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動態新聞 > 正文

昆明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和歷史事跡

更新時間:2024-03-25 19:34:16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昆明歷史上名人有賽典赤·贍思丁、鄭和、蘭茂、孫髯、錢灃、擔當、蔡鍔、聶耳、繆云臺、龍云等,以下是具體介紹。

昆明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和歷史事跡

一、昆明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和歷史事跡

賽典赤·贍思丁 

賽典赤·贍思丁(1210—1279),一名烏馬兒,中亞別庵伯爾之后。賽典赤為部族貴族首領。 

云南的第一個“省長”,三市街口的“忠愛”坊,使人至今懷念這位“上忠于君,下愛于民”的好官。 

元至元十一年(1274)拜云南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在滇期間,興建孔廟,創明倫堂,購經史,立學田,教民禮義。興農事、建屯田、倡水利。團結協調境內各民族、各部族,“諸夷聞風翕然款附”,社會日益安定。安撫交趾,約為兄弟,交趾王親臨云南謝罪,愿永為藩臣。赦免囚犯,深受民眾愛戴。在滇六年,善政甚多。 

至元十三年(1276),賽典赤把省會從大理遷到昆明,從此昆明一直作為云南省會。治理初步成功,制定合理賦稅,促進生產發展。賽典赤輕徭薄賦,并規定賦稅可以根據各地便利,以牛、馬、銀錢等交納。利用無主荒地建立民田,盡量改變原始混亂的局面。 

賽典赤治理昆明,以興修水利為重點。首先,除去滇池盆地水患,疏浚河流,設壩閘以節水分洪。現昆明上游最重要的松華壩水庫之壩,就肇始于賽典赤。在滇池下游,清除出水口的淤泥、砂石后,整治河道險阻,使滇池水可順暢流入金沙江,城市“得壤地萬余頃,皆為良田”。歷時三年的宏大工程完工后,滇池周邊地區一片富饒景象,史籍上說是到了牛馬成群、狗也吃肉、魚蝦之多可拿來肥田的地步。 

賽典赤去世時,昆明城鄉老少痛哭連日,各族群眾三萬余人自發為其送葬守靈。如今屹立在昆明市中心三市街口的“忠愛”坊,就是昆明人為紀念賽典赤而建的。 

鄭和   

鄭和(1371—1435),世界航海事業的偉大先驅,偉大的外交家、和平使者。 

生于云南昆明晉寧縣,是明朝初年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和軍事家,鄭和七下西洋,創造了人類航海史上的奇跡。他航海持續時間之長,航海路程之遠,活動范圍之大,航海技術之先進都是人類航海史上空前的。鄭和的航海事業開啟了人類大航海時代的大幕,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蘭茂  

蘭茂(1397—1476),字挺秀,號止庵,別號和光道人,嵩明人。明洪武布衣。少年時受過系統的經史教育,旁及諸子百家。隱居不仕,以著述自娛,人稱“小圣”。著有《玄壺集》、《鑒例折衷》、《經史余論》、《韻略易通》、《止庵吟稿》、《安邊策條》、《聲律發蒙》、《醫門挈要》、《滇南本草》、《性天風月》、《通元記》、《山堂雜稿》等。蘭茂一生對云南文化和醫藥史的貢獻有目共睹,特別是他以“親嘗百草,解世之困”的精神撰寫的《滇南本草》填補了歷代醫書藥典所遺漏的中國西南醫藥資料的空白。

孫髯  

孫髯(?—1774),字髯翁,號頤庵,原籍陜西三原。生于昆明。清康熙布衣。博學,多識。工詩文辭。喜種梅,自號萬樹梅花一布衣。晚年寓螺峰之咒蛟臺,更號蛟臺老人,賣卜為生。因其子經商于彌勒,晚年赴彌勒安享天年。孫髯所作昆明大觀樓長聯,概述了云南獨特的歷史文化,描述了昆明秀麗的山水田園風光,為云南文化的傳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錢灃   

錢灃(1740—1795),字東注,號南園,昆明人。清乾隆進士。授翰林院檢討,國史館修纂官,累官至江南道監察御使。剛正不阿,先后舉劾陜西巡撫畢沅、山東巡撫國泰,并疏劾和坤奸詐,直聲震天下。工書畫,能詩文,著有《南園集》等。 

擔當 

擔當(1593—1673),原名唐泰,字大來,晉寧人。明天啟年間貢生。曾到北京,師從書畫大家董其昌。明亡后,從天目山無助和尚受戒,釋名普荷,一名通荷,號擔當。往來于雞足山、點蒼山之間,與文人名士相互唱酬,詩畫并茂。著有《悠園集》、《罔措齋聯語》、《拈花頌百詠》、《紹箕堂集》等。擔當詩、書、畫飄逸靈動,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他的作品被當世稱之為“詩、書、畫三絕”,是云南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 

蔡鍔   

蔡鍔(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陽人。清廩生,日本士官學校畢業。曾任廣西步隊第一標統、測繪學堂總辦、兵備處總辦。宣統三年(1911)調滇,任三十七協協統。與李根源、李鴻祥、唐繼堯等策動辛亥起義,被推為軍都督。1913年調京,任超威將軍。袁世凱欲稱帝,蔡鍔密與云南志士籌商反對。1915年唐繼堯迎之入滇,宣布擁護共和,成立護國軍政府。任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率師入川,戰于敘府、瀘州一帶,屢敗袁軍,各省響應,迫使袁世凱取消帝制,恢復共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任蔡鍔為四川督軍兼軍長,以喉病赴日就醫,卒于福岡大學醫院。著有《曾胡治兵語錄》等。 

聶耳  

如果有一個生命,因為一首歌而永生不滅,那就是聶耳! 

聶耳 

聶耳(1912—1935),原名守信,生于昆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曲作者。云南省立師范畢業。1928年在昆明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云南早期共產主義思想的傳播者。1930年在上海參加中國反帝大同盟,在明月歌舞團任小提琴師。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樂部主任、俱樂部執行委員兼秘書、中國電影文化組織部秘書、組長等職。1935年赴蘇聯學習,取道日本,7月17日在藤澤市游泳,溺水逝世。主要作品有《碼頭工人之歌》、《賣報歌》、《開路先鋒》、《大路歌》、《義勇軍進行曲》等。其中《義勇軍進行曲》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龍云(1884—1962),原名登云,字志舟。昭通人,彝族。1914年畢業于云南陸軍講武堂。歷任云南都督府副官、伺飛軍隊長、大隊長、團長、柳州警備司令等職。1912年任靖國軍前敵司令、軍長及滇中、昆明等鎮守使。“六·一四”政變后,歷任云南省務委員會主席、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八軍軍長、云南省政府主席兼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路軍總指揮、國民黨云南省黨部主任委員、滇黔桂綏靖公署主任。抗日戰爭時期,組織第五十八軍、六十軍北上抗日。組織了滇緬公路修筑工程,并協助建立了后方戰略保障基地。后歷任第一集團軍總司令、國民政府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昆明行營主任、陸軍副總司令等職。1948年12月赴香港。1949年8月脫離國民黨,擁護中國共產黨。1950年到北京,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委員,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和西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2005年龍云被中央電視臺評為20世紀影響中國的100位歷史人物之一。 

繆云臺 

繆云臺(1894—1988),字嘉銘,昆明人。留學美國,先后就讀于堪薩斯州西南大學、伊利諾大學,畢業于明尼蘇達大學礦業系。1920年回國,歷任云南錫務公司總經理、云南省政府高級顧問等職。抗戰勝利后,任國民政府行政院政務委員、處理美援物資救濟委員會主任等職。1949年去香港,轉赴美國。1979年回國,任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二、昆明的歷史

昆明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約3萬年前,即有人類生活在滇池地區。戰國至東漢初,滇池周圍的“滇人”建立滇國,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滇文化”。公元前109年,西漢設置益州郡,將滇池地區納入中原王朝版圖。765年,南詔國筑拓東城,為昆明建城之始。大理國時稱鄯闡城。拓東城、鄯闡城分別為南詔國、大理國的東京。1276年,昆明稱中慶城,首次成為省會。明代,大量移民進入云南,昆明漢族人口首次超過本地世居居民。明末清初,李定國等農民起義軍、永歷帝、吳三桂先后在昆明或建立政權,或建立皇宮。1911年的“重九起義”,推翻了清朝在云南的統治。1905年,昆明自辟為商埠。1910年,滇越鐵路修通,使昆明成為一個開放城市。1915年,昆明爆發“護國首義”,全國響應。1919年,設置云南市政公所,為昆明設市的發端。1922年,改設昆明市政公所。1928年8月1日,成立昆明市政府。

抗戰時期,昆明成為支撐中國抗戰的經濟、文化、軍事重鎮之一,成為著名的“民主堡壘”。1949年12月9日,昆明和平解放。1956年安寧縣劃入。1958年富民縣劃入。1960年晉寧縣(含呈貢縣)劃入。1983年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嵩明縣、宜良縣及路南彝族自治縣劃入。1995年安寧縣改為安寧市,1998年路南彝族自治縣更名為石林彝族自治縣。1998年東川市改為東川區,與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一并劃入。2011年1月,昆明市政府駐地由昆明市盤龍區東風東路17號遷至昆明市呈貢縣錦繡大街1號,5月20日,改呈貢縣為呈貢區。2016年,改晉寧縣為晉寧區。

三、昆明歷史遺跡和文化

昆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擁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滇池地區擁有3000年的文明史。約3萬年前,即有人類生活在滇池地區。數萬年前昆明人的祖先就已在這一帶過著茹毛飲血、穴居野處的原始生活。約四千至七千年前,滇池一帶已有了定居的農業民族,從事“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和狩獵、飼養畜禽等多種經營活動,并已能紡紗、織布。滇池地區和稻谷種植至今至少已約有數千年的歷史。近年來,昆明市開展了民族文化、古滇文化、抗戰文化、西南聯大文化、環滇池生態文化等內容挖掘。

遠在三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滇池地區(今呈貢龍潭山一帶)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是人類發祥地之一。 遠古時期,云南、四川、貴州地區的土著居民開始相互遷徙,西南民族共同體“夷”出現了,它主要 滇池

指今彝語支民族公元前900—公元前109年,古彝族在云南地區相繼建立了古滇國、哀牢國等國。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等地區。 根據有關歷史文獻的記載,結合考古文物資料分析,迄至洪武年間構筑明、清昆明古城前,在滇池北岸一帶,至少已沉淀著五種不同類型的地方民族文化疊積層,并留下了大量物化或非物化的古代文化遺存。

其一,古滇文化。古滇青銅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史上的第一大高峰,代表著先秦兩漢時期云南眾多地方民族文化的最高發展水平。據研究,古滇文化是一種以“耕田有邑聚”的定居農業為基礎,以青銅文化為代表的高度發達的古代地方民族文化。其二,早期漢文化。早期漢文化主要是由西漢中葉漢武帝“開西南夷置郡縣”和“徙民實邊”時,陸續遷入滇池北岸一帶的漢族移民負載而來。據有關歷史文獻記載,自兩漢之世延至兩晉末年,包括后世昆明古城的前身漢晉谷昌縣在內的整個滇池沿岸地區,曾是漢族移民的主要分布區之一,并留下不少漢文化遺存。

其三,西爨白蠻文化。西爨白蠻文化是云南文化史上的第二大高峰,代表著自東晉初年以來到唐中葉南詔興起之初云南地方民族文化的最高發展水平。據研究,“西爨白蠻”是由兩漢以來徙居云南的早期漢族移民,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與“滇僰”的直系后裔滇中、滇東“白蠻”逐漸融合后形成。因而,西爨白蠻文化,乃是一種由漢文化與云南地方民族本土文化混合而成的復合型古代文化。其四,南詔、大理文化。大體上一脈相承的南詔、大理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史上的第三次大高峰,同時也是最為輝煌的一頁。南詔、大理文化主要負載者為今彝、白兩族的先民即唐、宋“烏蠻”和“白蠻”,而以佛教文化為其典型代表,中心在滇西洱海沿岸地區。作為南詔“上都”、大理國“東京”的滇池北岸拓東、鄯闡兩城,留下了這一時期的大量佛教文化遺存。

其五,元代的多元民族文化。元滅大理國和始置云南行省,確立了昆明在全省的中心城市地位。同時,在“大一統”的政治背景下,隨著大批外來各民族人戶的陸續植入和內外經濟、文化交流日趨頻繁,位于滇池北岸的云南省會鴨池城,也逐漸呈現出自漢、唐以來空前的多民族雜居、多元文化并存的恢宏局面。

昆明如今還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薈萃之地。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地質結構,為昆明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昆明市是一個發展中的國際旅游城市,目前,已形成了以世博會為中心的集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為一體的多功能的四季皆宜的旅游勝地。生活在昆明地區的各民族同胞熱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風淳樸,無論是其待人接物的禮儀、風味獨特的飲食、絢麗多彩的服飾,還是風格各異的民居建筑、妙趣橫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受到鮮明的民族特色。在眾多的民族節日中,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繞三靈”,傣族的“潑水節”,苗族的“踩花山”,傈僳族的“刀桿節”等久負盛名,節日活動豐富多彩。

“要把昆明建設成一個‘長盛不衰’的歷史文化名城。”云南省教育廳云南省教科院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劉寒雁建議,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深入推進周邊國家的歷史文化、昆明地區傳統歷史文化和少數民族歷史文化與現代綠色都市建設的有機融合,突破城市文化同質化發展的困局,打造成為集民族文化、異域文化和邊疆文化為一體的特色性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