都運用了內部控制,但由于我國內部控制引進較晚,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仍較薄弱,沒有建立起比較系統的內部控制體系。我國很多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僅僅只是簡單復制行業制度國際慣例或者法律法規,并非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沒有針對性,使得內控制度缺乏適應性和可操作性。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體系,企業財產安全、會計信息質量就得不到保障,可能阻礙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和其他內部控制、監管措施的實施。

三、內部控制信息交流機制不完善

完善的信息交流機制是指上市公司能夠及時、準確、完整地獲取與經營管理有關的信息,并且在公司有關層級之間進行及時有效的傳遞與溝通,最終正確的處理信息。

但是上市公司的真實情況大體是企業管理層與員工信息的溝通不暢,企業管理者掌握著大部分資源,信息披露不規范并且不充分,財務會計信息系統的運作也受主要領導的制約,財務監督被架空。目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信息交流機制存在嚴重的缺陷,阻礙了公司的信息傳遞和對信息的運用,影響了公司領導者的決策準確度,對上市公司的經營發展不利。

四、只注重內部控制理論,不重視實際運用效果

我國內部控制理論的研究發展較快,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但理論上的成就并不等同于實踐上的發展。實踐上的弱化已經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通病,企業建立了內部控制體系,并提供了相應的內部控制理論作支持,但是由于公司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低,內部控制交流機制不完善等原因,內部控制理論并沒有得到充分的應用。相反,會阻礙企業的運行與發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只注重內部控制理論不注重實際運用效果,會掩蓋理論在實際運用中產生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公司所適用的內部控制理論,不注重實際運用效果,只注重內部控制理論實際上就是犯了本本主義,脫離實際、生搬硬套,從而降低公司的工作效率,阻礙公司的進步與發展。

五、公司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低、能力差

上市公司對員工有著與日俱增的素質要求,但對員工的品質道德卻未做要求,對員工是否能夠勝任也未能進行評價,導致一些內部人員對公司發展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有些財務人員本身也不重視自身業務知識的更新和提高,致使一些本可避免的錯誤頻繁發生,對公司的經濟造成了損失,傷害了公司的信譽,阻礙了公司的發展。有些公司的領導由于受短期利益的誘惑,也有可能指使會計人員制造、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為自己獲利。

由于公司員工的素質較差,導致公司上下層之間缺乏應有的溝通,往往領導者一個人的錯誤就構成了公司整體的錯誤。再加上公司人員崗位培訓少,能力與素質得不到提升,就更達不到與管理相適應的管理水平。公司員工職業道德水平低也會導致在工作中出現弄虛作假等情況,會對企業的形象和信譽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六、公司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

激勵約束機制不夠健全有效,缺乏凝聚力,這是上市公司內控制度的薄弱點,嚴重削弱了公司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內部控制的運用難以達到理想效果。上市公司改革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上市公司在激勵和約束機制存在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上市公司的改革和發展。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的公司即使在良好的環境下也不能夠保證內部控制有效運行。

由于公司管理者的目標并非總是利潤最大化,所以在不健全的激勵約束機制下,公司管理者可能因為不滿工作報酬,使得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受到影響,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而員工對報酬的不滿意態度則直接影響生產。不健全的激勵約束機制不能夠帶動管理者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導致公司發展停滯不前,甚至逐漸落后于同行業其他企業。

七、內部控制監督機制不完善

內部監督是指單位對內部控制的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對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及時加以改進。完善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保證。公司的內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的實施,除了要轉變公司管理者的管理觀念之外,還要加強公司的審計制度,加強監督力度。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有關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遇到的困難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