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思想學習 > 正文

優秀領導干部事跡材料【多篇】

更新時間:2023-08-18 03:25:12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優秀領導干部事跡材料一

一九六二年冬,焦裕祿受黨的委派來到了蘭考,當時,正是我國國民經濟處于暫時困難時期,蘭考的風沙、內澇、鹽堿等自然災害很嚴重,農業產量很低,群眾生活很苦……焦裕祿同志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對干部和群眾進行思想教育、階級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激起縣委領導班子和人民群眾抗災自救的斗志,掀起了挖河排澇、封閉沙丘、根治鹽堿的除“三害”斗爭高潮。

在除“三害”斗爭和各項工作中,焦裕祿以身作則,帶病實干,嚴于律己,關心群眾,后來,因積勞成疾,以身殉職。

一、激勵蘭考人民抗災自救的斗志

一九六二年冬,焦裕祿同志懷著改變災區面貌的雄心壯志,來到了蘭考。

展現在焦裕祿面前的蘭考大地,是一幅嚴重的災荒景象。橫貫全境的兩條黃河故道,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黃沙;片片內澇的洼窩里,結著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鹽堿地上,枯草在寒風中抖動。這一年,春天風沙打毀了二十萬畝麥子,秋天淹壞了三十萬畝莊稼,鹽堿地上有十萬畝禾苗被堿死,全縣的糧食產量下降到歷史的最低水平。

重重的困難,在這個貧農出身的共產黨員看來,這里有三十六萬勤勞的人民,有烈士們流血犧牲解放出來的九十多萬畝土地。只要加強黨的領導,就是有天大的艱難,也一定能殺出條路來。

焦裕祿同志說:“感謝黨把我派到最困難的地方,越是困難的地方,越能鍛煉人。請組織上放心,不改變蘭考的面貌,我決不離開這里。”

第二天,當大家知道他是新來的縣委書記時,他已經深入到農機調查訪問去了。他拜群眾為師,虛心向群眾學習。開座談會,全面了解災情及其原因,尋找救災辦法。同時,焦裕祿同志教育干部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深入到每家每戶,了解情況,宣傳政策,進行思想發動,進行*教育。

通過教育和發動,蘭考人民明確了前進方向,振奮起抗災自救的精神,堅定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決心,信心百倍地改變多災多難的舊蘭考。

焦裕祿同志經常住在農民的草庵子里,蹲在牛棚里,跟群眾一起吃飯,一起勞動。他帶著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對群眾的無限信任,在廣大群眾中間詢問著、傾聽著、觀察著。他聽到許多農民要求“翻身”、要求革命的呼聲,看到許多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對“三害”斗爭的革命精神,他在群眾中學到了不少治沙、治水、治堿的辦法,總結了不少可貴的經驗。群眾的智慧,使他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也更堅定了他戰勝災害的信心。

焦裕祿通過調查,感概萬千。他說:“蘭考的貧下中農是革命的,他們有改變家鄉面貌,由窮變富的強烈要求,就象在一千零八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布滿干柴一樣,只要崩出一個火星,就可以引起熊熊烈火。”

二、統一縣委領導班子思想

蘭考是一個老災區。當時整個縣上的工作,大部放在救災上。縣里有些干部被災害壓住了頭。對改變蘭考面貌缺乏信心。是依靠群眾,自力更生,改變災區面貌,還是兩手向上,依賴救濟呢?面對這種情況,焦裕祿同志感到:要改變蘭考面貌,干部是關鍵。“干部不領,水牛掉井”。群眾在災害面前兩眼望著縣委,縣委領導挺不起腰桿,群眾的積極性就得不到充分發揮。

1963年元月,焦裕祿在縣委擴大會議上,要求各級領導同志要帶頭到困難村去,與基層干部同甘苦、共患難,為改變貧困地區面貌作出貢獻,為基層干部作出榜樣,真正做到心不離群眾,身不離災區。

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祿召集在家的縣委委員開會。人們到齊后,他沒有宣布議事日程,就領著大家到火車站去了。

當時,蘭考車站上北風怒號,大雨紛飛。車站的屋檐下,掛著尺把長的冰柱。國家運送蘭考一帶災民往豐收地區的專車,正從這里開過。也還有一些災民,穿著國家救濟的棉衣,?曲在貨車上,擁擠在候車室里......。

焦裕祿指著他們,沉重地對同志們說:“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是我們的階級兄弟。是災荒逼迫他們背井離鄉的,不能責怪他們,我們有責任。黨把這個縣三十六萬群眾交給我們,我們不能領導他們戰勝災荒,應該感到羞恥和痛心......”焦裕祿再也講不下去了。幾位縣委領導低下了頭,而心里卻豁然開朗,明白了風雪夜車站之行的含義。縣委一班人受到了一次最實際、最生動的思想教育,增強了率領廣大干群團結奮斗,努力改變蘭考面貌的決心。

回到縣委后,焦裕祿同志又組織大家學習《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文章,鼓舞大家的革命干勁,鼓勵大家象張思德、白求恩那樣工作。

后來,焦裕祿又專門召開了一次常委會,回憶蘭考縣的革命斗爭史。焦裕祿說:“蘭考這塊地方,是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先烈們并沒有因為蘭考人窮災大,就把它讓給敵人,難道我們就不能在這里戰勝災害?”

就這樣,一個“如何戰勝災荒,改變蘭考面貌”的大討論在全縣訊速展開了。縣委領導干部,紛紛走出縣委機關,到農村住隊蹲點。焦裕祿到許多重災村調查研究,通過走、看、問、記,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同時也發現了不少令人深思的問題。他對縣委同志說“蘭考是個大有作為的地方,問題只要看得準,干下去,要革命。蘭考是災區,窮、困難多;但災區有個好處,它能鍛煉人的意志,培養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

焦裕祿同志堅定的革命意志和樂觀主義精神,感染了縣委的領導,感染了全縣的黨員、干部和群眾。

三、親自掂一掂“三害”的份量

1963年2月,縣委決定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治沙、治水、治堿的斗爭,成立除“三害”辦公室。

焦裕祿深深地了解,理想和規劃并不等于現實,這澇、沙、堿三害,自古以來害了蘭考人民多少年呵!今天,要制服“三害”,要把它從蘭考土地上象送瘟神一樣驅走,必須進行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付出高昂的代價。

他下決心要把蘭考縣一千零八十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況摸透,親自去掂一掂蘭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份量。

根據這一想法,縣委先后抽調了一百二十名干部、老農和技術員組成一支三結合的“三害”調查隊,在全縣展開了大規模的追洪水、查風口、探流沙的調查研究工作。當時,焦裕祿同志的肝病已相當嚴重,許多同志勸他不要下去,勸他在家里聽匯報。他說:“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 他背著干糧、拿起雨傘,和大家一起在蘭考的原野上日夜奔波。追沙,他一直追到沙落地;查水,他又是查到水歸槽。干旱季節,他親自用舌頭辨別鹽堿的種類和土的含堿量。在同自然災害的斗爭中,焦裕祿同志不顧重病纏身,忍受著嚴重疾病的折磨,在風里、雨里、沙窩里、激流里,堅持度過了一百二十多個白天和黑夜,跑了一百二十多個大隊,跋涉五千余里,終于摸清了蘭考“三害”的底細,全縣有大小風口八十四個,經調查隊一個個查清,編了號、繪了圖;全縣有大小沙丘一千六百個,也一個個經過丈量,編了號、繪了圖;全縣的千河萬流,淤塞的河渠,阻水的路基,涵閘......也調查得清清楚楚,繪成了詳細的排澇瀉洪圖。

這種大規模的調查研究,使縣委基本上掌握了水、沙、堿發生、發展的規律,幾個月的幸苦奔波,換來了一整套又具體又詳細的資料,從而縣委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改造蘭考大自然的規劃。在這個規劃上,焦裕祿同志滿懷激情地寫道:“我們對蘭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對當前嚴重的自然災害,我們有革命的膽略,堅決領導全縣人民,苦戰三、五年改變蘭考面貌。不達目的,我們死不瞑目。”從此,一場群眾性的除“三害”斗爭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

在除“三害”的斗爭中,為了取得經驗,焦裕祿同志親自率領干部、群眾進行了小面積翻淤壓沙、翻淤壓堿、封閉沙丘試驗。然后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焦裕祿同志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同干部、群眾一起出力流汗。他給自己規定,把參加勞動作為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下鄉時就地勞動;在機關值班時,臨近勞動。不論在治理“三害”的土地上,還是在平時田間管理中,他走到哪里干到哪里。群眾都把焦裕祿看成是“跟咱一樣的莊戶人。”

通過一年的艱苦奮戰,蘭考的除“三害”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在總結除“三害”的工作時,焦裕祿同志作了明確透徹的總結。治沙;沙區沒有林,有地不養人,這是基本情況;有林就有糧,沒林餓斷腸,這是重要性;以林促農,以農養林,農林相依,密切配合,這是方針。造林防沙,百年大計;育草封沙,當年見效;翻淤壓沙,立桿見影。三管齊下,效果良好。這是方法。治水:蘭考地形復雜、坡洼相連,河系紊亂,這是客觀情況;以排為主,排、罐、滯、澇、臺、改兼施,這是方針;舍少救多,舍壞救好,充分協商,互為有利,上下游兼顧,不使水害搬家,這是政策;夏秋兩季觀察,冬春干燥治理,再觀察再治理,觀察治理相結合,這是方法。治堿:分清輕重,區別對待,這是方針;翻淤壓堿,開溝淋堿,打埂躲堿,臺田試種,引進耐堿作物,這是方法。這段精辟的總結,是焦裕祿同志斗爭實踐的產物,也是對蘭考人民除“三害”斗爭的真實寫照。

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除“三害”斗爭開始以后,焦裕祿同志發現抗災斗爭發展不平衡,基層干部和群眾的認識也不盡一致。焦裕祿同志認為,要從根本上制服“三害”,必須進一步發動群眾,采取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的辦法,抓典型、樹樣板,打一場除“三害”的人民戰爭。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焦裕祿同志親自到最困難的隊去蹲點調查,訪貧問苦。在城關公社胡集大隊和林業技術人員一道,研究泡桐的生產特點,并親自帶頭植桐,全縣人民雷厲風行,營造了浩瀚的桐林。為美化蘭考大地,盡快改變災區面貌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然后,他深入全縣農村調查,發現和培養了雙楊樹、趙垛樓、秦寨、韓村、壩子五個先進典型。

韓村的精神:城關公社韓村生產隊社員,在嚴重的自然災害面前,組織起來割草三十余萬斤,除安排好社員生活外,還置買了農具,鞏固了集體經濟。焦裕祿同志說:“韓村自力更生,戰勝困難的精神,就是活生生的南泥灣精神,這是貧下中農的風格!這就是革命。”

秦寨的決心:固陽公社秦寨大隊社員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蠶吃桑葉”的方法,深翻壓堿,改良土壤。焦裕祿同志說:“秦寨是個好地方,是個大有作為的地方。眼下困難多,不要怕,在困難面前要挺起腰桿,才是真正的英雄哩!決心要比困難大,什么東西都怕決心。困難面前我們要找出路。”

趙垛樓的干勁:張君墓公社趙垛樓大隊社員,在大雨成災,一片汪洋的情況下,挖河排澇,一季翻身,把余糧賣給國家。焦裕祿同志說:“趙垛樓大隊戰勝自然災害,支援國家,支援災區,這是崇高階級感情,高度的愛國熱情,偉大的共產主義風格。”

雙楊樹的道路:紅廟公社雙楊樹大隊的社員說:“窮,咱窮到一塊;富,咱富到一塊”。他們兌錢、兌雞旦,買種子,買牲口,鞏固集體經濟。焦裕祿發現這個典型后,給縣委寫報告說:“雙楊樹社員堅持的道路,就是*。”

壩子的風格:紅廟公社壩子生產隊的社員,抗災奪得豐收后,壓低口糧標準,賣糧食支援災區。焦裕祿同志親自給縣委起草報告,通報全縣表揚他們高尚的共產主義風格。

焦裕祿同志在《窮棒子精神萬歲》一文中寫道:“我縣連續遭災,很多生產隊在生產、生活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困難。困難主要表現在‘窮’字上。毛*說:‘窮則思變,要干,要革命’。有了困難只要去斗爭,困難只會減少,克服一分困難,就是一分勝利。要克服困難,必須不怕困難,發揚革命精神。各地都要抓住這樣的典型,樹立旗幟,鼓舞勝利信心”。同時,焦裕祿同志還主張,對改變窮困面貌有強烈要求的困難隊,在政治上鼓舞,在經濟上扶助。采取“窮、硬、明、純、快”五字方針。窮,就是連年遭災,底子特別空的隊;硬,就是不怕困難,人窮志不窮;明,走*方向明;純,就是領導班子內沒有壞人;快,就是一拉就起來,很快翻身。

焦裕祿同志從這五個典型中看到了全縣除“三害”斗爭的希望,縣委召開四級干部會議,焦裕祿同志激情滿懷地為這五個先進典型,大喊大叫,鳴鑼開道,請他們上*臺,讓他們介紹經驗。他把這五個典型歸納為:韓村的精神、秦寨的決心、趙垛樓的干勁、雙楊樹的道路、壩子的風格。焦裕祿同志:“這五個先進典型所走過的道路就是蘭考的新道路。只要我們以他們為榜樣,全縣就會出現好多的硬骨頭生產隊,迅速掀起除”三害‘高潮,多災多難的舊蘭考,就會變成*新蘭考。

這次大會,是蘭考人民自力更生、團結奮斗、大戰“三害”的動員會和誓師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些鮮艷的旗幟一樹立,在全縣各個角落,很快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在縣委的領導下,焦裕祿同志率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向“三害”發起了猛烈的總攻。

五、貧下中農的帖心人

焦裕祿同志說:“新干部不參加勞動,就不能明確樹立階級觀點、群眾觀點;老干部長期不參加勞動思想就要起變化,要變顏色”。焦裕祿同志身體力行,無論工作多忙,總是堅持參加集體生產勞動,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他經常開襟解懷,卷起褲腿和群眾一起干活,群眾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他經常和群眾一起翻地、封沙丘、種泡桐、挖河渠......就在縣委決定他住院治療的前幾天,他還揮舞鐵掀在紅廟公社葡萄架大隊,和群眾一起勞動。因此,他經常要求下鄉的干部一要帶毛*著作,二要帶勞動工具和行李。

焦裕祿同志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他長期有病,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較困難,可是他堅決拒絕給他救濟。他說:“蘭考,是個重災縣,人民的生產、生活都很困難,我們應該首先想到他們。要把這些錢用到改變蘭考面貌的偉大事業上去,用到改善蘭考人民的生活上去”。焦裕祿還經常教育子女做臟活,到最困難的地方去,穿衣要樸素,生活要節儉。有一次,焦裕祿同志發現大兒子去看戲,問道:“戲票哪來的?”孩子說:收票叔叔向我要票,我說沒有。叔叔問我是誰?我說焦書記是我爸爸,收票叔叔沒有收票就讓我進去了“。焦裕祿聽了非常生氣,當即把一家人叫來“訓”了一頓,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錢如數送給戲院。后來,他又專門起草了一個《干部十不準》的文件,規定任何干部不準特殊化。

《干部十不準》的具體內容是:

1、不準用國家的或集體的糧款或其他物資大吃大喝,請客送禮;

2、不準參加或帶頭搞封建迷信活動;

3、不準賭賻;

4、不準用糧食做酒做糖,揮霍浪費;

5、不準拿生產隊現有的糧款或向社員派糧派款,唱戲、演電影辦集體和其他娛樂活動,誰看戲誰拿錢,誰吃喝誰拿糧,一律不準向社會攤派;

6、業余劇團只能在本鄉本隊演出,不準到外地營業演出,更不準借春節演出為名大買服裝道具,大肆鋪張浪費;

7、各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和黨員干部都要以身作則,勤儉過年,一律不得請客送禮,一律不準拿國家物資,到生產隊提取國家統購統派物資,一律不準用公款組織晚會,一律不準送戲票,十排以前戲票不能光賣給機關或幾個機關經常包完,一律不準到商業部門、合作社部門要特殊照顧;

8、堅決反對利用職權貪污盜竊國家的或生產隊的物資,堅決禁止利用封建迷信欺騙和剝削社員的破壞活加;

9、積極搞好集體的副業生產,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反對棄農經商,反對投機倒把;

10、不準借春節之機,大辦喜事(不是不準結婚),做壽吃喜,大放鞭炮,揮霍浪費。

這個“十不準”的通知,是一份既平常又不平常的通知。說它平常,是因為《通知》所規定的每一條,都是每個共產黨員、革命干部時刻應該想到的,做到的起碼準則;說它不平常,是因為《通知》所規定的每一條準則,都閃耀著共產主義的思想光輝,都是對特權思想的有力批判。焦裕祿把職位看作是為人民服務的崗位,把職權看作是受人民的委托,為革命掌權。這是一個共產黨員無私的崇高革命精神的表現。

從焦裕祿同志的遺物中我們看到,他的辦公桌、文件柜都是原蘭封縣委初建時買的,有不少地方破損。當時有人勸焦裕祿同志換個新的,他沒有采納這個建議,而且修了修,照樣使用。他用過的一條被子上有42個補釘,褥子上有36個補釘,同志們勸他換床新的。他說:“我的被子破了,是需更換新的,但應該看到,災區的群眾比我更需要。其實,我這就很好,比我要飯時披著麻包片,住在房檐底下避雪強多啦!,焦裕祿同志的衣、帽、鞋、襪都是拆洗很多次,補了又補,縫了又縫的,雖然破舊得很歷害,但是焦裕祿同志總是舍不得換。他的愛人徐俊雅同志最后生氣了,不給他補,他就自己動手補。一次,有位干部提出要裝璜一下領導干部的辦公室,焦裕祿同志嚴肅地說:“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嗎?蘭考的災區面貌還沒有改變,群眾生活還有困難,富麗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連想也很危險”。

焦裕祿同志就是這樣,始終保持著勞動人民的本色,心里想著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

一個冬天的黃昏,風越刮越緊,雪越下越大。焦裕祿同志望著風雪,心里惦記著群眾:住的怎樣?吃的燒的有沒有困難?生產隊的牲口咋樣?他讓辦公室立即通知各公社做好雪天六項工作:第一、所有農村干部必須深入到戶,安排好群眾生活。第二、所有從事農村工作的同志,必須深入牛屋檢查,保證不凍壞一頭牲口。第三、安排好室內副業生產。第四、對于參加運輸的人、畜,凡是被風雪隔在途中的,在哪個大隊由哪個大隊熱情接待,保證吃得飽,住的暖。第五、教育全體黨員,大雪封門的時候,到群眾中去,和他們同甘共苦。最后一條,把檢查執行情況迅速報告縣委。

這天,風雪刮了一夜,焦裕祿同志的屋里的電燈亮了一夜。第二天黎明。他就把同志們叫起來開會。他說:“在這大雪擁門的時候,我們不能坐在辦公室里烤火,應該到群眾中間去。共產黨員要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說罷,就領著大家,頂風冒雪出發了。

這天,焦裕祿同志冒著風雪,忍著劇烈的肝痛,一連走訪了九個村子,訪問了幾十戶群眾。但是,卻沒烤群眾一把火,沒喝群眾一口水。他來到梁孫莊梁俊才的家里,老大爺臥床不起,老大娘雙目失明。老大爺問:“你是誰呀?大雪天來干啥?”焦裕祿同志說:“我是您的兒子,毛*叫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的。”老大爺感動得熱淚盈眶,說:“解放前,大雪封門,地主逼租,攆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還是黨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