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廣東高考 > 正文

2018-廣東高考改革方案解讀

更新時間:2023-08-25 18:56:00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今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頒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高考改革方案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廣東省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取消一本線,保留本科線,文理不分科。

◆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可多次參加。按150分制,取最高分,計入高考成績。

◆除語數英外,其余學科都分等級考和會考。會考分合格與不合格,等級考按滿分60分制。兩者擇其一考試。最多可選6個學科參加等級考。最終選3科等級考成績(滿分180分)計入高考。

◆高考考語文,數學兩科,各150分。與英語成績和3科成績合并,總分630分。

廣東省高考改革政策解讀

◆取消一本線,保留本科線。致使各大院校會設置自己的專業線,好高校,好專業的競爭變得尤為激烈。

◆文理不分科會導致試卷難度上升,對善于文科的學生不利,善于理科的同學擴大了競爭優勢。

◆明面上,英語退出統一高考,但其實競爭變得更加殘酷。名校對于英語成績有要求,這就促使你不斷提高成績。改革前如果你的英語成績不夠好,可以通過優勢學科拉分。改革后,英語成績不夠好,甚至可能失去進入名校的資格!

◆三科等級考的存在,使得每門學科都要均衡發展。

廣東省高考改革應對策略

◆夯實所有學科基礎,不讓任何學科成為“短板”。

◆高中知識搶先學習,避免學習落差。新高一開學后,就將面臨“分班考”,分班考將是搶占高中優秀師資的一個機會。很多學校都會拿高一期中試卷作為考卷。這就要求你,各門學科在暑期達到高一期中水平。

◆極其重視英語,從現在開始抓起,力爭第一次英語社會化考試,就考最高分,減輕日后的學習負擔。

◆提前樹立目標,為“高校自招”做準備。

廣東省高考改革準確定位英語

◆高考改革后,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考,三年六考。考生可多次參加,取最高成績。這就意味著考生如果能在自己英語水平最好的時候(中考后)把握時機,在高一就盡早考出最好的成績,那么就可以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拿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其他科目的學習。

◆英語課程需要我們科學合理地規劃。在高一想取得英語社會化考試的最高分,需要在初中做好充足的準備,做好初中三年英語的整體科學規劃顯得尤為重要。力爭在初中三年夯實英語的基礎,一舉決勝中考進名校,摘取英語高考最高分,兩全其美!

全國卷高考改革方案

全國高考改革方案初定為考語數外三門(注:指全國卷,下同),外語一年兩考,再讓學生選考三門,按五級制評價。

高考改革方案具體如下:

1、高考命題杜絕繁難偏舊,基本以2013年的試題難度為標準;

2、,英語將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兩天將沒有英語考試),但是學生的會考成績計入高考總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學生可以多次報考會考,最終以最好成績為準;

3、在之前,高考英語分值逐年降低:,英語120分,相應的,語文將提高到180分;,英語100分(會考),語文提高到200分;

4、除了少數民族加分政策以外,其它加分政策都將取消;

5、志愿填報也有微調:考前填報,但從明年開始執行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可以同時報2個,第二志愿可以同時報3個。

2017年英語分降語文分增,,高考文史類、理工類總分均為750分。語文(文理同卷)180分,數學(文)150分,數學(理)150分,文科綜合320分,理科綜合320分。英語文理同卷,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英語滿分100分。

據了解,語文學科要加強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充分體現語文的基礎性和作為母語學科的重要地位,注重考查內容與社會生活實踐的聯系;發揮語文學習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作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個性發展。分值將由150分提高到180分。

數學學科要注重基本的數學能力、數學素養和學習潛能的考查,強調通性通法,注意數學應用,考查學生分析、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考試分值仍然為150分。

英語學科要突出語言的實際應用,回歸到學科應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及課標的基本要求,降低英語學科分數在高考招生中的權重。考試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三年內有效。

高中學考分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考生可自主選擇等級性科目考試

《實施辦法》規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種類型。合格性考試覆蓋高中開設的所有課程,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14門科目。等級性考試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6等門科目。《實施辦法》規定,高中學生必須參加合格性考試科目考試,參加高校招生錄取的考生還需選擇3門等級性科目考試,由考生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6門等級性考試科目中,根據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愛好自由選擇。《實施辦法》同時規定,參加統一高考的學生,可以不用參加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學業水平考試,用統一高考相應科目考試成績來替代學考成績。參加等級性科目考試并取得合格以上成績的學生可不參加相應科目的合格性考試。

根據《實施辦法》要求,合格性考試科目中的語文、數學、外語考試成績,將作為高職院校分類招生錄取文化成績依據。而等級性考試科目的成績,2021年起將是高考重要組成部分,與高考考試科目語文、數學、外語考試成績合成高考總成績,作為高校錄取成績依據。

對于各科學業水平考試的內容,《實施辦法》明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6門科目等級性考試內容,以國家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的必修和選修Ⅰ內容為依據。14門合格性考試科目,考試內容均以國家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的必修要求為依據。各科目考試命題將緊密聯系社會實際與學生生活經驗,在全面考核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注重加強對能力的考查。

在考試時間安排上,《實施辦法》規定,語文科目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8門科目每科考試時間為90分鐘。每學年6月和次年1月開考,學生擇時報考。一般安排學生在第4學期末進行歷史、地理、化學和生物4門科目的第一次考試,第5學期末為有需要的學生安排第二次考試;第5學期末進行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和物理5門科目的第一次考試,第6學期末為有需要的學生安排第二次考試。從2021年1月開始,每次學業水平考試,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9科全部開考,由省教育考試院統一組織實施,學生自主確定每次參加學考科目。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和體育與健康每科考試時間一般為60分鐘,由各地級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實施。

綜合素質評價看五項社會責任感和創新實踐很重要

《實施辦法》規定,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情況,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特別是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建立規范的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全面、客觀、真實、準確記錄學生成長過程的突出表現,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公益服務和社會實踐等,落實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同時提供給高校錄取參考,把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的情況結合起來評價和選拔人才,方式更加科學。有助于扭轉單純用考試分數評價學生的做法,促使人才評價和選拔從只看分數,到關注學生健康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實現知行統一。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熱點問答

日前,廣東省教育廳公布《關于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辦法》和《關于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辦法》,這意味著,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新生將實施全新的學業水平考試(以下簡稱學考)和綜合素質評價(以下簡稱綜評)。為讓讀者更好了解學考和綜評相關內容,記者就有關熱點問題專訪省教育考試院負責人。

問1:建立學考和綜評制度有何意義?

答:建立科學的學考和綜評制度,一是有利于促進基礎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次規定的學考科目,均是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所設定的科目,也就是國家規定應教、應學的課程,對促進中學落實國家課程要求,促進中學教學回歸起到積極作用。而綜評要求對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的發展特別是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情況進行如實客觀記錄,以事實為依據進行評價。這些都有利于促進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真正將工作重點從“唯分數論”走向“全面育人”,從追求“分數”轉向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二是有利于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和應考壓力。新的學考制度建立后,高考統一考試科目從6科減少到3科,而計入高考錄取總成績的3科等級性考試分散在高中3年期間進行,學生學業負擔和備考壓力會有所減輕。三是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健康發展。這次改革,學考設置了合格性考試要求,也設置了等級考試科目,既要求學生學習國家規定的學科必修內容,也為學生個性特長、愛好、發展提供了選擇性的等級考核內容,促進學生在認真學習每門課程、避免嚴重偏科的同時,可以有時間精心于自己特長學科的發展,充分發展個性潛能和學科特長,避免埋沒學生特長與興趣。四是有利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科學選才。學考和綜評內容列入高校招生錄取考核范圍,有利于高校改進人才選拔評價體系,選拔適合本校特色和專業要求的學生,促進高中、高校人才培養的有效銜接,科學選拔人才,提高人才選拔培養質量,提升專業人才培養水平,這就為高考科目、內容改革提供了空間,為各類人才提供不同成長通道。總的來說,可為建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和多元錄取的高校招生制度奠定堅實基礎。

問2:學考開考哪些科目?為何要設置合格性和等級性兩種考試科目?

答:《實施辦法》規定,學考設置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種類型。合格性考試開考科目覆蓋國家《課程方案》所有設定的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和體育與健康等14門。等級性考試開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等6門。除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等6門,既有合格性考試,也有等級性考試外,其他科目僅為合格性考試。設置合格性考試科目和等級性考試科目,是根據教育部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相關要求制定的。合格性考試科目主要是考核學生學習高中課程學業情況,其成績可作為學生高中畢業的依據,等級性考試科目主要是考核學生學科特長,其成績是高校特別是本科院校招生錄取依據重要組成部分,將計入高考錄取總成績。

問3:學生如何報考學考?

答:《實施辦法》規定,高中學生必須參加合格性學考,報考高考的學生還必須選擇參加3門等級性學考。即等級性考試由考生根據高校招生科目要求和自身愛好、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等6門中自主選擇3門。為避免學生重復考試,《實施辦法》規定,參加等級性考試并取得合格以上成績的學生可不參加相應科目的合格性考試。參加統一高考的學生,可以不用參加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學考,用統一高考相應科目考試成績來替代學考成績。具體來說,學生參加學考主要分兩種類型:一是報考高職院校分類招生錄取或僅為完成高中學業的學生,須參加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和體育與健康等14門合格性考試。二是報考高考的學生,原則上需要參加14門合格性科目考試;同時須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中選擇參加3門等級性科目考試。但可用達到一定成績的語文、數學、外語統一高考成績和合格的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級性科目的成績,代替相應科目的合格性考試。即參加高考的學生,一般可不參加語文、數學、外語以及3門等級性考試對應科目的合格性考試。

問4:學生如何選擇等級性考試科目?

答:學考中的等級性考試科目,是高考科目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成績將作為高校特別是本科院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有意向報考高考的學生,應根據高校招生科目的要求,以及自身學業愛好和特長情況,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門等級性考試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科目。為讓學生及早做好準備,我們將要求各高校提前3年左右公布不同專業對高中生學科選考要求,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根據自己選報高校的專業要求和自身特長來自主選擇選考科目。即高校專業招生科目要求將在2018年底前公布。

問5:學考由哪些部門組織實施?

答: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9門科目由省教育考試院組織實施,統一制定考試說明、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評卷。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和體育與健康等5門,由省教育廳負責制訂考試辦法,對命題、評分標準、考場設置、組織方式、監考要求和監督機制等方面內容作統一要求,各地級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實施。

問6:學考的考試內容是什么?

答:學考內容將根據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14門合格性考試科目,考試內容均以《課程標準》的必修要求為依據,難度保持相對穩定。6門等級性考試科目,以《課程標準》的必修和選修Ⅰ內容為依據。學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內容的學習,對自己的學習興趣和優勢有一定了解后確定計入高校錄取總成績的3門選考科目進行學習,學完選修內容后參加考試。其他科目學完必修內容后即可考試,成績合格即可。各科目考試命題必須緊密聯系社會實際與學生生活經驗,不僅全面考核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還要注重對能力的考查。

問7:學考科目多,如何安排考試?學生如何報考?

答: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9門科目考試,將安排在每學年6月和次年1月開考,學生擇時報考。新學考制度建立以后,這些科目的考試將是常態化。因此,高中學校要根據高中課程教學要求,統籌均衡安排每學年的授課科目,合理指導學生選擇參加考試科目及數量。原則上高一年級學生選擇參加2個科目考試,高二年級學生選擇參加6個科目考試,高三年級學生選擇6個科目考試。具體來說,高中學生可在第4學期末參加歷史、地理、化學和生物4門科目考試,第5學期末參加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和物理5門科目考試。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則可在高一或高二各考一門,音樂和美術科目可在高一和高二各考一門。體育與健康在高中3年每學年進行一次測試。

省統考科目考試時間分別集中在每年1月和6月間舉行,學生考試科目則分散在高中三年分別進行,學生學完課程后即可參加省里組織的學考。這一安排可以減少學生在高三年級集中備考的門數,分散學生、老師備考負擔,也可以為學校在教學進度安排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間。

問8:學生可參加多少次學考?考試成績是否有長期有效?

答:《實施辦法》規定,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參加同一科目兩次考試機會,考試成績以最好的一次作為最終考試結果。即學生對第一次學考科目的成績不滿意,可選擇參加第二次考試,并以兩次考試中最好成績作為最終成績。同時規定,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或用于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錄取的學考成績,應屆生當屆有效,往屆生當年有效;用作高中畢業與學歷認定的學考成績,長期有效。

問9:學考成績如何呈現?

答: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6門科目等級性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位次由高到低分A、B、C、D、E五等,0分不記等級。各等人數分別為參加當次當科學考考生總數的比例依次為15%、30%、30%、20%和不超過5%(含E等和0分)。在公布成績時各“等”成績將再細化為若干個“級”,等級細化具體辦法另行規定。合格性考試科目考試成績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現和公布成績。

問10:學考什么時候考試實施?

答: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新生,實行新的學考制度,學考成績將用于2021年高考高校招生錄取。根據省政府《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作為過渡期,我省在現有學業水平考試基礎上,2017年1月,增加語文、數學、英語三門考試科目,由現在高三級的學生自愿報考,其考試成績可作為2017年高職院校分類招生錄取的依據。具體辦法已在《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增加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的通知》(粵教考〔2016〕6號)中明確。

問11: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如何運用?

答:合格性學考成績可以作為學生高中畢業與學歷認定主要依據,也可作為普通高中畢業及高中階段其他在校學生和社會人員認定高中同等學力的必要條件和主要依據,是高考招生錄取的資格條件。其中語文、數學和外語成績還可以作為高職院校分類招生或自主招生的主要依據。等級性考試成績是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考生自主選擇3門等級性科目成績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參加錄取。此外,學考成績還可以作為教育行政部門對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進行監測的重要手段。

問12:新的學考制度會增加學生負擔嗎?

答:總體來說,學考不會增加學生負擔。首先,新的學考制度建立后,高考統一考試科目從6科減少到3科,學生高考集中備考的壓力會有所減輕;其次,合格性學考科目考核的內容,是高中學習應知、應會的必修內容,是國家課程規定的必修課程,不用考選修內容;再者,合格性學考分散在高中3年期間進行,學生可學完1門考一門,此外,還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了同一科目兩次考試以及更換已選等級性考試科目的機會。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備考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而對只報考高職院校的考生來說,由于只需參加學考的合格性考試科目,不需要參加高考,更是可以早早從高考備考壓力中解脫出來。多年來,中學普遍存在著“高考考什么,中學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的現象,國家規定的課程教學要求沒法落到實處,中學片面追求升學率,學生學科基本知識素質,知識結構嚴重缺失,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對高素質人才培養也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新的學考制度,對促進中學落實國家課程要求,促進中學教學回歸,更好提高國民素質,對高素質人才培養都將會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問13:高中課程教學管理如何適應學考制度的變化?

答:新的學考制度,對高中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適應學考帶來的變化,各地要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一是要嚴格落實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按課程方案要求要開齊開足必修課程。二是要調整教學組織方式,滿足學生選學的需要,學校在編班、教學等環節需進行適當調整,合理確定教學進度,統籌指導學生合理選擇考試科目和時間。三是要轉變人才培養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教學管理能力。建立高中學生發展指導制度,提高教師對學生人生發展規劃的指導能力,培養學生自主選學能力,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興趣,發現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學會選擇,規劃人生。四是加強教學條件保障。在設施設備、師資配備等方面要積極創造條件,滿足新的教學需要。

問14:綜評主要評什么?

答:《實施辦法》強調通過參與相關活動情況及其成果來考察學生在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5個方面的綜合素質狀況,重點考察學生成長過程中能夠反映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的突出表現,特別是體現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些具體活動和相關的事實。要求不僅要記錄參加活動的具體內容,還要記錄參與活動的次數、持續時間及其成果,使評價內容具體、可考察、可比較、可分析、可操作。對學生評價的內容從原來單一的成績考查轉向豐富的能力考查,由原來的終結性評價變為終結性評價和過程發展性評價相結合,使對學生基本能力的考查從一元走向多元,有利于促進人才培養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必將促進學校對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視,引導學生更加注重學生創新素養培育、社會參與意識和能力的發展。

問15:綜評遵循什么樣的程序和辦法?

答:綜評貫穿高中3年,由5個操作環節組成:寫實記錄、整理遴選、學校和教師撰寫評語、公示審核確認、形成檔案材料。強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及時填寫記錄、收集整理、遴選相關典型事實材料,引導學生在記錄成長事實和自我陳述中,不斷發現和提升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和主動發展。要求班主任和相關教師在全面了解學生成長情況的基礎上,圍繞學生成長過程的突出表現,撰寫學生評語,力求全面、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的總體發展水平和優勢個性特點,充分體現對學生的關愛和對學生健康發展的期盼。同時要求將有關材料在公示審核確認后導入信息管理系統,形成學生綜評檔案。5個程序前后連貫,環節清晰,具有規范、嚴謹、遞進的特點,操作性強;同時對每個環節的時間、責任主體及具體要求都做了明確具體規定,旨在規范評價過程,避免各行其是。

問16:綜評怎么使用?

答:學生可以在成長事實的記錄中,分析把握自己的成長過程,不斷發現和提升自我,建立自信,體驗成長的快樂。高中學校可將綜評作為指導學生成長的依據,利用寫實記錄及相關事實材料,分析把握學生成長過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引導學生明確努力方向。各級教育部門可將綜評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依據,了解本地學生各方面素養的整體情況、學校素質教育特點和社會實踐情況等,從而對學校辦學進行宏觀指導和監督。同時,學生的綜評情況是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隨著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綜評作為人才多元評價、多維度評價的重要要素,將越來越受到高校的重視。

問17:如何確保綜評權威真實、可信可用?

答:綜評工作主要是由中學組織實施并建立。建立真實、誠信的學生綜評檔案,需要中學、家長、社會的共同努力。建立可信、可用的綜評是中學、高校、社會的共同目標。我們不能因為目前社會誠信上還存在這個問題或那個問題,而對建立綜評裹足不前,無所作為。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比如正在建設社會誠信查詢平臺,不誠信的人或單位將在平臺“曝光”。隨著社會誠信體系的建立,相信保障學生綜評的純潔度和誠信度,會逐步成為學校、家長、社會的共識和自覺行為。在實施綜評初期,我們將通過建立統一的綜評信息管理平臺,建立綜評監督管理機制,嚴格記錄和評價程序,建立公示、學生權益救濟、監督管理和誠信責任追究制度等措施,確保綜評工作規范化、制度化,保障真實可靠。

專家點評

學考可有效減輕學生負擔和壓力

中山大學馮增俊教授

新的學考制度,表面上看,似乎加大學生負擔,但從本質上看,在學生學業負擔和應考壓力有所減輕的基礎上,更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首先,可有效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一是高考科目減少。改革后高考的考試科目從6科減少到3科。二是相對于高考,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的3科等級性考試科目難度降低且更符合學生興趣。因為可以由學生根據自己興趣特長自主選擇,學習自己有興趣和擅長的,揚長避短,就不會感覺太累。三是計入高校錄取總成績的3門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以“等級”方式呈現,不用分分計較。其它學考科目只考必修內容,不要求考選修內容,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教學要求考試合格即可。這些無疑有望大幅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其次,可有效減輕學生應考壓力。現行高考是將高一、高二學習的內容一直帶到高三“算總賬”,3年中各門考試科目一直處于備考的過程中,并且畢業時集中考6門,學生考試的門數多,強度大。而且在“一考定終身”模式下,每年高考,都會有些學生考試失常,不能完全客觀地反映考生平時的學業水平和知識積累,偶然性大,運氣的成份大,學生心理焦慮程度變高,壓力加大。改革后,學考考試科目分散在高中三年進行,實現每門課程學完即考,可以分散備考的門數,縮短備考的持續時間。同時積極創造條件,為有需要的學生參加同一科目兩次考試以及更換已選考的科目提供機會,取最好成績為結果,這樣可以大幅度減輕一次性考試給學生帶來的應考心理負擔,使學生逐漸從考試的緊張情緒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機會去展示自己的學習實力。從因焦慮而“投機取巧”回歸到求實力而“腳踏實地”,一定程度上也是保障機會公平的重要體現。

最后,可減輕不參加高考的學生的學業負擔。作為高職院校分類招生錄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后高職院校提前錄取以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為依據,報考高職高專學生只需參加學考的合格性考試科目考試,不需要參加高考,可以使相當部分的考生從高考備考壓力中解脫出來。按我省目前高校本科錄取率40%計,如果這40%以外,有多數學生參加高職院校分類招生,每年從高考備考壓力中解脫的學生最少有20多萬人。隨著高職高專招生的數量和招生計劃的增加,受益的學生群體也會擴大。其他不參加高考的學生,也不需要學習、備考高考一樣難度的教學內容。這樣就從源頭上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隨著學考推進范圍的增大和力度的增加,它將會對學校發展和學生學習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各學校在實施時必須要把減輕學生過重負擔放到重要的地位,通過對考試內容的增減、考試組織方式和時間的靈活調控,引發學校課程安排與教學實施的相應改革,切實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和壓力,讓學生更高效、更快樂地學習,更加健康地成長。

讓高考從“套餐”變為“自助餐”

華南師范大學人才測評與考試研究所所長張敏強教授

完善學業水平考試制度,一是促進中學落實國家課程要求和教學回歸,更好提高國民素質,為高素質人才培養更好奠定基礎。多年來,中學普遍存在著“高考考什么,中學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的現象,國家規定的課程教學要求沒法落到實處,中學片面追求升學率,學生學科基本知識素質,知識結構嚴重缺失,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對高素質人才培養也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學考覆蓋的科目都是國家規定高中必須開設的課程,衡量的是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情況。完善學考制度有利于引導、促進學校認真貫徹教育方針,全面落實課程方案,開足與開齊所有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保證每門課程基本的教學質量,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和學生嚴重偏科現象,促進基礎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二是可以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健康發展。在現行高考制度下,為了確保計入高考的各科成績總分最大化,很多學校和學生對高考的主要科目比較重視,而對不計入高考成績的科目相對不太重視,甚至極不重視,相當部分學生學習出現偏科或學習興趣衰退的現象。《學考實施辦法》規定全科開考,就是要促進學生認真學習每門課程,避免嚴重偏科。當然,改革后的學考,并不是培養每門課程的專才,只需要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合格性考試”只需學必修內容而且及格即可。同時給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權,由學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等級性考試”的科目,按照等級呈現成績。這就從統考“套餐”變成選考“自助餐”,可以讓學生安心于全面發展,使學生知識面更寬,素質更加全面。意味著學生不再需要在自己薄弱學科上費盡心思“取長補短”,而是要專心致志地“揚長避短”,有的放矢地分配時間和精力,有更多時間去發展特長和興趣,得到全面而有特長地發展。當然,這也要求中學為學生的全面而有個性發展提供比較完整但又有選擇性的課程體系,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真正將工作重點從“唯分數論”走向“全面育人”,從追求“學科成績”轉向促進“學生成長”。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興趣、優勢、志向的課程,充分發展個性潛能和學科特長。三是學考成績,也是衡量評估高中學校乃至一個地區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教育部門通過加強考試結果的分析研究,指導和成績普通高中改進教學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全體學生“在共同基礎上的個性化發展”。

推動全面育才選才的重大舉措

原華南師大附中校長吳穎民

我認為,我省高中學生綜合評價實施辦法的出臺,對于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錯誤傾向、落實素質教育的各項任務、轉變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將產生全面深遠的影響。

第一,綜評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因為綜評從多維度對學生的成長進行記載,既反映學生學業水平,又反映學生品德發展、公民素養、身心健康和藝術素養;不只看課內學習成績,還看課外學習的表現;不只看校內表現,還看社會實踐。這樣做,將很多無法以課程學習、分數記載的內容納入,可以更加全面、更有個性地描述每個高中學生的發展歷程。

第二,綜評有利于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綜評要求重點記錄學生參加研究性學習、社會調查、科技活動、創造發明等情況,反映學生的創新思維、調研能力、動手能力和實踐體驗經歷,這就要求學校挖掘校內外各類教育資源,加強研究型課程建設,調動學生、家長、社會參與熱情,而人才培養模式必將悄然轉變。

第三,綜評有利于學生誠信意識的確立和學校誠信體系的建立。寫實性的綜合評價能不能在高校選才中產生重要作用,真實性是關鍵,沒有學生個人記錄和學校評價的真實可信,全面育才與全面選才就只能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

第四,綜評有利于促進高校選拔模式的改變。過去,中學提供的學生評語,往往空話套話連篇,成長檔案也因為缺少必要的公示、監督環節而公信度不高;隨著綜合評價的全面性、真實性、導向性的提升,高校結合高考成績和綜合評價全面選才的意識必定逐步增強;而高校的多元綜合選才模式又反過來引導高中學校的全面育人,我想這種良性的循環反復,必將對我國創新人才培養產生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

綜合素質評價的關鍵是內容要客觀真實可信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校長劉建達教授

綜合素質評價是高中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實施多年來,其內容的真實性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可以說綜合素質評價的關鍵是內容要客觀、真實、可信。只有確保綜合評的真實、可信,才能客觀反映學生的“真實面目”,高校招生錄取才敢采用。這次新的《綜評實施辦法》著力從四個方面保障綜評真實可靠、公平公正。

一是評價內容上要求可考察、可比較、可分析。綜評強調如實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主要經歷和典型事例,突出客觀記錄和寫實性描述,真實反映學生的發展狀況,做到有據可查。同時注重過程性,以過程的形式反映學生高中三年的成長歷程,尤其是個性特色的發展歷程,將部分原本難以考察的主觀性指標,轉化為參與相關活動情況記錄及成果,來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使評價內容可考察、可比較、可分析。

二是評價辦法更加全面、規范。評價方式采取主客觀相結合的方式,同時建立規范的《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檔案內容全面,重點突出,兼顧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特長。主要由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或典型活動的“寫實記錄”、經審核的“事實證明材料”、“學生自我陳述”和“教師評語”等項目組成,相關內容都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很有操作性。檔案格式全省統一,便于使用。不僅有助于高校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及水平,更有助于推進素質教育走向深入,促進學生認識自我、積極主動的發展,實現自我的完善與進步。

三是評價數據要求統一管理,真實可靠。省教育廳將研發和建立綜評信息管理系統平臺,提供統一的數據錄入、審核等系列標準和規范,采用客觀數據導入的方式,部分內容還要求提供佐證材料,形成學生電子檔案,以確保數據客觀真實,便于監督,在呈現方式上也便于高校調閱和參考。

四是評價監管措施強化。綜評要求建立健全公開透明、規范管理、監督追責機制,通過學生誠信承諾,學校公示審核,同學互相監督,教育行政部門抽查、復核及責任追究等措施進一步強化監督,形成有力的管理保障,確保綜評更公開公平公正、客觀真實可信。

可以說,新的《綜評實施辦法》為保證綜合素質檔案真實性,提高其可信度提供了制度保障。當然,確保綜評的真實可信,關鍵還在于制度落實。這需要中學勇于擔當,需要學生自身誠實,需要家長敢于面對小孩的不足、不干擾學校的綜評行為。總之,需要社會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