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榆林中考 > 正文

榆林中考物理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

更新時間:2023-08-24 17:01:57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2017年榆林中考物理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

一.選擇題
1.(3分)(2016•陜西)初夏的早晨,院子里的花兒在空氣中散發著淡淡清香,花朵上的露珠在陽光下晶瑩剔透,圖示的情景中,應用物理知識分析正確的是(  )

 A.花兒能散發出淡淡清香表明花兒在運動
 B.陽光下,露珠的蒸發會加快
 C.露珠的形成過程是汽化現象
 D.露珠的形成過程要吸熱

考點:分子的熱運動;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液化現象.
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分子熱運動、內能.
分析:(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組成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2)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汽化有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溫度、表面積和空氣流動;
(3)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熱.
解答:解:A、花兒能散發出淡淡清香,是香味分子運動的結果,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陽光下溫度比較高,因此露珠的蒸發會加快,該選項說法正確;
C、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露珠的形成是液化,液化是個放熱的過程,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分子運動、蒸發以及液化的相關知識,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相對比較簡單.
 2.(3分)(2016•陜西)下列對聲現象的描述,應用物理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
 A.“悅耳動聽”說明聲音的響度較大
 B.“隔墻有耳”說明墻體可以傳播聲音
 C.“聞其聲而知其人”說明根據音調可以辨別來人是誰
 D.“大雪過后,萬籟俱寂”說明大雪會使聲音完全消失

考點:聲音的綜合利用.
專題:聲現象.
分析:(1)聲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指聲音的大小,音色指聲音的音質好壞.
(2)聲音能夠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真空不能傳聲;
(3)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不同的發聲體,其音調和響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
(4)聲波在傳播過程中遇到疏松多孔的物體時,大量的聲波進入小孔后不能反射出來,因此生活中可用此技術降低噪聲.
解答:解:A、“悅耳動聽”說明聲音音質比較好,指聲音的音色,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隔墻有耳”說明墻體可以傳播聲音,該選項說法正確;
C、“聞其聲而知其人”說明根據音色可以辨別來人是誰,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雪過后,滿地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因為積雪疏松多孔,能夠吸收聲音,所以發現周圍特別寧靜,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詞句聲學角度進行分析,明確各自包含的聲學規律,注重了物理知識學以致用能力的考查.
 
3.(3分)(2016•陜西)3D電影具有三維立立體視覺效果,拍攝時,將兩個攝像頭按照人兩眼間的距離放置,同時拍攝,制成膠片;放映時,兩個放映機在銀幕上呈現兩個略有差異的畫面,觀看者帶上特殊眼鏡后,就和直接用雙眼看到物體的效果一樣.關于3D電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光在銀幕上發生的是漫反射
 B.畫面在人眼視網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C.拍攝時,兩鏡頭中心間的距離約為7cm
 D.放映時,膠片到放映機鏡頭的距離大于2倍的鏡頭焦距

考點:漫反射;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透鏡及其應用.
分析:(1)凸透鏡成像規律: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是照相機;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是投影儀;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是放大鏡.
(2)為了使電影院里的每一位觀眾都能看到銀幕上的畫面,幕布表面比較粗糙,當光線射到的幕布上,反射光線會射向四面八方,這種反射稱為漫反射.(3)人的兩眼之間大約有6厘米的距離,所以在觀看除了正前方的物體外,兩只眼睛必然有角度的不同,這個差別在大腦中就能自動形成上下、左右、前后、遠近的區別,從而產生立體視覺.
解答:解:A、觀眾能從各個不同的角度看到銀幕上的畫面,這是由于光在銀幕上發生了漫反射,故A正確.
B、電影放映機的鏡頭是凸透鏡,銀幕上呈現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畫面在人眼視網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正確;
C、人的兩眼之間大約有6厘米的距離,拍攝時,為了產生立體視覺.兩鏡頭中心間的距離約為7cm,故C正確;
D、放映時,膠片到放映機鏡頭的距離在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掌握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及其應用是解決本題的關鍵,另外我們能從各個角度看到物體就是發生了漫反射的緣故,此題涉及到的3D電影的相關知識,有一定的難度.
 
4.(3分)(2016陜西)對熱學概念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表示1kg的水溫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4.2×103J的熱量
 B.熱量是指物體具有能量的多少
 C.溫度高的物體具有的內能一定多
 D.熱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一定多

考點:比熱容的概念;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
專題:熱和能.
分析:根據比熱容的定義和水的比熱容進行解答;
熱量的定義是指物體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所改變的內能;
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內能的大小跟溫度有關,同一種物體的溫度越高內能越大;
熱值是指1kg(或1m3)的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根據熱值概念可得熱量公式Q=mq,質量相同的兩種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與熱值成正比.
解答:解: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kg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J,故A正確;
熱量是指物體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所改變的內能,故B錯誤;
同一種物體,溫度高的物體具有的內能一定多,故C錯誤;
由公式Q=mq可知:質量相同的兩種燃料,完全燃燒時,熱值大的,放出的熱量多,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知識點較多,結合所學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
 
5.(3分)(2016•陜西)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B.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也能運動
 C.物體受到力的作用,運動狀態一定改變
 D.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考點:牛頓第一定律.
專題:運動和力.
分析:根據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可以判斷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慣性:物體總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這種性質叫做慣性.慣性是物體的性質,沒有任何條件,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解答:解:A、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故A正確;
B、體不受力的作用時,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故B正確;
C、物體受平衡力作用,運動狀態不變,故C錯誤;
D、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的就是學生對于物理常識的理解,這些在平時是需要學生了解并知道的,看的就是學生對課本內容的掌握情況.
 
6.(3分)(2016•陜西)“嫦娥三號”成功著陸后,月球車開始了對月球的科學探測,月球表面無大氣層,晝夜溫差超過300℃,部分土壤非常松軟.針對這種環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嫦娥三號”降落時,要使用降落傘減速
 B.月球車利用電磁波向地面傳輸探測到的數據
 C.月球車的車輪使用了充氣橡膠輪胎
 D.月球車的輪子表面積較大,可以減小對月球表面的壓力

考點:物理常識.
專題:其他綜合題.
分析:(1)使用降落傘降落時,空氣對降落傘有阻力作用,使降落的物體減速降落,月球上沒有空氣,降落傘不能工作.
(2)在太空中是通過無線電波(電磁波)傳遞信號的.
(3)月球上沒有空氣,充氣輪胎是利用大氣壓工作的.
(4)當壓力大小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增大接觸面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壓強.
解答:解:A、降落傘在月球上空降落時,靠變推力發動機產生向下的推力實施減速下降,因為月球周圍是真空,沒有空氣,所以“嫦娥三號”不能利用降落傘減速.選項錯誤;
B、月球車利用電磁波向地面傳輸探測到的數據.選項正確;
C、月球上沒有空氣,不能使用橡膠輪胎.選項錯誤
D、月球車的輪子表面積較大,可以減小對月球表面的壓強.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要注意培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生活中現象的能力,學以致用.
 
7.(3分)(2016•陜西)仔細觀察下列實驗裝置,如果導體沿箭頭方向運動(沒有箭頭表示靜止),電路中能產生感應電流的是(  )
 A.B.C.D.

考點:電磁感應.
專題:電動機、磁生電.
分析:(1)在探究感應電流的實驗中,是通過靈敏電流表指針的偏轉來卻定感應電流的產生的;
(2)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解答:解:A、電路是斷開的,故不會產生感應電流,故A是錯誤的;
B、導體在上下移動時是順著磁感線的方向,并沒有切割磁感線,所以不會產生感應電流,故B錯誤;
C、導體向右運動,切割磁感線,所以符合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所以C是正確的;
D、導體沒有移動,不會切割磁感線,所以不會產生感應電流,故D是錯誤的;
故選C.
點評:A選項極易出錯的原因是:A的開關室斷開的,所以電路沒有形成閉合電路,很多同學會注意不到而錯選.
 
8.(3分)(2016•陜西)圖示為居民家中某房間的電路,電燈L與電熱壺均正常工作,在三孔插座上接入電飯煲后,電熱壺突然停止工作,燈L仍正常發光,拔出電飯煲的插頭,用測電筆分別測試三孔插座的左右兩孔,氖管均發光,此時電路故障可能是(  )

 A.插座短路B.電熱壺短路C.AB間斷路D.CD間斷路

考點:家庭電路的連接.
專題:電與熱、生活用電.
分析:電熱壺突然停止工作,燈L仍正常發光,說明燈泡相連的火線和零線正常,但電路中一定出現斷路;
測電筆測試三孔插座的左右兩孔,氖管都發光,說明兩孔與火線是連通的,故只可能是零線斷了.
解答:解:電燈仍正常工作,說明A、C左邊的火線、零線均正常;而把測電筆分別插入三孔插座的左右兩孔,氖管均發光,說明火線正常,而零線出現斷路現象,因此是CD間發生了斷路.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用測電筆檢測電路的故障.在正常情況下,測電筆測火線應亮,測零線應不亮.
 
五.填空與作圖題(共6小題,計19分)
9.(2分)(2016•陜西)如圖所示,水中的“倒影”是岸上景物所成的 虛像 (選填“實像”或“虛像”),這是光的 反射 現象形成的.

考點:光的反射.
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
分析: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的表面上時會發生光的反射現象,例如水面上出現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現象,屬于平面鏡成像現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故答案為:虛像;反射.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和特點的理解和掌握,緊扣平面鏡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去分析即可比較容易地做出解答.
 
10.(2分)(2016陜西)早在公元前600年,人們發現了摩擦起電現象,摩擦起電的實質是 電子 的轉移;1733年,科學家經過實驗區分出兩種電荷,并總結出電荷間的作用規律是 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

考點:摩擦起電的實質;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
專題:電流和電路.
分析:(1)當兩種束縛電子的能力不同的物質相互摩擦時,束縛電子能力強的得到電子,因電子比質子數量多而帶負電,束縛電子能力弱的失去電子,因電子比質子數量少而帶正電,一種物質失去多少電子,另一種物質就得到多少電子.
(2)電荷之間相互作用規律:同種電荷斥,異種電荷相吸引,驗電器就是利用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1)摩擦起電過程是得到和失去電子的過程,因此其實質是電子的轉移,當某種物質失去了電子時,物質的電子比質子少,帶正電,當某種物質得到了電子時,物質的電子比質子多,帶負電.
(2)自然界中只有正負兩種電荷;電荷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吸引.
故答案為:電子,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點評:摩擦起電不是創造了電,而是電的轉移,相互摩擦的兩種物質,一種物質失去了多少電子,另一種物質一定得到了多少電子,兩種物質所帶的電荷多少是相同的,電性是相反的.
 
11.(4分)(2016•陜西)圖甲是一把陰陽壺,壺把上開有兩孔,可同時盛裝兩種液體,圖乙為該壺的結構示意圖,使用時,若捂住甲孔,則倒出的是 乙 液體,這是由于 大氣壓 的作用.壺在水平桌面上靜止時,受到的重力與支持力是一對 平衡力 ,重力的施力物體是 地球 .

考點:大氣壓的綜合應用;平衡力的辨別;重力.
專題:運動和力.
分析:解答此題從以下知識點入手:
①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隨體積的增大而減小,壺中水倒掉一部分后,空間增大,氣體壓強減小,當茶壺內外的壓強差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壺中的水將倒不出來,因而在壺蓋上打一小孔,與空氣相通.
②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桌面對它豎直向上的支持力,據此分析.
解答:解: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隨體積的增大而減小,若壺蓋上沒有小孔,壺中水倒掉一部分后,空間增大,氣體壓強減小,當茶壺內外的壓強差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壺中的水將倒不出來,因而在壺蓋上打一小孔,與空氣相通,使壺內外的氣體壓強始終相同,水在重力作用下就可流出來.因此若捂住甲孔,則倒出的是乙液體;
壺在水平桌面上靜止時,受到的重力與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支持力的施力物體是桌面.
故答案為:乙;大氣壓;平衡力;地球.
點評:茶壺是個連通器,是課本上有介紹的,但還需要學生自己認真去觀察家中的茶壺,為什么有個小孔,小孔被堵住了會出現什么情況,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學習物理,我們提倡學生提出問題,并能自己去試圖探究問題.
 
12.(3分)(2016•陜西)圖示為太陽能飛機,它的動力裝置由太陽能電池板、電動機等組成.機翼上的太陽能電池板面積較大是為了獲得更多的 太陽 能,并將其轉化為 電 能,使電動機帶動螺旋槳轉動,電動機的原理是 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

考點:太陽能的利用;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
專題:電動機、磁生電;能源的利用與發展.
分析:(1)太陽能電池是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
(2)電動機的原理是利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轉動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
機翼上的太陽能電池板面積較大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太陽能,它的作用是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電動機的原理是根據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制成的.
故答案為:太陽;電;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點評:本題考查了太陽能電池能量的轉化和對電動機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礎題.
 
13.(4分)(2016•陜西)圖甲所示為一種搬運建筑材料的機械裝置,AB是個杠桿,O為支點,杠桿平衡時,B端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小于 A端受到的向下拉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用于裝載貨物的小車自重為500N,若搬運2000N的貨物,電動卷揚機拉鋼絲繩的力F甲=1600N,該滑輪組的效率η甲= 62.5% ;若用同樣的滑輪按乙圖組裝,勻速提升相同的貨物,電動卷揚機拉鋼絲繩的力為F乙,乙滑輪組的效率為η乙,考慮實際情況,則F甲 > F乙,η甲 > η乙(選填“>”、“<”或“=”).

考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機械效率的大小比較;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專題:機械與功.
分析:(1)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比較B端向下的拉力與A端向下拉力的關系;
(2)先根據圖示讀出提升物體繩子的條數,然后根據η===求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根據F=(G+G動)可比較F甲與F乙的關系;根據η==進行比較兩種情況下機械效率的大小.
解答:解:(1)因為OA<OB,由FA×OA=FB×OB可知,FA>FB;
(2)滑輪組的效率:η=×100%=×100%=×100%=×100%=62.5%;
(3)由圖示可知,甲圖中n=2,乙圖中n=3,由F=(G+G動)可知,F甲>F乙;
根據題意可知,兩種方法提升貨物,并且勻速提升高度相同,則有用功相同,而圖中中繩子的長度將增加,因此乙中的額外功會大于甲中的額外功,由η==可知,η甲>η乙.
故答案為:小于;62.5%;>;>.
點評:本題考查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以及機械效率計算公式和拉力計算公式的應用,關鍵是選擇合適的計算公式,并從圖中讀出提升物體繩子的條數.
 
14.(4分)(2016•陜西)(1)在圖1中畫出圖釘對墻壁壓力F的示意圖.
(2)圖2是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的電路,請你以筆劃線代替導線,完成實物連接(要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最大).

考點:力的示意圖;實物的電路連接.
專題:圖像綜合題.
分析:①力的示意圖,就是用一條帶箭頭線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箭頭表示力的方向.根據力的示意圖的定義,將圖釘對墻的壓力的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即可.
②將滑動變阻器一上一下串聯在電路中,根據要求判斷下端所接的接線柱;
解答:解:
①圖釘對墻的壓力作用點在墻面上,方向垂直于墻面向里,壓力F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②將滑動變阻器串聯在電路中,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最大,則滑動變阻器的下面應接左邊的接線柱,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考查了力的示意圖的畫法和滑動變阻器的連接,特別注意壓力的方向總是與受力面垂直以及接線柱的選擇.
 
六.實驗與探究題(共3小題,計19分)
15.(4分)(2016•陜西)按要求完成填空.

(1)圖1為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頭發絲承受最大拉力的實驗,此時示數為 2.4 N.
(2)圖2為調節托盤天平時指針偏轉情況,要使天平平衡,應向 右 調節.
(3)圖3所示,將紙條的一端按在嘴唇的下方,向前吹氣,會看到紙條飄起來,該實驗現象說明了 流體壓強與流速有關 
 (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 .
(4)圖4所示實驗中,通過比較相同時間內A、B兩容器中溫度計示數的變化量,可以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 電阻 的關系.

考點: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與讀數;天平的使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焦耳定律.
專題:基本儀器的使用專題.
分析:(1)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就是它所能測量的最大的值;讀取示數時應先明確其分度值,再確定指針的位置.
(2)調節天平時,應先將游碼歸零;再將平衡螺母向指針偏轉的對側移動.
(3)從紙條的上下空氣流動速度不同入手,結合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進行解答.
(4)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時,要注意控制變量法的應用.煤油的量相等,通電時間相同,煤油的初溫相同,電阻的阻值不同.
解答:解:(1)圖中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是0~5N;分度值為0.2N,所測物體的重力為2N+0.2N×2=2.4N.
(2)在對托盤天平進行調節時,指針偏左說明左側質量偏大,應將平衡螺母向右移動.
(3)由圖可以看出,吹氣時紙條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變小.下方的空氣流速不變,壓強不變,紙條在壓強差的作用下飄起來.該實驗現象說明了氣體壓強與流速有關.
(4)圖4所示實驗中,通過比較相同時間內A、B兩容器中溫度計示數的變化量,可以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
故答案為:(1)2.4;(2)平衡螺母;(3)流體壓強與流速有關(或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4)電阻.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彈簧測力計、天平、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焦耳定律、串聯電路的電流關系的了解和掌握,難度不大,但綜合性強,屬于中考必考的探究實驗題型.
 
16.(8分)(2016•陜西)小新和同學一起用硬紙板搭建了圖示的軌道,測量小球運動的平均速度.
(1)根據實驗的原理 v= ,需要測量的物體量是小球運動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
(2)他們先用鋼卷尺對軌道的各段長度進行測量并分段做了標記,因 時間 的測量誤差較大,需多次測量.為保證小球每次通過A點的速度相同,必須用同一小球從左邊斜面的 同一 高度由靜止釋放.要使小球能夠通過E點,釋放小球的高度應 大于 水平段BD的高度.
(3)從A點開始計時,用電子秒表分別測量小球經過B、C、D、E各點的時間.整理實驗數據并記錄在下表中.
路段距離s/cm運動時間t/s平均速度v/(m.s?1)
AB50.000.451.11
BC50.000.600.83
CD50.000.750.07
DE100.000.930.08
分析表中數據可知,vBC > vCD,這是因為小車在運動過程中受 摩擦力 作用;小球從A點運動到E點的過程中,在 D 點的速度最小.
(4)小球在BD段運動的平均速度為 0.74 m/s(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專題: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1)測量平均速度的原理:v=;
(2)測量時間時會存在較大誤差;
讓小球從同一高度時,小球到達斜面底端時具有相同的速度;
小球滑下的位置越高,小球具有的速度越大.
(3)根據表中平均速度一欄可比

較小球在BC和CD段速度的大小;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越多,小球的速度越小;
(4)根據BD段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小球在BD段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測量小球平均速度的原理:v=;
(2)因為記錄不同路段所用的時間時存在較大誤差,因此需要多次測量;
為保證小球每次通過A點的速度相同,必須用同一小球從左邊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由于阻力的作用,要使小球能夠通過E點,釋放小球的高度應大于水平段BD的高度.
(3)根據表中數據可知,vBC大于vCD,由于BC在同一水平面,導致速度變小的原因是摩擦力的作用;
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將小球的動能轉化為小球的重力勢能,小球速度變小,而從B點到D點的過程中,由于阻力作用,小球的速度又逐漸變小,當小球從D點到E點的過程中,將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小球的速度逐漸變大,因此D點的速度最小.
(4)根據表中數據可知,sBD=50cm+50cm=100cm;tBD=0.6s+0.75s=1.35s;
則vBD==≈0.74m/s.
故答案為:(1)v=;(2)時間;同一;大于;(3)>;摩擦力;D;(4)0.74.
點評:本題考查了測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實驗注意事項、能量轉化問題、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以及數據分析等知識點,涉及的內容較多,認真審題便可正確解答.
 
17.(7分)(2016•陜西)電池使用說明中都有一條提示:“請一次性更換所有電池,以免新舊電池混用”.小海同學用所學物理知識探究這條提示的依據.
方案一:用同型號串聯的兩節新電池和串聯的一新一舊電池分別給同一輛玩具電動車供電,讓電動車在相同路面上運動.
(1)通過測量電動車運動的 速度 ,比較兩組電池為電動車提供的電功率太小.
(2)通過測量電動車能夠運動的 路程 ,比較兩組電池為電動車提供的電能多少.
方案二:用定值電阻替代電動車,通過測量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比較電池給定值電阻提供的電壓差異究竟有多大.
小海設計了圖示電路.將方案一中的兩組電池和同型號一節新電池分別接入A、B間進行實驗,將開關S閉合前后的電壓表讀數記錄在下表中.
電源S斷開時電壓/VS閉合時電壓/V
兩新3.23.1
一新一舊1.91.3
一新1.61.5
(1)分析表中兩列數據的第 二 列可知,串聯的一新一舊電池給定值電阻提供的電壓,不僅小于兩節新電池提供的電壓,竟然也小于一節新電池提供的電壓!
(2)為什么一新一舊電池給定值電阻提供的電壓小于一節新電池提供的電壓?
原因分析:根據串聯電路中電源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 之和 ,用一新一舊電池供電的電路中,廢舊電池相當于在以一節新電池為電源的電路中串聯了一個 電阻 .
(3)要使結論具有普遍性,需要換用 不同 型號新舊電池進行了多次實驗.
實驗總結:綜全上述小海的探究,結合你的認識,從能量的角度可以得出電池使用說明中提示的依據是 新舊電池混用,廢舊電池會消耗新電池的部分能量 .

考點:控制變量法與探究性實驗方案.
專題:探究型實驗綜合題.
分析:方案一:根據功率公式、功的計算公式分析答題.
方案二:分析表中實驗數據,根據串聯電路特點分析答題.
解答:解:方案一:
(1)功率P===Fv,通過測量電動車運動的速度,可以比較兩組電池為電動車提供的電功率大小.
(2)功W=Fs,通過測量電動車能夠運動的路程,可以比較兩組電池為電動車提供的電能多少.
方案二:
(1)分析表中兩列數據的第二列可知,串聯的一新一舊電池給定值電阻提供的電壓,不僅小于兩節新電池提供的電壓,竟然也小于一節新電池提供的電壓!
(2)根據串聯電路中電源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用一新一舊電池供電的電路中,廢舊電池相當于在以一節新電池為電源的電路中串聯了一個電阻.
(3)要使結論具有普遍性,需要換用不同型號新舊電池進行了多次實驗.由表中實驗數據與分析可知:新舊電池混用,廢舊電池會消耗新電池的部分能量.因此不能新舊電池混用.
故答案為:方案一(1)速度;(2)路程;方案二(1)二;(2)之和;電阻;(3)不同;新舊電池混用,廢舊電池會消耗新電池的部分能量.
點評:電池用久了,電池內阻增大,舊電池對外供電時,自身消耗的電能增多,電能損失大,因此不要把新舊電池混合使用.
 
七.綜合題(共2小題,計16分)
18.(8分)(2016•陜西)中國有著悠久的茶文化歷史,不同的茶葉沖泡方式不同,圖甲所示為一煮茶器,圖乙是它工作電路的簡化圖.接通電源后,當水溫達到沸點時溫控開關自動斷開.沸騰后,當水溫降低到80℃時溫控開關再次閉合,直到水溫升到85℃時電路再次斷開.它的銘牌如下表所示:
型號XB?6991
額定電壓220V
發熱管功率600W
頻率50Hz
加熱方式底盤加熱
(1)水沸騰后,煮茶器能將水溫保持在80℃到85℃之間,原因是 B (填寫選項前的字母).
A.發熱管的功率變小B.發熱管間歇性工作C.溫控開關閉合時,電路中的電流減小了
(2)若指示燈開始工作時的電壓為55V,與它串聯的電阻是560kΩ,通過指示燈的電流是多少mA?(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3)煮茶器正常工作時,發熱管的阻值是多少?若把質量為0.8kg的水從21℃加熱到96℃所用時間8min,加熱效率是多大?[c水=4.2×103J/(kg•℃)].

考點:電功與熱量的綜合計算.
專題:電和熱綜合題.
分析:(1)沸騰后,當水溫降低到80℃時溫控開關再次閉合,直到水溫升到85℃時電路再次斷開,據此判斷發熱管的工作情況;
(2)根據電路圖可知,指示燈和定值電阻串聯后,再與發熱管并聯在電源兩端,先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特點求出指示燈兩端電壓,然后根據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求出通過指示燈的電流;
(3)根據P=的變形公式求出發熱管的阻值;根據Q=cm△t求出水吸收的熱量,根據W=Pt求出消耗的電能,最后根據η=求出加熱效率.
解答:解:(1)根據題意可知,水沸騰后,當水溫降低到80℃時溫控開關再次閉合,直到水溫升到85℃時電路再次斷開,說明發熱管間歇性工作;故選B;
(2)因為串聯電路兩端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所以電阻R兩端電壓:UR=U?UL=220V?55V=165V,
則通過指示燈的電流:I===0.29mA;
(3)由P=可知,發熱管的電阻:R==≈80.67Ω;
水吸收的熱量:Q=cm△t=4.2×103J/(kg•℃)×0.8kg×(96℃?21℃)=2.52×105J;
電流做的功:W=Pt=600W×8×60s=2.88×105J;
加熱效率:η=×100%=×100%=87.5%.
答:(1)B;(2)通過指示燈的電流是0.29mA;(3)加熱效率是87.5%.
點評:本題考查了電熱管的工作情況、串聯電路電壓的特點、歐姆定律和率計算公式的應用、熱量計算公式以及效率的計算等知識點;關鍵是選擇合適的計算公式,并熟練應用計算公式.
 
19.(8分)(2016•陜西)在缺水地區,需要時刻儲備生活用水.圖示為一種具有自動蓄水功能的長方形水池,A是一個底面積為100cm2的方形塑料盒,與塑料盒連接的直桿可繞固定點O轉動,當蓄水量達到2.4m3時,活塞B堵住進水管,注水結束,水位為H.(水的密度是1.0×103kg/cm3,g取10N/kg)
(1)注水的過程中,隨著水位上升,水對水池底部的壓強逐漸 變大 .
(2)注水結束時,水池中水的質量是多少?此時塑料盒浸入水中的深度是10cm,塑料盒所受的浮力是多大?
(3)若在塑料盒內放入質量為0.3kg的物體,注水結束時的水位H高了多少?

考點:液體的壓強的特點;阿基米德原理.
專題:壓強和浮力.
分析:(1)隨著水位上升,利用液體壓強公式得出水對水池底部的壓強大小變化情況;
(2)知道靜止時排開水的體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受到的浮力;
(3)由浮力的增加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體積再得出水位的該變量.
解答:解:(1)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ρgh,隨著水位上升,水對水池底部的壓強逐漸變大;
(2)水池中水的質量是m=ρV=1.0×103kg/cm3×2.4m3=2.4×103kg;
塑料盒排開水的體積:V排=Sh=100cm2×10cm=103cm3=10?3m3;
塑料盒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cm3×10N/kg×10?3m3=10N;
(3)物體重力G=mg=0.3kg×10N/kg=3N;
注水結束時,塑料盒受到的浮力應增加3N,
塑料盒排開水的體積增加值:
V′===3×10?4m3;
水位變化:h′===0.03m;
故答案為:
(1)變大;
(2)注水結束時,水池中水的質量是2.4×103kg;塑料盒所受的浮力是10N;
(3)若在塑料盒內放入質量為0.3kg的物體,注水結束時的水位H高了0.03m.
點評:本題考查了力的合成(力的平衡)、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漂浮條件)、液體的壓強計算,綜合性強,難度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