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_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 > 心得體會范文 > 正文

學習感動中國鐘揚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

更新時間:2023-08-10 21:38:36 高考知識網 sport555.cn

" 你是一粒種子,突然消失,以回歸大地的方式,告別這個世界。你是一粒種子,從不畏懼死亡,在探索發現的路上,總有人會延續你的生命…… " 雖然已經離開人世兩個多月,但是復旦大學教授鐘揚仍然以各種方式活在他的同事、同行、學生的心中。

今年 9 月 25 日,鐘揚在去內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學院講課的出差途中遭遇車禍,而此前他已訂好 9 月 28 日去拉薩的機票,因為他要趕去和西藏大學的同事商討一流學科建設。五十三載人生雖然短暫,鐘揚卻花了 16 年常年奔赴野外盤點青藏高原植物種質資源,為人類 " 種子方舟 " 收集了 4000 萬顆種子,填補了世界種質資源庫沒有西藏種子的空白,并帶領西藏大學的生態學科進入一流學科建設名單;他用 10 年在上海種下一片紅樹林,為后人留下美麗景觀和生態屏障;他用心血培育一大批優秀學子,其中不少少數民族學生已遍布西藏、新疆、青海、甘肅、寧夏等西部省份。

他的同事、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說:" 鐘揚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他是一個追夢者。"

曾與他短暫共事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包信和說:" 鐘揚是一個特別純潔和高尚的人,沒有私心雜念,他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始終堅守他的初心。"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的同事說:" 過去我們加班再晚,離開辦公室時,都能看到鐘老師辦公室的燈亮著。現在,他辦公室的燈不再亮了,但是,他點亮了我們每個人心中的燈,讓我們每個人思考人生的價值。"

扎根中國大地的科學家

" 人不是因為偉大才善夢,而是因為善夢才偉大。" ??鐘揚

他曾經夢想盤清青藏高原植物種質資源的家底,為人類留下寶貴財富;他曾經夢想上海的海灘能有大片大片繁盛的紅樹林;他曾經夢想,為西藏培養更多高層次人才,彌合東西部巨大的人才鴻溝……這些夢想正由他逐一實現。

他的下一個夢想是,為西藏墨脫地區引種小粒咖啡。這是他為當地找到的合適種植的經濟作物,今年 10 月份本該去看第一批幼苗的發芽情況。他還為西藏的生態戰略保護工作制訂了詳細規劃,只可惜,他卻無法親手將這美好藍圖化為現實了。

" 鐘老師不僅是一個善夢者,更是一個追夢者、踐行者。" 和他共事 18 年的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陳浩明說,鐘揚最大的特點就是他總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問題,做別人沒有想過的事情。

他曾經因為在竹子中提取到疑似能抗抑郁的成分而聯想到,大熊貓喜食箭竹是否也因其中含有這一成分?當大熊貓全基因組測序完成后,他馬上組織大家討論,經過 100 多個日夜,終于發現大熊貓神經代謝通路中,多巴胺代謝相關基因有了改變,從而證實竹子含有抗抑郁成分。

" 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 隨著鐘揚的事跡廣為傳頌,這句話也廣為人知。其實,早在 10 多年前,鐘揚就敏銳地察覺,種質資源事關國家生態安全,事關整個人類的未來,他將種質資源作為科研主攻方向之一,畢生致力于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

2001 年,復旦大學征集選派援藏干部,鐘揚第一個報名。他認為西藏是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方,要研究種質資源,必須去西藏。但后來復旦大學對口支援地區改為甘肅,鐘揚就自己聯系西藏大學自費援藏,這一去就是 10 多年。

他的學生耿宇鵬回憶:" 一次外出采樣,鐘老師說去阿里。我們都提出質疑,別人都不去阿里,那里海拔太高、生活條件太苦,而且物種較少,辛苦一天只能采幾個樣。鐘老師卻說,正是因為別人不愿去,我們必須去 !" 鐘揚深知,西藏每一個特有物種,對國家而言都是無價之寶。

十多年來,他和團隊已從采集的高原香柏中提取出抗癌成分;他們在雪域高原追蹤數年,最終尋獲 " 植物界小白鼠 " ??擬南芥;他帶領學生花了整整三年,將全世界僅存的 3 萬多棵西藏巨柏全部登記在冊,并為珍稀巨柏筑起保護屏障……

2003 年,他幫助西藏大學理學院成功申報西藏大學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他還幫助西藏大學申請到第一個生態學博士點,培養了藏族第一個植物學博士,帶出了西藏第一個生物學教育部創新團隊,不僅填補了西藏高等教育領域的多項空白,更將西藏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成功推向世界。

2015 年 5 月 2 日,他因為腦溢血,被緊急送入長海醫院重癥監護病房。昏迷兩天經搶救蘇醒后,他關心的第一件事是詢問前來看望他的同事盧寶榮:" 原本我要上的課是否安排妥當?" 他牽掛的第二件事,就是囑咐家人記錄下他對援藏工作的思考,因為擔心自己沒有機會再次進藏。5 月 6 日,病情稍緩,他立刻在病床上給黨組織寫信,其中飽含著他對援藏工作真知灼見和寶貴建議。

他在信中提到,西藏是我國重要的國家安全和生態安全屏障,要建設一個長效機制來筑建生態安全屏障,關鍵是人才隊伍。他建議開展 " 天路計劃 ",專門從事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建設。他說:"14 年的援藏生涯對我而言,既有跋山涉水、冒著生命危險的艱辛,也有人才育成,一舉實現零的突破的歡欣,既有組織上給予的責任和榮譽為伴,也有竇性心律過緩和高血壓等疾病相隨。就我個人而言,我將矢志不渝地把余生獻給西藏建設事業…… "

遵照醫囑,他不能再去西藏當 " 拼命三郎 " 了,但是他還是 " 忍不住 ",5 月 28 日再次飛往拉薩。隨后,重又恢復了上海拉薩兩地跑的工作節奏。

點亮學生人生的好教師

" 我有一個夢想,為祖國每一個民族都培養一個植物學博士。" ??鐘揚

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出身的鐘揚,學的是無線電,但是后來分配到中科院武漢植物研究所。此后,他果真和植物、生態打了一輩子的交道。

2000 年,他已經是中科院武漢植物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官至副廳級 ",但是他毅然選擇到復旦大學當一名普通教授。他的同事葉敬仲說:" 有報道都說鐘揚放棄了局級干部崗位,后來為援藏又放棄了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職務,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他心中只有科研和教學,根本沒有名利的位置。"

陳浩明也說,鐘揚有著一個當老師的夢,他的初心就是當一位好老師。因為 " 他到復旦來時,正是高等教育的低谷期,當時教師待遇低,科研經費少,我們生態學科的許多老師都下海經商去了,但鐘揚卻來到了大學,他喜歡學生,喜歡講臺。"

鐘揚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孩子聽說有一位智者什么難題都能解答。于是,他要去挑戰智者。孩子把一只蝴蝶用手掌輕輕合攏在掌心,然后問智者 " 蝴蝶是死是活 ",智者說:" 蝴蝶就是你想要的樣子。" 鐘揚說:" 這就是教育的本質。好的教育不是塑造孩子,而是給他們以支撐和幫助,讓他們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他曾將一名患 " 肌無力 " 的學生楊楨收入門下。因為楊楨在聽過鐘揚的講座后,對植物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鐘揚說:" 我愿意招收你不為別的,而是因為你確實適合做科研。" 鐘老師的這句話,給了楊楨莫大的鼓勵,如今,他已成為中國科學院的科研人員。

鐘揚的研究生徐翌欽告訴記者:" 鐘老師曾經說過,在我的課題組里,學生是上帝。" 確實,在鐘揚實驗室里,每個學生做的都是最適合自己的研究,他會花很多時間和每一個人交談,發現他們的興趣。" 鐘老師總是協助我們完成工作,而不是我們幫他做課題。可以說,鐘老師成就了我們每一個人。每個實驗室總有些學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但是,他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就像收集種子一樣,他總是用心培養,期待著學生長成參天大樹。"

鐘揚曾經擔任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無論是院系評價機制改革還是研究生培養改革,面對壓力,他對身邊人說的從來都是:" 你們做的事只要是有利于人才培養的,出了問題我來負責。"

鐘揚多次提到,56 個民族都是祖國大家庭的成員,他要為每個民族至少培養一名博士。他的藏族學生邊珍說:" 鐘老師一直默默地守護著我們。以前遇到問題,我們就找他,他會說‘沒關系,我們一起想辦法’。遇到科研問題,任何時候發郵件給他,第二天早晨起床總能收到回復。鐘老師離開了,但是我讀完博士,會回到我的家鄉,像他一樣,為我的家鄉奉獻。"

播撒希望種子的奉獻者

" 一名黨員,要敢于成為先鋒者,也要甘于成為奉獻者。" ??鐘揚

今年 9 月 25 日,得知父親離世的消息,他的大兒子在自己的 QQ 空間留下了一句話:" 父親,你敢走啊,我還沒長大呢 !" 小兒子給他永遠不會再打開的微信留言:" 父親,你知道你現在在哪里嗎?" 他剛剛在 9 月 9 日陪兩個孩子過完他們 15 歲的生日。按照他和妻子張曉艷曾經的約定,兒子一過 15 歲就由他來管了,只是他再也不能履行約定了。

" 鐘揚一年在家的時間最多也就 150 天,其余時間都在出差,西藏、上海兩頭跑,即使在上海,大部分時間也是在辦公室忙到深夜。" 張曉艷說:" 前年大病一場,他常對我說:再給我 10 年的時間,我就歇下來,不會這么忙了。但是,我們都知道他是停不下來的人。"

他去世后,同事幫他的家人一起整理遺物,發現他缺少很多常人常穿的衣物,沒有羊毛衫,沒有羽絨衫,牛仔褲是幾十元一條的。名利于他從來不算什么,但是他捐助別人卻從不猶豫。2015 年尼泊爾地震,影響到了西藏地區,有位學生家住震區,鐘揚一次就捐了一萬元。

就在去世前不久,鐘揚到西藏墨脫最偏遠的背崩鄉上鈔希望小學,為那里 160 多名門巴族學生開展科普講座。鐘揚看到學校破敗的情況,當即提出捐助 10 萬元。但是校長拒絕了:" 比起錢,這里的孩子更需要您給他們帶來科學的火種。" 鐘揚毫不猶豫地承諾要定期來。但是,一向信守承諾的他這一次卻無法兌現自己的諾言了。

他在研究生院的同事都知道,鐘揚如果在學校里,他的工作很有節奏:早上幾個會場同時開會,他在不同的會場輪轉;傍晚是他和學生交流的時間;晚上研究生院的同事都下班了,他要為孩子們錄制科普故事;深夜,則是他回復郵件的時間。

熟悉鐘揚的人都知道,他的心中時刻牽掛著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希望能夠把自己的所學所思帶給更多的孩子。在科研教學之余,鐘揚以巨大的熱情投入科普事業。他參與了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的籌建,并作為學術委員會成員義務服務了 17 年。上海科技館英文圖文翻譯和上海自然博物館近 500 塊中英文圖文的編寫工作也都由他承擔。他的實驗室一直對中小學生開放。鐘揚說:" 科學知識、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要從小培養,現在讓他們多一點興趣,說不定今后就能多出幾個科學家。"