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廣元中考 > 正文

廣元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

更新時間:2023-08-12 08:24:15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2017年廣元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

一、選擇題
1.下列事例,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干冰升華B.木材燃燒C.鋼鐵生銹D.食物腐爛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專題】化學反應的分類思想;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干冰升華的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木材燃燒的過程中生成了新物質二氧化碳等,屬于化學變化;
C、鋼鐵生銹的過程中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食物腐爛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2.空氣中的下列氣體,屬于稀有氣體的是(  )
A.HeB.N2C.O2D.CO2
【考點】空氣的成分及各成分的體積分數.
【專題】運用類比進行知識的遷移;空氣與水.
【分析】根據稀有氣體包括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氣、氡氣等分析解答.
【解答】解:稀有氣體包括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氣、氡氣等.
故選A.
【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知道稀有氣體包含的物質種類.
3.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靜置B.煮沸C.過濾D.吸附
【考點】硬水與軟水.
【專題】化學知識生活化;空氣與水.
【分析】硬水是指含有較多鈣鎂離子的水,軟水是指含有較少鈣鎂離子的水.區分硬水和軟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降低硬度的方法是:加熱煮沸或蒸餾.
【解答】解:A、靜置只能將不溶性的大的顆粒沉降,不能除去可溶的鈣鎂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選項錯誤.
B、煮沸的方法能將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轉化為不溶性的鈣鎂化合物,從而降低水的硬度,故選項正確.
C、過濾是把固體與液體分離開的一種操作,能除去混合物中難溶性的雜質,不能除去可溶的鈣鎂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選項錯誤.
D、吸附只能吸附色素和異味,而不能改變硬度,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硬水與軟水的區別、軟化方法即可正確解答本題.
4.下列四種化肥樣品中,分別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聞到刺激性氣味的是(  )
A.硫酸鉀B.磷礦粉C.氯化銨D.硝酸鉀
【考點】銨態氮肥的檢驗.
【專題】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分析】根據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及常見化肥的使用注意事項解答.含有銨根離子的肥料和堿性物質可以反應能生成氨氣.
【解答】解:含有銨根離子的肥料和堿性物

質可以反應能生成氨氣,所以氯化銨與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產生刺激性氣味氣體.
熟石灰是一種堿,顯堿性,不能與銨態氮肥混合使用.氯化銨是銨鹽,不能熟石灰混合使用.
故選C.
【點評】注意銨鹽使用時不能與堿性物質混合使用,會發生反應產生氨氣降低肥效.
5.某同學將維生素C泡騰片放入水中,觀察到有大量氣泡冒出,根據泡騰片主要成分分析,該氣體主要是(  )

A.O2B.N2C.CO2D.水蒸氣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
【專題】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分析】根據維生素C泡騰片中含有碳酸氫鈉和檸檬酸,碳酸氫鈉屬于碳酸鹽而檸檬酸屬于酸,所以兩者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解答.
【解答】解:在泡騰片中含有碳酸氫鈉和檸檬酸,所以我們將泡騰片放入水中后,碳酸氫鈉和檸檬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化學實驗的方案設計與評價,了解猜想與事實的驗證方法,并且要掌握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
6.6000L氧氣在加壓情況下能裝入容積為40L的鋼瓶中,其主要原因是(  )
A.分子的體積很小B.分子的質量很小
C.加壓時分子體積變小D.加壓時分子間的間隔變小
【考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專題】化學規律的類比;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
【解答】解:6000L的氧氣在加壓的情況下可裝入容積為40L的鋼瓶中,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氣體受壓后,分子間隔變小.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7.硅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硅屬于非金屬元素B.硅原子核內有14個質子
C.硅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D.硅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8.09g
【考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數字表示核內質子數,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字表示該層上的電子數,離圓圈最遠的弧線表示最外層.若最外層電子數≥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若最外層電子數<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根據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
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該元素的名稱是硅,屬于非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為14,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4,原子序數=核內質子數,核內有14個質子,故選項說法正確.
C、由硅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硅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故選項說法正確.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靈活運用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8.金屬于鹽酸的反應的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室可用銅和稀鹽酸制氫氣
B.四種金屬中活動性最強的是鎂
C.鐵可以把鋅從硫酸鋅溶液中置換出來
D.鐵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6HCl=2FeCl3+3H2↑
【考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氫前的金屬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位置在前的金屬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解答】解:A、由于銅活潑性位于氫后面,所以銅和稀硫酸不反應,不可生成氫氣,故錯誤;
B、根據漫畫中,四種金屬的表現可知:Mg的最活潑,Zn次之,Fe再次之,Cu最穩定.故正確;
C、根據漫畫中,鐵的活動性小于鋅,鐵不能和硫酸鋅溶液反應置換出鋅,故錯誤;
D、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同學們要會利用金屬活動順序表設計實驗,去驗證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氫前邊的金屬會與稀硫酸、鹽酸反應,但氫后邊的金屬不會與稀硫酸、鹽酸反應,前邊的金屬會把后邊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9.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用○與●代表A、B兩種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發生變化
B.反應前后物質的化學性質發生變化
C.反應生成物1個分子中含有4個原子
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為:A2+3B2=2AB3
【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化學反應的實質.
【專題】化學反應模擬圖型;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本題應從分子的原子構成和反應前后粒子的變化角度入手.從模擬圖可看出,反應物中共有兩種原子,其中每種原子構成一種分子,生成物是一種由不同原子構成的分子,據此逐項分析即可.
【解答】解:A、觀察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前后都有A、B兩種原子,原子的種類沒有發生改變,故說法錯誤;
B、反應前后的分子發生了改變,因此化學性質也發生了改變,故說法正確;
C、反應后的一個分子由一個A原子和三個B原子構成的,故說法正確;
D、反應物的分子分別是由A原子和B原子構成的分子,生成物的分子是由一個A原子和三個B原子構成的,個數比是1:3:2,方程式表示為:A2+3B2=2AB3,故說法正確;
故選項為:A.
【點評】本題是有關微觀示意圖的考查,學會利用微觀的觀點及微觀示意圖的意義對反應基本類型判斷及化學變化的微觀信息的獲取等是解題的關鍵,難度不大.
10.化學實驗室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配制溶液時,只能用水作溶劑
B.配制硝酸銨溶液的過程中,溶液的溫度會下降
C.用濃硫酸配制稀硫酸時,應將水緩緩注入濃硫酸中
D.將10g氯化鈉溶于100g水中,得到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
【考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濃硫酸的性質及濃硫酸的稀釋;常見的溶劑;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分析】A、根據溶劑的種類分析;
B、根據物質溶于水后的放熱與吸熱現象來考慮,要由物質溶于水的整個過程來分析;
C、濃硫酸密度大于水,且稀釋過程中放出大量熱,應該將濃硫酸倒入水中;
D、根據溶質質量分數=×100%,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配制溶液時用水、酒精等都可以作溶劑,例如碘酒中溶劑為酒精,故錯誤;
B、硝酸銨溶于水要吸收熱量,溶液溫度會降低,故選項說法正確.
C、在稀釋濃硫酸時,如果將水倒進濃硫酸,則水的密度較小,浮在濃硫酸上面,溶解時放出的熱會使水立刻沸騰,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操作錯誤,故錯誤;
D、將10g食鹽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9.1%≠10%.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溶液的組成、特征、配制及計算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1.下列裝置都可用于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a、b兩物質的選擇正確的是(  )

A.a是銅,b是紅磷B.a是銅,b是木炭
C.a是汞,b是紅磷D.a是汞,b是木炭
【考點】空氣組成的測定.
【專題】空氣與水.
【分析】用燃燒法除去密閉容器中空氣成分里的氧氣,要求物質可在空氣中燃燒并不再生成氣體物質.因此在測定空氣成分時選用的物質必須滿足以下要求:該物質在空氣中能夠燃燒;該物質是非氣體狀態的物質;對應的生成物不能是氣體.
【解答】解:銅被加熱生成氧化銅,沒有生成新的氣體;紅磷燃燒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沒有生成新的氣體;汞加熱生成氧化汞是固體,沒有生成新的氣體;
木炭和氧氣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生成了新的氣體;
故選A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的實驗,弄清實驗原理、熟練掌握氧氣的性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12.化學實驗中常用到木條,下列實驗中木條的使用不能達到目的是(  )
A.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氧氣
B.用燃著的木條區別氮氣和二氧化碳
C.用木條蘸少量濃硫酸,驗證濃硫酸有腐蝕性
D.用木條平放在蠟燭中,比較火焰各層的溫度
【考點】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濃硫酸的性質及濃硫酸的稀釋;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蠟燭燃燒實驗;氧氣的檢驗和驗滿.
【專題】實驗設計題.
【分析】A、依據氧氣能夠助燃,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分析解答;
B、根據二氧化碳與氮氣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使木條脫水而變黑進行分析;
D、蠟燭各層火焰的溫度不同,小木條在各層的碳化程度就不同;
【解答】解:A、由于氧氣能夠助燃,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以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氧氣,故A正確;
B、氮氣和二氧化碳都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則用燃著的木條無法鑒別;故B錯誤;
C、木條屬于有機物,含有C、H、O元素,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使木條中的H和O以水的形式脫水而變黑,故能達到實驗目的,故C正確;
D、蠟燭各層火焰的溫度不同,小木條在各層的碳化程度就不同,故能達到實驗目的,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聯系生活,考查了化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現了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要求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運用所學化學知識來處理一些問題.
13.某同學用PH計測得生活中一些物質得PH如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物質肥皂水牙膏西瓜汁食醋
pH10.28.55.82.4
A.牙膏顯堿性
B.西瓜汁顯堿性
C.肥皂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顯紅色
D.胃酸過多得人不宜使用過多的食醋
【考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
【專題】常見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酸性溶液的pH大于7,能使石蕊試液變紅,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堿性溶液的pH大于7,呈堿性,能使石蕊試液變藍,能使酚酞試液變紅;中性溶液的pH等于7,不能使指示劑變色.
【解答】解:A、牙膏pH=8.5>7顯堿性,正確;
B、西瓜汁pH=5.8<7顯酸性,故錯誤;
C、肥皂水的pH=10.2,呈件性,能使石蕊試液變藍,故錯誤;
D、食醋的pH=2.4,呈酸性,故胃酸過多的人不宜使用過多的食醋,正確;
故選BC.
【點評】本題考查了溶液的酸堿性于pH的關系,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
14.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t1℃時,a點表示乙的飽和溶液
C.甲溶液從t2℃降溫到t1℃,一定有晶體析出
D.t2℃時,將甲和乙各15g分別加入100g水中,均能完全溶解
【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
【解答】解:A、在比較物質的溶解度時,需要指明溫度,故A錯誤;
B、t1℃時,a點表示溶質質量小于15g,所以該點是乙的不飽和溶液,故B錯誤;
C、甲溶液的狀態不能確定,所以從t2℃降溫到t1℃,不一定有晶體析出,故C錯誤;
D、t2℃時,甲、乙物質的溶解度均大于15g,所以將甲和乙各15g分別加入100g水中,均能完全溶解,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填空題
15.C60發現使人類了解到一個全新的碳世界,根據圖1回答下列問題:
①C60屬于 單質 (填“單質”或“化合物”)
②C60這種物質是由 分子 (填“分子”或“原子”)構成
③C60與金剛石、石墨具有相似的 化學 (填“化學”或“物理”)性質
④足球可由橡膠制成,橡膠屬于 有機 (填“有機”或“無機”)物.

【考點】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碳的化學性質.
【專題】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
【分析】①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②足球烯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
③物質結構決定物質性質,因為金剛石、石墨、C60的內部結構不同,所以三者的物理性質不同.
④根據有機物的判斷方法:含碳的化合物.
【解答】解:①C60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故答案為:單質;
②足球烯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故答案為:分子;
③因為構成金剛石、石墨、C60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導致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但它們都是由同種的碳原子構成,組成元素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故答案為:化學.
④橡膠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答案為:有機.
【點評】碳元素可以組成金剛石、石墨、C60等多種物質,這些物質中的碳原子結構不同,因此物理性質差別很大,但是化學性質相似.
16.鐵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金屬,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不粘鍋利用了鐵的 導熱 (填“導電”或“導熱”)性.
②不粘鍋手柄應選擇 熱固 (填“熱塑”或“熱固”)性塑料制作
③雞蛋清提供的營養素主要是 C (填答案字母)
A.糖類B.油脂C.蛋白質
④聚四氯乙烯內襯還能防止鐵鍋生銹,其原因是 隔絕空氣中的水蒸氣和氧氣 .

【考點】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塑料及其應用;食品、藥品與健康食品中的有機營養素.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化學與生活.
【分析】①根據金屬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進行分析;
②根據不粘鍋手柄應選擇熱固性塑料制作進行分析;
③根據雞蛋中通過的營養素主要是蛋白質進行分析;
④根據鋼鐵生銹的原理進行分析.
【解答】解:①金屬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所以不粘鍋利用了鐵的導熱性;
②不粘鍋手柄應選擇熱固性塑料制作;
③雞蛋中通過的營養素主要是蛋白質,故選:C;
④通過分析鋼鐵生銹的原理可知,聚四氯乙烯內襯還能防止鐵鍋生銹,其原因是隔絕空氣中的水蒸氣和氧氣.
故答案為:①導熱;
②熱固;
③C;
④隔絕空氣中的水蒸氣和氧氣.
【點評】化學來源于生產生活,也必須服務于生產生活,所以與人類生產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也是重要的中考熱點之一.
17.目前,人們使用的燃料大多來自于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有煤、 石油 和天然氣等,它們是 不可 (填“可”或“不可”)再生資源.
(2)某工廠每天燃燒的煤含硫0.16t,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該工程每天生產的二氧化硫的質量是多少?
(3)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造成空氣污染,若遇降雨會形成 酸雨 ,取這種剛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樣,在一段時間內每隔幾分鐘測一次PH值,其PH值會逐漸減小,這說明在測定期間酸性會 增強 .
【考點】化石燃料及其綜合利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酸雨的產生、危害及防治;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常見能源的種類、能源的分類.
【專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化學與能源;常見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1)煤、石油和天然氣屬于化石燃料,用完之后不能再生,是不可再生能源;
(2)根據硫燃燒的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即可;
(3)根據酸雨的形成原因,pH越小,酸性越強.
【解答】解:(1)煤、石油、天然氣屬于化石燃料,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故填:石油;不可.
(2)解:設生成二氧化硫的質量為x
S+O2SO2
3264
0.16tx

x=0.32t
答:該工程每天生產的二氧化硫的質量是0.32t;
(3)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造成空氣污染,若遇降雨會形成酸雨;且pH越來越小,故酸性逐漸增強,故答案為:酸雨;增強.
【點評】本題考查了化石燃料的分類、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酸雨形成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結合題干提供的信息進行.
四、實驗探究題
18實驗室要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現有氯酸鉀、二氧化錳實驗室里現有氯酸鉀、二氧化錳、稀硫酸、石灰石、稀鹽酸和稀硫酸,以及下列儀器,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 錐形瓶 
(2)利用上述儀器和藥品制取氧氣時,發生裝置應選擇的儀器是有 ②④⑤⑥⑦ (填儀器序號),選擇的藥品中,二氧化錳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
(3)制取二氧化碳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除上述儀器外,另選儀器在如圖2內畫出排空氣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
(4)實驗室一般不用塊狀石灰石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但能用石灰石粉末與稀硫酸來制取,能制取的理由是 石灰石粉末與稀硫酸的接觸面積增大,生成的微溶性的硫酸鈣不會阻止反應的發生 .
【考點】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氧氣的制取裝置;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分析】(1)熟記儀器的名稱;
(2)根據提供的儀器與藥品來分析;
(3)熟記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選擇收集裝置;
(4)根據硫酸鈣微溶于水,來解答此題.
【解答】解:(1)儀器①是錐形瓶;故填:錐形瓶;
(2)根據提供的藥品可知,可用加熱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來制取氧氣,此實驗需要用到的儀器有②④⑤⑥⑦;其中二氧化錳是催化劑,起到了催化作用;故填:②④⑤⑥⑦;催化作用;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氣法來收集;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塊狀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而不用稀硫酸,因為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覆蓋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應繼續進行;當只有稀硫酸時,把塊狀石灰石粉碎,增大接觸面積,使硫酸鈣來不及與碳酸鈣結合,碳酸鈣就反應完畢(顆粒越細越好,這樣反應液快),使反應順利進行.
故填:石灰石粉末與稀硫酸的接觸面積增大,生成的微溶性的硫酸鈣不會阻止反應的發生.
【點評】本題考查實驗室制取氫氣、二氧化碳的藥品的選擇,要熟記實驗室制氣體的反應原理及注意事項.
19.我國古代將爐甘石(主要成分:ZnCO3)、赤銅礦(主要成分:Cu2O)和木炭粉為原料值得來黃銅(銅和鋅的合金,外觀似黃金),其生產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赤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 +1 
(2)黃銅的硬度比銅和鋅都 大 (填“大”或“小”)
(3)操作X的名稱是 加熱 
(4)加熱時,發生的主要反應化學方程式為:①ZnCO3ZnO+CO2↑;②2ZnO+C2Zn+CO2↑;③ 2Cu2O+C4Cu+CO2↑ (赤銅和木炭粉反應)
(5)氣體A中,除二氧化碳外還有另一種生成氣體,它的化學式是 CO ,該氣體的用途是 做燃料 (寫一條)
(6)鑒別黃銅和黃金有多種方法,用灼燒法鑒別產生的現象及結論是 將樣品灼燒,表面變黑色的是黃銅,不變色的是黃金 .
【考點】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的化學性質;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物質的制備.
【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2)根據合金的性質來分析;
(3)根據流程圖來分析;
(4)碳還原氧化亞銅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即可.
(5)根據在高溫的條件下,二氧化碳可能與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
(6)根據銅在空氣中灼燒生成氧化銅,黃金灼燒時不變色,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1)在赤銅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有:2x+(?2)=0,x=+1,故填:+1;
(2)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它的金屬的硬度大,黃銅是銅鋅合金,故黃銅的硬度比純銅、純鋅大,故填:大;
(3)由流程圖可知,操作X是將爐甘石(主要成分:ZnCO3)加熱分解為氧化鋅;故填:加熱;
(4)碳和氧化亞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u2O+C4Cu+CO2↑.故填:2Cu2O+C4Cu+CO2↑;
(5)在高溫的條件下,二氧化碳可能與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還原性,所以可以做燃料或還原劑;故填:CO;做燃料;
(6)分別將樣品灼燒,表面變黑色的是黃銅,不變色的是黃金,因此通過灼燒的方法也能將其鑒別開來,故填:將樣品灼燒,表面變黑色的是黃銅,不變色的是黃金.
【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合價的計算、合金的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以及物質的鑒別,難度不大.
20.某小組在學習“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還是溶解在水中?
【查閱資料】
①15℃、101KPa時,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如下:
溶劑水酒精
溶解度1.00.5
②15℃時,在酒精中氫氧化鈉易溶、碳酸鈉微溶.
③通常情況下,稀溶液的體積約等于溶劑的體積.
【實驗設計】在15℃、101KPa時,制取二氧化碳并用于實驗甲、實驗乙.

【分析與表達】
(1)如果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化學方程式是 2NaOH+CO2=Na2CO3+H2O ,那么氫氧化鈉應 密封 保存.
(2)實驗前,兩套裝置都進行氣密性檢查,實驗甲裝置氣密性檢查的方法是 用手緊握左邊的試管,只要U型管內液面會出現右高左低的現象,一段時間后回落到原位置,同理檢驗右側試管 
(3)實驗甲中,同時滴入等體積的水和氫氧化鈉溶液后的現象是 右側液面升高,左側液面下降,一段時間后,右側液面緩慢下降,左側上升,右側液面仍高于左側 
(4)實驗乙中,將氫氧化鈉完全滴入錐形瓶中,注射器會自動向內移動并將酒精推入錐形瓶,活塞的移動速度是 B .(填答案字母)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再變慢
實驗乙中,還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在錐形瓶中觀察到白色渾濁現象 .
(5)實驗乙中,120mL酒精 不能 (填“能”或“不能”)換成水,原因是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酒精中 .
(6)實驗乙結束時,注射器中酒精燈體積為20mL,則與氫氧化鈉反應的二氧化碳體積至少是 67 mL.
(7)由以上探究可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氫氧化鈉反應,但實驗乙的數據還不夠準確,造成實驗乙誤差的原因可能有 酒精具有揮發性 .(寫一條)
【考點】實驗探究物質的性質或變化規律;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堿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科學探究.
【分析】(1)根據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進行分析;
(2)根據檢驗裝置氣密性可以利用裝置內外產生的壓強差來驗證;
(3)根據氫氧化鈉會與二氧化碳反應,二氧化碳會與水反應,但是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壓強的變化幅度大進行分析;
(4)根據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后裝置內的壓強減少速度快,但是碳酸鈉在酒精中是微溶的進行分析;
(5)根據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酒精中的溶解度進行分析;
(6)根據二氧化碳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0.5進行分析;
(7)根據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的間隔不同,酒精具有揮發性進行分析.
【解答】解:(1)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所以氫氧化鈉應密封保存;
(2)檢驗裝置氣密性可以利用裝置內外產生的壓強差來驗證,所以實驗甲裝置氣密性檢查的方法是:用手緊握左邊的試管,只要U型管內液面會出現右高左低的現象,一段時間后回落到原位置,同理檢驗右側試管;
(3)氫氧化鈉會與二氧化碳反應,二氧化碳會與水反應,但是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壓強的變化幅度大,所以實驗甲中,同時滴入等體積的水和氫氧化鈉溶液后的現象是:用手緊握左邊的試管,只要U型管內液面會出現右高左低的現象,一段時間后回落到原位置,同理檢驗右側試管;
(4)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后裝置內的壓強減少速度快,但是碳酸鈉在酒精中是微溶的,所以將氫氧化鈉完全滴入錐形瓶中,注射器會自動向內移動并將酒精推入錐形瓶,活塞的移動速度是先快后慢,故選:B,實驗乙中,還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在錐形瓶中觀察到白色渾濁現象;
(5)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酒精中的溶解度,所以實驗乙中,120mL酒精不能換成水;
(6)二氧化碳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0.5,所以100mL的酒精中會溶解50mL的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的二氧化碳體積至少是67mL;
(7)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的間隔不同,酒精具有揮發性,所以實驗乙的數據還不夠準確.
故答案為:(1)2NaOH+CO2=Na2CO3+H2O,密封;
(2)用手緊握左邊的試管,只要U型管內液面會出現右高左低的現象,一段時間后回落到原位置,同理檢驗右側試管;
(3)用手緊握左邊的試管,只要U型管內液面會出現右高左低的現象,一段時間后回落到原位置,同理檢驗右側試管;
(4)B,在錐形瓶中觀察到白色渾濁現象;
(5)不能,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酒精中的溶解度;
(6)67;
(7)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的間隔不同,酒精具有揮發性.
【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題中考查的問題,然后結合學過的知識和題中的提示進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