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黑龍江高考 > 正文

黑龍江專科能報幾個學校 考生該如何確定選考科目

更新時間:2023-12-22 01:31:05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2024年黑龍江專科按物理、歷史兩個類別填報志愿,院校專業志愿由“學校+專業(組)”構成,從2024年起,高考不分文理科,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即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中規定的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

黑龍江專科能報幾個學校 考生該如何確定選考科目

一、黑龍江專科能報幾個學校

統考數語外3科

從2021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起,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兩類。合格性考試成績是普通高中畢業生認定的主要依據,共14門,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普通高中在校生均參加合格性考試,考試科目成績全部合格者,頒發普通高中畢業證書;選擇性考試成績計入考生高考總成績,作為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

從2024年起,高考不分文理科,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即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中規定的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其中,“3+1+2”模式中的“3”是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每科滿分均為1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3+1+2”模式中的“1+2”,是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擇性考試中,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所選擇的1門科目,滿分為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再選科目中所選擇的2門科目,每科滿分均為100分,以轉換成績計入考生高考總成績。

“3+1+2”模式和傳統文理分科區別

1.目標導向不同。“3+1+2”的模式既體現了物理、歷史學科的基礎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學科專業選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2.選擇科目組合不同。“3+1+2”的模式,學生可根據個人愛好、興趣、特長,擬報考學校和專業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在12種組合中自主選擇,增大了考生的選擇面。而傳統文理分科僅有2種固定組合供考生選擇。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選擇思想政治、歷史、地理1種固定組合,理科考生只能選物理、化學、生物學1種固定組合。

3.考試內容不同。“3+1+2”的模式,學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考試時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試試卷完全一致。而傳統文理分科的數學考試科目,試卷的內容和難度則是有區分的。

哈爾濱市第三中學校校長王明偉表示,本輪高考改革,充分彰顯了自主選擇的教育理念。學生自主選擇高考科目組合,在選擇中學會成長,做最好的自己傳。統文理分科模式,學生只有兩種固定的組合可以選擇,非文即理。“3+1+2”模式,首選科目“二選一”,再選科目“四選二”,學生根據個人愛好、興趣、特長、擬報考高校和專業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共12種組合可供選擇,增大了學生的自主選擇面,促進了文理交融,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學其所好、考其所長”原則,有助于學生實現個人理想。

選科的過程,也是學生自我評價、不斷反思、綜合研判、慎重決定的過程,是學生成長的必經之路和寶貴財富。學生自主選擇學業內容,發揮綜合素質評價導向作用,去除“唯分數”痼疾。新高考模式下,由于學生選擇不同課程,每個學生都有“個性化”的課表,原來單一行政班模式已經不適應新形勢,新出現的“教學班”與行政班并存成為必然。這就要求學校必須改變管理方式,創新管理辦法,實行學長制、導師制、走班制等,讓行政班的“固定”與教學班的“流動”完美融合,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和諧共促,挖掘學校教育潛能,發揮最大教育價值,實現高考改革目標,完成育人使命。

二、考生該如何確定選考科目

學生在首選物理或歷史后,可從其他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參加選擇性考試。理論上,學生會有12種組合可以選擇。考生須根據自身興趣、志向、優勢和高等學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辦學條件選擇,具體組合如下:

黑龍江專科能報幾個學校 考生該如何確定選考科目

選擇考科目由學生在高一年級下學期選擇,高考報名前都可以更換所選擇的科目,在高考報名時最終確定。但在實際操作時,建議慎重考慮。

一是無論哪一學科的學習,隨著內容難度的增加,都可能會遇到困難,有時成績還會暫時下滑,這屬于正常現象。

二是選科后,各學科就開始學習所選科目選擇性必修內容,如果一段時間后再更換學科,已經進行的課程很難補課。因此,建議學生選科時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征求家長、老師的意見,科學選擇,盡量避免更換學科。

考生該如何科學合理地確定選考科目

主要是要結合自身興趣特長和優勢、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和普通高中辦學條件進行選擇。

1.考生可根據個人志向、興趣愛好、自身優勢等因素,按照對各科的喜好程度進行選擇。

2.考生要結合報考院校相關專業選考科目要求進行選擇。

3.考生可根據所在高中的辦學條件、特色優勢等進行選擇。

三、高考志愿學校+專業(組)

除提前批外實行同一批次錄取

2024年學生高考報考增加志愿選擇和錄取機會,極大提高獲得感和幸福感。“3+1+2”模式,仍然采取高考成績公布后填報志愿,考生志愿由“學校+專業(組)”組成,實行平行志愿投檔,依據考生首選物理或歷史科目的不同,分別編制專業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分開錄取。自2024年起,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實行同一批次錄取。適當增加平行志愿填報院校數量,增加考生志愿選擇和錄取機會。

高校將結合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認真研究本校專業人才培養對高中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需要,對每個具體專業提出選考科目要求。如某高校的某專業首選科目要求為“物理”,再選科目不限,則表示考生3科選擇性考試中只要選考物理就可報考該專業,對2科再選科目沒有要求。各招生高校提出選考科目要求后將提前向社會公布,供考生選考時參考。

黑龍江大學招生就業處陳寶鳳以黑龍江大學2021年在廣東省的招生情況為例,解讀了新高考更加凸顯“以學生為中心”的價值取向,賦予了學生更多選擇權,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什么、考什么,從而實現對專業和院校的個性化選擇。黑龍江大學2021年在廣東省的招生,物理類投放26個專業,共189個計劃,實際招收的學生涵蓋6種選考科目組合。歷史類投放13個專業45個計劃,實際招收的學生涵蓋5種選考科目組合,可以看出考生更加注重興趣選擇、聚焦專業本身,結合自身實際選擇感興趣的專業。高校也擁有更多自主權,在把握自身辦學定位的基礎上,高校對目標招錄生源的學科結構、能力素質等作出清晰界定,針對不同專業靈活設置選考科目要求,選拔人才的準則由“選分”向“選人”轉變,從專業發展所必備的學科基礎出發,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對于考生本人的能力素質有了更多個性化考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