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兩會報道 > 正文

聊城兩會召開時間議程安排,2020年聊城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全文精神

更新時間:2023-08-25 04:21:21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2017年聊城市兩會召開時間議程安排,聊城市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全文精神要點解讀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小編正在編輯當中,下面是先共參考!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十二五”時期政府工作回顧

“十二五”時期是我市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面對國內外環境復雜變化和諸多挑戰,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搶抓發展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全力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全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都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勝利完成。

(一)綜合實力邁上新的臺階。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影響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全市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主要指標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生產總值完成2663.6億元,是2010年的1.7倍,年均增長10.6%,人均達到7185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5.9億元,是2010年的2.5倍,年均增長2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0.2億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長14.6%;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592.3億元,貸款余額1872.3億元,分別是2010年的2.1倍和1.9倍。

(二)轉型升級取得重大進展。全市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11.9∶51∶37.1,第三產業占比提高7.7個百分點。農業結構調整深入推進。糧食生產實現“十三連增”,達到“噸糧市”標準,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瓜菜菌總產達到1626萬噸,被評為“中國蔬菜第一市”。規模以上龍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三品”認證數量分別是2010年的2.4倍和7.7倍,農業機械化率提高11個百分點。工業經濟擴量提質。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867家,主營業務收入突破9000億元,年均增長17.5%。傳統產業改造、新興產業培育、工業園區建設取得新成效,高新技術產業占比達到26.3%。服務業發展步伐加快。全市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19.3%,社會物流總額突破1萬億元,電商企業達到3600家,被命名為“中國溫泉之城”。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成效明顯。全市新增國家級研發平臺4家、省級79家,榮獲中國專利金獎1項、全國質量獎和省長質量獎4項,成功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檢查榮獲第一名。

(三)發展后勁得到顯著增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7747億元,年均增長18.8%。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350億元,是“十一五”的3.7倍。信發集團6×66萬千瓦機組、魯西化工新材料、中通新能源客車、中色奧博特銅精深加工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突破。全市電網投資完成69.4億元,是“十一五”的2.7倍。新建改建公路6732公里。京九鐵路聊城站房改造、邯濟鐵路擴能改造、高邢高速、德商高速聊城至范縣段、濟聊一級公路聊城段全面建成,青蘭高速、莘縣至南樂高速開工建設,鄭濟高鐵、京九高鐵、聊泰鐵路、聊城機場、德鄆高速等全部列入國家和省綜合交通網規劃,聊城暢通高效的現代交通體系正在形成。

(四)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970億元,是“十一五”的10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6.2%,提高10.1個百分點。城市規模明顯擴大。中心城區由69平方公里擴展到90平方公里。全市達到292平方公里,是2010年的1.4倍。城市改造明顯加快。棚戶區改造征收面積2823萬平方米,是“十一五”的5.6倍;開工建設回遷安置房10.7萬套、基本建成10.4萬套,5.4萬戶群眾喬遷新居。城市功能明顯增強。全市新建改建城市道路500公里、雨污管網675公里,增加新能源公交車1200部、供熱管道200公里、管道天然氣用戶19.8萬戶。新建污水處理廠16個、垃圾處理廠9個,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5%和100%。城市形象明顯提升。中華水上古城風貌基本形成,徒駭河濱河大道、湖南路徒駭河大橋建成通車,市體育公園、市民文化活動中心等投入使用。各縣(市)城區新建湖泊7個、濕地23個,水城特色進一步凸顯。城鄉環境明顯改善。全市林木綠化率達到37.5%,提高6.3個百分點。中心城區新增提升綠化面積3500公頃,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建設農村新型社區510個,城鄉環衛一體化實現全覆蓋,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五)發展活力有了明顯提升。農業農村改革扎實推進,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基本完成,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一村一社”全覆蓋。國企改革繼續深化,國資監管體系更加完善。投融資體制改革和營商環境建設成效顯著,設立了市級股權引導基金,市場主體達到30.1萬戶,是2010年的2.5倍。金融改革成果豐碩,新增市級銀行業金融機構8家,農信社銀行化改革全面完成;高唐天泰集團成功在英國上市;16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總量居全省第7位。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更加深入,東阿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對外開放取得重要進展,累計利用外資5.2億美元,連續三年入圍全國外貿百強市,境外投資企業達到91家。新設立了高新技術開發區、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進入國家級開發區行列。

(六)群眾生活實現大幅改善。全市財政用于民生的支出達到1028.9億元,占總支出的80.3%,高于全省3.9個百分點。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4%和13.9%,57.6萬人實現脫貧。就業創業成效顯著。新增城鎮就業35.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3%以內。社保體系更加完善。連續4年提高居民基礎養老金,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失業保險、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等標準逐年提高,城鄉醫保制度實現整合,基本社保覆蓋率達到87.5%。全市新建農村“幸福院”338處,新增社會養老床位1.5萬張,市兒童福利院投入使用,慈善捐款達到3.4億元。建設各類保障房4.4萬套,改造農村危房5.3萬戶。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建成鄉鎮中心幼兒園135所,新建、改建中心城區中小學15處、農村校舍160萬平方米,聊城市技師學院、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投入使用。衛生計生水平明顯提高。市人民醫院成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縣鄉醫療機構全部實行“先診療后付費”,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文化體育事業不斷進步。新建改造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000個,市豫劇院投入使用,成功舉辦了市第二屆運動會。社會治理能力全面提升。法治聊城、平安聊城建設深入推進,安全生產事故指標全面下降。國防動員工作扎實開展,成功實現全國雙擁創城“三連冠”。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社會科學、民族宗教、檔案史志、臺灣事務、防震減災、婦女兒童、青少年、油區、氣象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績。

(七)自身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嚴格落實“八項規定”,切實加強自身建設。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扎實推進。在全省率先推出“三個清單”,推行“三證合一”、四證聯辦、先照后證,開展國地稅聯合辦稅,實行了星期六企業工作日、群眾工作日和金融工作日制度,建立了網絡信息辦公系統。依法行政全面推進。出臺了政府議事規則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建立了法律顧問制度,完善了新聞發言人制度,制定了公共資金使用透明化等四項制度,建設了公共資源交易統一平臺,對市長公開電話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自覺接受各方面監督,辦理人大議案和代表建議586件、政協委員提案935件。黨風廉政建設成效顯著。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及“庸懶散”等問題1285起,給予黨政紀處分778人,正風肅紀取得重要成效。

各位代表,五年來,聊城不僅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被列入中原經濟區、京津冀協同發展區、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山東西部經濟隆起帶,成為國家和省區域發展戰略疊加區,被評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國家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這為聊城今后長遠發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機遇。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不易。這是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科學決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加強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各界朋友,向駐聊部隊官兵和中央、省駐聊各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聊城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回顧五年來的工作,我們深切感到,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切實做好政府工作,必須政治堅定、服務大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各項決策部署,緊密結合聊城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必須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用心謀劃、主動有為,努力把聊城的發展融入全國、全省發展的總體布局。必須改革創新、攻堅克難,敢于擔當,勇于負責,積極破解發展難題,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必須爭先進位、科學發展,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努力在全國、全省走在前列。必須凝心聚力、團結實干,調動好各級各方面特別是廣大企業家的積極性,營造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必須作風引領、為民務實,切實強化服務意識,保持同廣大群眾的血肉聯系,筑牢改革發展的堅實基礎。這既是過去五年經驗的總結,也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要遵循。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在發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是:經濟總量偏小,人均占有水平較低;農產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設薄弱,農業產業組織化程度低;重化工業比重高,服務業發展滯后;科技創新能力薄弱,高新技術產業占比較低;經濟外向度不高,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不強;城鎮化水平低,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還不完善;節能減排壓力較大,大氣污染防治任務艱巨;農村貧困人口較多,安全生產、社會穩定仍然存有隱患;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營商環境仍不夠優化。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高度重視,下決心予以解決。

二、“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

各位代表,“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也是我市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關鍵期,制定并實施好“十三五”規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根據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關于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我們制定了《聊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已印發大會,請一并予以審議。

“十三五”時期,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和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批示精神,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構建富有生機活力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將聊城建設成為冀魯豫三省交界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新高地和中原經濟區區域中心城市、京津冀協同發展試驗區、中國北方高品質示范城市,確保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要發展目標是:

??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左右,人均突破1萬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3%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0%左右。

??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農業做優、工業做強、服務業做大,三次產業比例大體調整為8∶45∶47,產業競爭力顯著提升。

??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聊茌東”都市區格局基本形成,縣(市)城區功能更加完善,小城鎮特色更為突出,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常住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達到56%和45%以上。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建成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和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水和大氣質量顯著改善,打造河湖秀美、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法治聊城、平安聊城、健康聊城、智慧聊城、幸福聊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和9%以上,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社會文明程度全面提升。*更加深入人心,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深入挖掘和闡發,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成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較強競爭力的文化名市。

??各項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持續深化,政府與市場、社會的關系進一步理順,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顯提升。

各位代表,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必須主動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切實把五大發展理念和依法治國要求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

(一)突出創新發展,建設品質活力新聊城。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改革為動力,推進各領域跨界融合,構建富有活力、結構優化、高效協同的經濟運行體系。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5%左右,發明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10%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5%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占比達到35%以上,爭創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全面建成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形成科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新格局。

(二)突出協調發展,建設融合跨越新聊城。推進區域協調,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等國家和省區域發展戰略。推進城鄉一體,構建以“聊茌東”都市區為龍頭、縣(市)城區和中心鎮為主體、美麗鄉村為基礎的新型城鎮化格局,“聊茌東”城鎮人口達到200萬人,其他5個縣(市)城區人口均達到25萬人以上,城中村改造全面完成。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鄭濟高鐵、德商高速、青蘭高速、莘縣至南樂高速建成通車,開工建設京九高鐵、聊泰鐵路、德鄆高速、聊城機場,構建“米字型”鐵路網、“田字型”高速公路網,實現縣縣通高速,建成冀魯豫三省交界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三)突出綠色發展,建設秀美宜居新聊城。建設全域水城,實施市縣水系連通工程,打造河湖秀美大水城。全面加強生態建設,實施道路、城鎮、村莊、水網綠化工程,加快森林公園建設,建成國家森林城市。到2020年,全市空氣質量基本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86.8%,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主要指標全面達標,形成天藍地綠水清、空氣清新怡人的良好環境。

(四)突出開放發展,建設包容大度新聊城。堅持對內對外開放并重,加大市外境外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力度,著力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行業50強,創新國際貿易發展方式,加快建設“海外聊城”,在引進全球優秀創業創新人才和團隊、招大引強、重點企業國際化上實現突破,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6%左右。

(五)突出共享發展,建設和諧幸福新聊城。實施扶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實現399個省級重點貧困村整體脫貧。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1萬人以上,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著力建設教育強市和人力資源強市,加快普及學前教育,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高普通高中辦學質量,全面提升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水平。推進“健康聊城”建設,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爭創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城市社區建成15分鐘健身圈,農村普及便捷實用的體育健身設施。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社會保險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社會福利救助體系更加完善,構建起覆蓋全社會更均等、更公平、更高層次的保障網。

(六)突出依法治市,建設文明誠信新聊城。推進法治聊城建設,完善基層民主和群眾自治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促進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便民化。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健全科技館、少年宮等公共文化設施,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推進誠信聊城建設,構建“守信受益、失信受損”的信用環境。推進平安聊城建設,建立網格化社會治安管理體系;完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開展企業法人等普法教育,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到2020年,全民法律素養、文明程度、社會誠信度、居民安全感大幅提高,我市成為依法辦事、安全穩定、近悅遠來的文明誠信之城。

各位代表,通過五年的努力,我市將實現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產業體系邁向高端,交通出行方便快捷,社會生活安定和諧,水城特色更加突出,生態環境清新怡人,人民群眾殷實幸福,一個文明、富裕、開放、秀美的新聊城將在魯西大地蓬勃崛起!

三、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

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根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決策部署,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作風引領、團結實干、爭先進位、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和“123451”的發展思路,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積極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重點任務,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新突破。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進出口總額增長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2%左右,全面完成省下達的各類約束性指標。工作中,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面:

(一)著力推進轉型升級,確保產業素質實現新提升。堅持以標準、質量、品牌培植核心競爭力,以管理、工藝、技改提質增效,推動三次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以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為抓手,發揮優勢,補齊短板,努力提高農業組織化和產業化水平,加快向生態安全、優質高效方向發展。

一是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以發展精致農業為重點,積極調整農業品種結構,大力發展精深加工,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重點抓好20個精致農業園區和100個品牌蔬菜、特色林果、現代畜牧和水產養殖基地建設,實施好“百萬頭肉驢養殖工程”;建設鄉村旅游示范點100個、創意農業基地10處。

二是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以培育聊城區域公共品牌、知名特色品牌為重點,抓好19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確保“三品一標”新增認證產品50個、基地20萬畝,爭創國家級、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和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基地。

三是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大龍頭企業培植力度,確保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0家。積極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適度規模經營耕地面積達到30%以上。抓好20個農產品批發市場完善提升,深化與北京首農集團的合作,使更多的農產品進入北京超市和社區,搶占高端市場。借助阿里巴巴等服務平臺,扶持發展“淘寶村”。

四是加快構建現代農業支撐體系。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加快推進聊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抓好5個農業科技孵化器、10個區域研發平臺、100個新品種新技術展示基地建設;加快農業物聯網等現代裝備技術的推廣應用,每個縣(市、區)至少新建成1處高標準示范園。實施“萬名科技人員下鄉”行動,培訓新型農民20萬人次以上。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金堤河流域、黃河灘區、沉沙池區治理,完成8座平原水庫和輸水管道主體工程,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8萬畝。

推進工業提檔升級。加快工業向中高端邁進,確保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一是加大傳統產業改造力度。重點抓好有色金屬、汽車及機械裝備、化工等八大產業轉型升級,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實施信發集團年產30萬噸高純鋁、泉林紙業250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等30個重點項目,確保技改投入增長12%以上。二是加大新興產業培育力度。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節能環保等四大戰略新興產業,突出抓好新能源汽車、通訊光纖等重點產品,力爭高新技術產業占比提高1.5個百分點以上。三是加大企業培植和項目建設力度。實施工業“雙百”工程,集中力量培植100戶重點企業,引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成10家企業上市材料申報,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20家以上;抓好100個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完成投資1000億元。深入開展好“企業工作日”、“金融工作日”活動,積極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化解擔保圈風險,努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四是加大產業園區建設力度。著力抓好“5+3”千億產業園區建設,推動企業集群式入園發展,力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800億元。突出抓好信發高新材料產業園區建設,加快高端項目引進和產業配套,打造國際高新材料產業基地。五是加大過剩產能化解力度。對喪失自我修復能力的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債務重組等方式,實現市場出清,引導有限的資源流向更高效率的企業。啟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用3年左右時間完成化工企業入園、轉產或關停工作。

推進服務業跨越發展。調整優化傳統業態,培育發展新興業態,服務業占比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一是實施現代物流業突破工程。抓好蓋氏邦曄、千千佳等20家重點企業發展,改造提升煙店軸承市場等七個大型市場,加快六大百億物流園區和16個重點項目建設,物流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二是實施電子商務示范帶動工程。加快建設聊城電子商務產業園,培育創業大廈、當代國際大廈等電商集中區,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進園區、進企業,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三是實施商貿業提升工程。支持傳統商業創新經營業態,啟動建設繽紛日月城、世紀天貿城等特大商業綜合體,規劃建設紅星美凱龍等城市綜合體,新建郵政便民服務站2500家。四是實施健康服務業培育工程。加快聊城大學醫學院建設,打造聊城現代醫療綜合體。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醫療養老產業,促進鼎暉投資與市第三人民醫院的合作,推動茌平千島山莊、臨清華美健康產業園等項目盡快投入使用,建設冀魯豫三省交界健康醫療中心。五是實施文化旅游業壯大工程。高標準完成運河旅游發展及水生態體系規劃編制,推進運河文化旅游產業帶建設。整合古城區和東昌湖旅游資源,完成古城保護與改造,推動東昌湖風景區、阿膠養生文化苑創建5A級景區。加強地熱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積極發展大眾化溫泉旅游。以圖書、演藝、動漫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為重點,扶持10個地方特色文化項目,培植壯大文化產業集群。六是實施金融高地建設工程。加快組建聊城商業銀行,建成注冊資本10億元的大型融資性擔保公司和聊城綜合資產交易中心。引進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5家,銀行機構存貸比力爭提高2個百分點,普惠金融資產規模增長10%。同時,積極發展研發設計、商務咨詢、信息技術、家政服務、休閑娛樂、體育健身等其他服務業,全面提升服務業發展的規模和水平。

(二)著力加大高效投入,確保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深入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500億元。

一是狠抓精準招商。更加注重對接國家重點戰略,注重圍繞優勢產業篩選項目,注重發揮商會、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注重發揮大企業的招商主體作用、招大引強,確保全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00億元以上、實際利用外資6300萬美元以上,力爭在引進重大項目、高科技項目、現代服務業項目上實現突破。

二是狠抓重點項目建設。突出抓好100個“三高一低”大項目建設,完善市級領導幫包、考核評比獎懲、第三方評估等機制,完成土地增減掛復墾面積8000畝、挖潛改造1萬畝,開發未利用土地9000畝,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三是狠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青蘭高速、莘縣至南樂高速建設,力爭德商高速聊城至夏津段上半年通車;爭取鄭濟高鐵、聊泰鐵路開工建設,聊城機場、京九高鐵、聊邯長高鐵、德鄆高速等取得扎實進展。抓好干線公路建設,加強鄉村道路改造,新建改建農村公路500公里。

(三)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確保內生動力實現新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和質量強市戰略,努力提高全市核心競爭力。

一是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推廣“聊城創業大學+教學點”模式,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億元,抓好30個特色鎮、600個專業村、31個小企業創業輔導基地建設,爭取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5萬戶以上,爭創國家級創業型城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加快資源整合,基本建成云計算和大數據中心。

二是大力推進平臺建設。實施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支持企業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力爭新增省級以上研發平臺11家,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實現省級以上技術創新平臺全覆蓋。加快創新孵化平臺建設,培育科技成果研究推廣中心10家。

三是大力推進人才工作。研究出臺高層次人才引進與管理辦法,引進高層次專家200名以上、退休專家100名以上。加大人才國際化培養力度,開展海外高層次培訓。積極發展職業教育,推動校企合作,新增高技能人才55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