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教師工資 > 正文

湖南教師工資調整及退休漲工資,湖南教師工資改革方案最新消息

更新時間:2023-08-13 14:49:24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湖南將提高鄉村教師待遇徐守盛會見優秀教師代表

在我國第31個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9日上午,省委、省政府邀請全省優秀教師代表在長沙座談,共商我省教育事業發展大計。座談會前,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守盛會見了優秀教師代表,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向全省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問候和崇高敬意。

省領導和老同志孫金龍、許又聲、李友志、許云昭、王汀明參加會見或出席座談會。

受到邀請的優秀教師代表,絕大部分來自基層一線或農村學校。他們當中,有全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有“最可愛的鄉村教師”獲得者,有全省第九批特級教師,還有全國師德標兵獲得者。其中年齡最大的已經80歲,仍“退而不休”義務堅持做學生黨建、班級建設工作。

“從大家身上,看到了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愛崗敬業的職業情懷、精湛高超的教學藝術、為人師表的崇高品德。向你們致敬!”上午9時,徐守盛與優秀教師代表一一握手問候,他說,大家的事跡充分展現了湖南教師隊伍的時代風采,值得全體教師和全社會共同學習。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教師則決定著教育的未來。”徐守盛說,長期以來,全省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實踐教育強省戰略,教書育人、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為全省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湖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智力支援。當前,湖南正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實現全面小康、奮力譜寫中國夢的湖南篇章而奮斗,必須加快建設教育強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希望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堅定信念、牢記使命,按照*提出的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要求,始終堅持勤奮好學、潛心耕耘,始終堅持立身立教、厚愛育人,努力培養造就出更多優秀人才,在教書育人的事業中再創佳績,為全省改革發展再立新功。

“要讓教師真正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神圣職業。”徐守盛要求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認真學關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加強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始終堅持優先發展教育的方針不動搖,更加重視教育、支持教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持續改善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師待遇,積極維護教師權益,切實提高教師地位,引導和促進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切實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

座談會透露,按照國務院部署,我省正醞釀出臺《湖南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實施辦法》。副省長李友志在會上勉勵全省教師重視師德建設、提高業務水平,爭做黨和人民滿意教師,并要求以落實將要出臺的《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為重點,切實提高鄉村教師待遇。

會議表彰了一批優秀教師。夏福良等20位同志獲“湖南最可愛的鄉村教師”稱號,黃巧玲等8位同志獲“湖南最可愛的鄉村教師”提名稱號;吳才有等10位同志獲“全省師德先進個人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稱號;陳春華等300位同志獲“特級教師”稱號。

全國師德標兵段江華等8位代表在會上作典型發言。(湖南日報記者唐婷左丹)

據瀟湘晨報報道:

90后班主任:帶畢業班9人考上邵陽縣最好高中之一

9月10日就是第31個教師節,鄭麗剛好從事教師這個行業兩年。22歲的她已經在邵陽縣的一所山村學校里,以班主任身份帶出了一個畢業班。

鄭麗1993年出生,是家里的老大,她還有一個雙胞胎妹妹和一個弟弟。2008年,鄭麗初中畢業,考取了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的初中起點五年制公費定向培養師范生。

鄭麗畢業后被分到邵陽縣酈家坪鎮城天堂學校當物理教師,在邵陽縣,這所學校條件相對落后。2013年畢業的時候,鄭麗本可以去酈家坪鎮中學,但是城天堂學校當時很缺老師,鄭麗最后就去了那里。

城天堂學校在半山腰上,常年處于缺水的狀態。學校的硬件設施相當落后,鄭麗的家離學校步行有近2個小時的路程,像她這樣的老師并沒有教師周轉房可住,晚上只能夠住在教學樓的辦公室里。

城天堂學校的七年級缺一個班主任,9月剛入職,鄭麗就被校長安排當了班主任。鄭麗說,剛接管這個班的時候,班上已經缺班主任有5個月的時間,在這個班里,有近90%的學生父母在外打工,其中還有不少是單親家庭。鄭麗說,她當時去學師范專業,就是想回老家教這里的孩子,山村里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更容易靜下心來學習,她想讓這里的孩子更加優秀。

中考,鄭麗所帶畢業班有9名學生考上邵陽縣二中,這所中學是邵陽縣最好的高中之一。(瀟湘晨報記者范典)

據長沙晚報報道:

致敬第31個教師節記者親歷三位老師的一天

清晨6時,他們就開始與時間賽跑。

李靚,雨花區砂子塘泰禹小學一年級班主任,喜歡以靚麗形象出現在崗位上,早上必化點淡妝,然后把兒子叫醒,帶著他一起去學校,開車15分鐘,7時20分之前到校。

熊利娟,瀏陽市特殊教育學校聾生小班班主任,住在學校周轉房,必須在7時20分以前到教室,為學生燒水,做好器具消毒工作。

陳奇志,長沙市一中高三班主任,一早也要快速地整理好出門。住在珠江花城的她必須在早高峰來臨前開車到學校,7時30分進教室輔導早自習。

只要在這個崗位上,這樣的生活周而復始。

受訪的三位老師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節奏,也習慣了這樣的辛苦。就像陳奇志老師不想去跟別的職業比的淡然:“我覺得什么行業要做好,都會很辛苦。要當一名好老師,必然要辛苦。”

他們求的,不過是學生學業有成,平安快樂。

最擔心:學生的安全問題

最害怕:家長不信任老師,對教育一知半解卻喜歡頭頭是道

李靚:雨花區泰禹小學一年級班主任

7時30分,孩子們開始陸續進入學校,李靚一方面要迎接學生,一方面要處理家長的各類信息。

記者在李靚的手機里看到,有叮囑老師孩子生病了,要老師提醒孩子按時服藥的,有跟老師探討家庭作業的,還有孩子忘記帶作業課本,家長要送過來放在傳達室的;有孩子穿多了衣服要脫或者穿少了衣服要加,或者出了汗拜托老師換衣服的;也有家長跟老師商量家委會工作的……到了放學后乃至晚上,還有一波家長跟老師的溝通高潮,有打聽孩子課堂表現的,有跟老師溝通孩子個性,促進孩子更好適應新學期學習的??一般都會花掉李靚個把小時時間。

砂子塘泰禹小學處在新城區,周邊樓盤不斷冒出,就近入學壓力非常大,這也導致一年級新生基本都是60人左右的大班額。

當小一班主任,事無巨細,要當老師還要當媽媽,出了名的辛苦。剛入學,要讓60個懵懂小一生學習的就是守規矩:上課鈴聲響要進教室,值日生喊起立,要站起來跟老師問好,做操要排隊入場……看似簡單,其實還真不易。一個看似簡單的排隊,該怎么站,站在什么位置,都必須反復提醒和訓練,小一生的班主任,必須耐心。

開學才兩天,李靚的嗓子就已啞了,不得不隨身攜帶一個擴音器,“休息幾天聲音會好點,但整個學期嗓子都會在充血狀態。”這種狀態很容易導致聲帶長息肉,這也成了老師的職業病。

當一年級的班主任,一周12節課,升旗要帶,體育大課間要帶,看作業,備課,正常時間7時30分左右能回家,不過加班到九時十時也很正常。一天下來,累的不僅是嗓子,還有心。

李靚一直很內疚對自己的孩子太嚴厲了,管孩子的時間并不多,“把所有的耐心和愛心給了班上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極不耐煩,犯點小錯就沖孩子發脾氣,把壓力和情緒轉移到了孩子身上……”

最擔心:外界因素對教育干擾太多

最害怕:自私、焦慮的家長

陳奇志:長沙市一中高三班主任

下課鈴響了,四五個小伙子拿著書跑進陳奇志的辦公室,圍著她問問題;有個學生帶了一包他認為好吃的糖給老師吃;有班干部來跟老師商量班級工作……按網上說法,這群年輕人現在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得化學做得物理,是人生知識最淵博的階段。陳奇志跟他們態度溫和,相處輕松,她說這是市一中傳統的師生關系,不是靠畏懼,而是心懷敬愛。陳奇志介紹說,有的老師還有自己的粉絲團,像歷史老師楊文喜歡在固定某天穿白襯衫,學生粉絲們就都穿白襯衫,向老師致敬。

“決定自己命運的,是學習能力和人生態度,不是高考!”作為名校的高三班主任,關注得最多的,是學生的情緒,要做學生們情緒的“定海神針”。陳奇志有很多這樣的故事,比如幾年前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遇到大型考試就容易緊張失眠。高考前一天晚上,他又陷入了失眠緊張癥之中。“他晚上9時跟我打電話,說希望能吃顆安眠藥睡覺,被我否定了。”一番情緒疏導后,這名學生緩解了自己的緊張,最后以668分的成績考進了清華大學。

高三老師有多忙,似乎不必多說。有晚自習輔導的時候,陳奇志經常要陪到22時,然后才能回家。陳奇志不覺得自己該拿辛苦說事,她覺得任何行業,只要想做好,都會很辛苦。她不想去跟別人比較,每天上完課,自己覺得上得好,心情也很愉悅,而能引導學生們健康快樂成長成才,她覺得就很滿足。

如果說教學中有點小煩惱,也許就是來自外界的干擾太多,有來自家長的,也有來自社會的。

“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喜歡跟孩子報很多課外班。這容易導致的情況是,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在課外班時覺得以后課堂還會教,學習不用心;在自己老師上課的時候又覺得已經學過這樣的知識,半桶水亂晃。”這給老師帶來的后果就是,“上課成了煮夾生飯”,學生們懂的懂一點,不懂的完全不懂,教起來難易不好把握,甚至有時是老師以為懂了,學生其實還沒真正弄懂,很帶有欺騙性。

讓她心憂的事情還有,社會上拿個別老師的個別行為上升到整個教師行業來說事,“我身邊的同事都很敬業,我們的付出會竭盡所能,辛苦些沒關系,只希望社會對老師能更多一點理解和寬容。”

“我希望外界干擾少一點,讓老師安安靜靜地教書育人。”這是陳奇志在第31個教師節來臨時的心愿。

最擔心:孩子受傷最害怕:無

熊利娟左慶珍李文娟:瀏陽市特殊教育學校老師

對熊利娟來說,教師節連卡片都不必收,如果她的學生能說聲“老師,教師節快樂”她會感動得哭出來。因為對于聾啞孩子來說,“sh”、“l”都是極難發的音,“這需要訓練好幾年的時間”。在熊利娟的班上,主要是6歲以下的聽力受損孩子。

教師節送禮這樣的話題,似乎跟這所學校無關。因為這是一所“零收費”的學校,不少家庭條件很差,有老師到智障孩子家去家訪,發現孩子父母都是智障,唯有奶奶一人支撐著整個家庭。這時候,老師會默默地塞點錢在奶奶的手中。

跟普通老師比起來,特殊教育老師的責任和辛苦,可以說是加倍了。

比如同樣是照顧孩子午休,熊利娟要多做的一個事情是,把孩子的電子耳蝸一個個取下來收好,等他們起床后再幫他們一個個帶上去;盲童班班主任李文娟會隨時注意校園有沒有未包好的硬角,沒撿干凈的石塊,消除“總是夢到孩子碰得頭破血流”的噩夢;啟智部主任左慶珍,一直在探索課程改革,因為這部分教學全國都沒有統一教材,只能自己去摸索。校黨支部書記藺傳次是從普通學校調過來的老教育人。他直言,本校的師德師風建設這塊不是難題,“幾乎從來沒有家長請吃飯”。同時,老師們的成就感也較弱,因為不可能桃李滿天下,人才輩出。但是,他為自己學校的老師點贊,因為這里的崗位崇高、偉大、光榮,因為這里的名利心淡薄。“我們的老師更有愛心、耐心和細心,對孩子的照顧是24小時的。殘疾孩子一般鍛煉得少,身體素質也相對較差,半夜發燒往醫院里送是經常的事,真的比自己的孩子還照顧得多。”

在這里,吃飯是一項專門的課程。先教孩子們認識餐具、米飯和菜,還要教會他們跟老師溝通,想吃什么菜就說;學會走路也是一門課程,有的智障孩子走路喜歡低頭疾走,一眼就容易讓人看出來是弱智,要對他們進行形體訓練,盡量避免“弱態”;怎么哭和笑,怎么表達情感,怎么防止“陌生人把我帶走”……都是重要的課程。有的孩子甚至要從漱口、洗臉開始教起,重復訓練一個學期。

下午4時30分是走讀的學生離校時間,也是熊利娟跟家長一個個討論個性訓練、孩子回家后怎么輔導的時間。下午6時后,熊利娟才會有自己的時間。

至于報酬,周紅霞副校長說,學校老師收入全部來自財政撥款,“瀏陽市一直非常重視特殊教育,所以率先執行了長沙市特殊教育提升方案。”按這個方案,特殊教育老師可以提高平均績效的40%用于崗位補貼,提升后,像熊利娟這樣的老師,年收入可以達到4萬元。然而,誰都知道,他們的付出與回報并不成正比。

好在老師們不計較這些,讓這些殘缺的孩子綻放生命光彩,似乎成了他們心甘情愿背負的責任。李文娟說,我就是孩子們的眼,所以她總是用她的眼,去掃平一切不安全因素;熊利娟班上的孩子由排斥到依賴她,回家后以“熊老師說”為最高法則,在25歲的熊利娟眼里,這就是最高的贊美;而對左慶珍來說,看著盲童們手牽著手、扶著肩走上舞臺,唱一首《明天會更好》,就足以讓她熱淚盈眶。

記者絮語

世界很吵,校園很靜

好多想讓自己靈魂靜下來的文青,選擇去西藏。其實,不如走進特殊學校的校園,看那些孩子的眼睛。瀏陽市特殊學校老師左慶珍說,她的孩子那么單純善良,“每顆心都像水晶般透明澄澈”。

上課的時候,校園安靜下來,白云閑閑地從一個教室窗戶飄到另一個教室窗戶,那在籃球架上吵架的麻雀,是如此聒噪。這個校園,好似世外桃源。

整個學校只有192個學生。可是卻比普通學校1920個學生更難教,需付出更多的心血。

任何功利心在這里毫無意義,左慶珍和她的同事們要做的事情,是一遍一遍地訓練孩子,想哭的時候就可以哭,走路避免“弱態”;教會他們,怎么保護自己不受侵犯。

這樣的老師,那樣柔和地守望著這群特殊的孩子,就是你想尋找的沉靜。

記者調查

教師職業情緒三宗“最”

在近十天的時間里,記者調查訪問了56位中小學老師。這個調查問卷很簡單,撇去了跟收入有關的話題,單關注教師的職業情緒。

為什么不再聊收入?用長沙市教育局局長盧鴻鳴在談及長沙市師德師風建設的話來說,在選職業的時候,如果要考慮收入的因素,那請不要選擇當教師。職業對老師的要求,有著比一般人更高的道德標準,這個職業的共性就是“安貧樂教”。

所以這是一個崇高的職業,也是我們社會必須崇敬的。

記者的調查很簡單,只有三個問題??“你在工作中最害怕什么樣的問題?”“你在跟家長打交道中最不喜歡哪一類型的家長?”“你認為最幸福的小時刻有哪些?”

A

你在工作中最害怕什么樣的問題?小學老師“最害怕學生出安全事故”,中學老師“最害怕自己的付出在孩子成長上得不到體現,得不到同事和學校的認可”。

這些老師害怕的“安全事故”,既包括教育行政部門三令五申強調的“校園環境安全”,也包括學生之間的小打鬧。你戳我一下我戳你一下這類雞毛蒜皮的事情,也許就可以延伸到校外,成為家長和家長之間或者家長和學校之間的矛盾。

過于關注孩子安全,讓老師的育人方式也有了改變。有體育老師在受訪時跟記者表示,以前帶田徑訓練時,要去探底學生體能極限,但現在就要小心得多,“如果一個學生喊累了,就不太敢跟學生加碼了,怕他萬一承受不住,出問題就麻煩了。”

中學老師的“最害怕”,就是“考試后學生出成績”。有時候學生感受到的來自成績的壓力,也許遠沒有老師多。即使在很多人看來,相比初高中似乎沒有成績壓力的小學老師,也受到這個問題困擾。有老師跟記者打比喻說,這就好比是一人承包一畝麥子,別人家欣欣向榮一派豐收景象,你家苗蔫蔫的,無精打采,對這個更重視精神獲得的職業群體來說,這可能是最難承受的事情。

B

你在跟家長打交道中最不喜歡哪一類型的家長?幾乎所有的受訪老師都提到了一類家長:自以為懂教育,其實一知半解,但講起來卻頭頭是道。

這是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也是教育觀點激烈碰撞的時代。這都需要老師繼續花時間學習。連一直被其他行業羨慕的悠長寒暑假,也至少有一半的時間,被用在了各類培訓和開會中。

不僅是課堂變了。他們面臨的教育對象也變了。育英學校校長嚴春琳感嘆現在老師和家長要學習,“不然何以去教現在這群見多識廣、聰明活波的孩子?”

而老師要經常面對的家長也變了。現在的中小學家長,以70后、80后為主,大多都受過高等教育,重視孩子的教育,熱衷于教育問題的討論。

在老師看來,家長對教育問題的關注,是家校良好溝通的基礎,因為雙方努力的目標是一致的。

但是過于糾結呢?呵呵。

雨花區泰禹小學校長李臻最想對家長說的一句話是:“請信任我們,把孩子交給了我們就信任老師,能以慈母之心,嚴師之行,公平之理,帶領好你的孩子。”

C

幸福的故事都是相似的。你認為最幸福的小時刻有哪些?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提到了一個時刻??擁抱。

也許是剛上學的孩子給的一個快樂的擁抱;也許是畢業后多年回校的孩子給的一個感恩的擁抱;也許是幫孩子解決了情緒問題后孩子給的一個安心的擁抱……

長沙市中小學大部分校長們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就是早上站在校門口迎接來上學的孩子和來上班的老師。

芙蓉區東屯小學校長張宏軍覺得一天充滿正能量,從聽到孩子清脆的“張校長好”開始,“他們其中之一有時突然來擁抱我一下,這就是我感受到的簡單的幸福時刻”。(長沙晚報記者岳霞)

據瀟湘晨報報道:

前北大副教授扎根永州傳承讀書習慣帶兩噸書來湘

9月9日,作為全省優秀教師代表來長沙參會之后,湖南科技學院的張京華教授稍作休整,9月10日教師節這天,他還將受湖南師范大學校長之邀去那里舉行一場講座,他決定把主題定在文獻這一塊。

張京華喜歡讀書,且涉獵范圍極廣,他說,來湖南這12年,他的知識面變得更廣了。2003年來湖南的時候,張京華打包了一個兩噸的箱子,里面放的基本上都是書,他想在永州這個清凈的地方把這些書全部讀完,結果最后只讀了一半,后來把精力轉到拓展其他領域去了。

從1979年入讀北京大學歷史系,到1999年離開大學,張京華彼時已經從一位北大學生成為北大副教授。2009年,張京華從北大離職,隨后去了洛陽大學擔任教授,在那里,他結識了自己的妻子。2003年,湖南科技學院招聘教授,張京華和妻子一起應聘,兩人都來永州了,一個在中文系,一個在圖書館。

為什么來永州?他的回答很簡單,他這輩子除了讀書,其他愛好甚少,來永州,就為找一個清凈的地兒讀書。由于學習歷史,他對永州的過往也非常了解,對這里很有親切感。

大概8年前的時候,湖南科技學院淘汰了一批木質書架,張京華搬了10個書架放在家里,這下他的書終于不用摞在地上了,但是這10個書架也很擁擠,查閱起來很不方便。

張京華每年花在書上的錢要有三四萬,他說,他的工資除了買書,其他方面的開支都很少。永州不像北京,很多他想看的書沒法借到,只能夠自己掏錢買,例如他想研究進化論在中國的傳播,就要把和進化論相關的研究著作都買了;為研究顧頡剛的《古史辨》,他甚至把盲文版的《古史辨》都買了。

愛書如癡的張京華,也樂于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來湖南科技學院一年后,他就在學校發起了國學讀書會,還指導學生做研究、寫論文。例如,以預科生身份入讀湖南科技學院的王志芳,現在是大二學生,在張京華的指導下研究沈云英,目前已經發表了數篇論文,且有專著要出版。(瀟湘晨報記者范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